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2021-05-25 19105 海洋经济论文

发达国家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开发中的重要启示

当今世界正在面临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等冲击,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便成为当前全球性的目标,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国在实现此目标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部署重点发展领域,并辅以政策支持。

(一)结合本国实际情况部署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发展领域20世纪后期,世界各海洋国家开始纷纷制定海洋发展规划,部署未来海洋发展方向。美国作为世界海洋强国,非常重视海洋高技术及海洋产业的发展,并且在海洋探测、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世界海洋经济的崛起,美国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海洋产业,因此美国在海洋新兴产业方面发展迅猛,其重点发展方向为海洋新能源产业及海洋生物医药业。澳大利亚海岸线长约20000多公里,海洋产业发展势头较猛,且其在海洋产业的很多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澳大利亚将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做是参与国际经济的基本前提,它在一些海洋新兴产业方面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如:海洋替代能源、海水淡化、海洋生物技术等。日本由于油气及矿物资源极度匮乏,因此,将重点放在海底矿物资源探查研究方面,目前,日本的海洋科研设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上述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中国应当借鉴各国经验,充分研究本国实际情况和未来需求,统筹规划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国有必要调整现有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植资源消耗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要想壮大海洋经济,就必须以海洋高新技术为依托,重点推进海水淡化、海洋药物等新兴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不断增长的经济增长需求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中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提高现有传统海洋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大力的支持和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较中国而言,许多西方国家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已发展的较为成熟。美国为了维持海洋经济利益、探求海洋资源,相继出台了《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海洋法令》以及《美国海洋行动计划》等,这对于美国开发海洋、发展海洋新兴产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加拿大非常注重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管理,并且在能够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海洋高新技术研究以充分发掘和利用海洋的潜能。加拿大在1997年颁布《海洋法》,在2002年和2005年分别出台了《加拿大海洋战略》和《加拿大海洋行动计划》,这些法令及战略的出台推进了加拿大海洋科技的发展,振兴了加拿大的海洋新兴产业。除了西方国家,日本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也值得中国借鉴。由于日本的海洋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较大,因此,日本一向非常注重开发海洋所蕴含的空间和能源等。中国要想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必须辅以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以鼓励海洋科技创新,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群。

(三)完善投融资体系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而高新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较大利润回报。正是因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大,并且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因此令很多投资者和企业望而却步。中国政府必须完善投融资环境,促进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融资资金来源多元化。当前,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融资主要靠政府直接投资和政府引导。政府直接投资即通过财政支出培育和发展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确保我国海洋新兴产业能够在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繁荣;政府引导即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引导银行等企业参与投资。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政府需要完善投资体系,使得资金能够按照市场需求投入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新兴产业中去,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国有大中型企业投资为辅,社会和民间资本为补充的投资环境。中国政府要完善企业融资体系,重中之重是应该创新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融资机制。由于海洋新兴产业投资风险高,企业直接吸收投资和公司发行普通股票较为困难,再加上银行偏向于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海洋新兴产业的门槛太高。因此,银行应该在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由政府提供担保,向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这样,中小企业自身资本运行周期短的特点使得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提高,以此促进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大力增强人才资源储备和人才引进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繁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高度重视海洋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澳大利亚先后出台了《澳大利亚海洋科学与技术计划》、《21世纪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等;日本加大了对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以创新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英国在2007年启动了名为“2025年海洋”的战略性海洋科学计划;美国政府现有海洋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实验室700多个,聘请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美国的3/5,政府每年的投资达到了270亿美元。新兴产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而高新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当前中国在海洋新兴产业方面的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因此在海洋科技的一些前沿领域、关键领域的发展便显得力不从心。中国必须借鉴发达国家海洋高新技术研究的成功经验,重视人力资本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加与我国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相关的海洋性综合大学和研究机构,并编制相应的发展规划,出台我国在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在发展海洋高新科技的同时,为国家培养海洋方面的有专业技术的技术型人才和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战略眼光的管理型人才,从而提高中国海洋科学研究水平,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政策安排的经验借鉴

(一)各区域应因地选择重点发展领域,避免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同质化自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至今,各地区政府都雄心勃勃的在本地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想以此为契机,推进本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但在众多省份中,却鲜有地区根据本地实际优势和已有产业基础确定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不免给人一种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名实则在圈地块、争补贴的感觉。因此,中国在开发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过程中必须因地选择重点发展领域,避免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出现同质化现象。

(二)在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海洋产业的升级现在普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新兴产业应该是全新的产业,传统产业已经过时。而实际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二是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我国的战略性需求。因此,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并不相悖,在某种程度上,两者的融合发展会促进产业延伸、产业扩展,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根据陆域产业发展规律,产业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分别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根据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的发展现状,大多数新兴产业处于产业形成期和成长期,而传统产业则是处于产业生命成熟期和衰退期。因此,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必然能够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传统产业中,虽然衰退产业处于市场饱和或萎缩状态,其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不断下降,但是成熟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中国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过程中,必须注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使得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能够协同发展。首先,应协调好海洋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二者各有所长,不应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其次,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新兴产业的技术能够用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得到延长。

(三)设立新兴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加大力度促进重大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系统性的资金支持来应对其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我国陆域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表现出了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弱势,这主要由于中国目前科技发展水平较低,技术与制造基础薄弱。另外,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另一大难题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因此,在我国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科技愈加依赖的趋势下,关键技术不成熟和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充分吸取陆域的发展经验。积极整合现有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金,建立完善的财政投入机制,设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专项发展基金,以增强我国科技领域创新能力,专项集中支持有发展潜力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应当在激励民间资本积极投入的同时,切实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撑作用,促进我国海洋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四)加大政策的梳理和整合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引导资源流向新兴产业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将战略新兴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快速腾飞的重大国家战略。因此,构建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助于中国加快实现经济布局、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过程中,应当系统的谋划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各相关产业的有机衔接。首先,在促进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产业集群过程中,应当注意合理布局产业以避免产业重复建设。在研究集群内产业链分工问题时,必须避免地区间同质化竞争,以防止资源和产能的浪费。其次,在促进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产业集群过程中,应当注重将产业集群与高新产业园区有机结合,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培育出特色突出的示范基地,形成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存在产业规模小的问题虽然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以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深海装备制造业、深海战略资源开发业等为主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体系,并且将战略性海洋新兴当做未来促进中国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中流砥柱,加以重点培育和发展。但是,由于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起步较晚,因此存在着产业规模小、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轻的问题。由表3可见,2009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为12843.6亿元,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等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不足0.5%。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规模小,不能有效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这势必会使中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受到掣肘。金融危机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成为各国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场。同时,海洋由于资源能源丰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推力,由此,无庸赘述,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在未来无疑会成为各主要海洋国家培育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必须紧抓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东风,走出阴霾,迈向繁荣。

(二)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存在融资较困难的问题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广阔而美好的,然而,在迎来机遇的同时,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由于存在来自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风险,致使民间资本不敢贸然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海洋技术创新速度一日千里,海洋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突出。然而当前,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核心技术领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高层次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这就导致几乎所有产业均存在核心技术欠缺的问题。更进一步,由于海洋高新技术大多属于史无前例的前沿技术,因此在研发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研发技术不成熟甚至研究成果不可用,都会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另一方面,来自市场的风险同样不可小觑。市场需求方面,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产品前所未见,用户对于它的认知程度尚属未知。市场供给方面,由于各地区缺乏统筹规划,很可能出现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正是由于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这些现实制约因素以及潜在风险,使得民间中小企业对其望而却步。另外,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本身的融资机制、融资渠道等存在问题,致使融资过程未能一帆风顺。首先,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融资过程中,所需抵押或担保数额巨大,而民间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有限,不能提供有效担保物,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因此,民营企业不敢轻易涉足。其次,中国缺少相关配套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不能拓宽融资渠道。再次,中国政府未能引导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形成联盟,以增强应对风险能力,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资金庞大,仅靠政府财政投入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中国必须充分发掘民间资本潜力,完善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在引领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增加研发经费的同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以使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能够蒸蒸日上。

(三)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成果转化率低当前,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普遍存在成果转化率低的缺陷,很多研究成果无法转化成现实产品,只能被束之高阁,这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蓬勃发展,牵制了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与传统海洋产业相比,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海洋高新技术的依赖性大,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不足,制约了我国海洋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同时,我国海洋新兴产业还面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以我国海洋能源开发技术为例,2006年到2009年海洋能源开发技术的科技课题情况显示(表4),我国海洋科技成果始终处于研发阶段。可以看出,2006—2008年间,中国海洋能源开发技术始终处于研发实验阶段,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应用、科技服务方面却始终无突破,一直处于空白的情况。2009年,情况好转,但实验发展阶段课题数仍然占课题总数的几乎一半。海洋科技的进化决定着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事实妨碍了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

(四)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缺少协调产业发展机构海洋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建立政府管理与协调机构,管理和调拨国家专项资金,负责通过合理的方式向研发海洋科技的科研机构以及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负责将政府、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形成一体化的机制,十分有利于政府的宏观管理,更有利于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应用和产业化。而我国由于受到旧体制的束缚,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缺乏协调,产业与沿海市地之间、产业与行业之间、产业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矛盾,严重阻碍着海洋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为了统筹管理和协调各种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中国必须建立协调机构,以保障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很多沿海省市在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过程中,没有发挥自身优势和已有产业基础,盲目的上项目、圈资金,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另外,各沿海省市在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忽视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没有充分发掘海洋高新技术对于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作用。由此可见,中国迫切的需要专门用于协调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机构,以减少新兴产业发展与沿海省市之间的不配套、新兴产业壮大与传统产业升级之间的不协调、新兴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之间的不和谐。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推进对策创意

(一)建立模型选择本地发展重点,国家出面统筹协调各省市资源及产业分配中国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过程中,既需要各省市根据本地经济、技术、社会基础,建立模型,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又需要国家出面,综合分析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规模、海洋高新技术创新环境、海洋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海洋高端人才培养环境等因素,统筹协调各地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省市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需要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测度,例如:根据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特点,构建由目标层、标准层和具体指标层构成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评价因素体系。具体来说,标准层可以包括经济测量指标、技术测量指标、社会测量指标等。相应的,具体指标层可以包括体现经济测量指标的GDP贡献率、市场占有率、区位商、需求收入弹性、投入产出比例和投资环境等;体现技术测量指标的产业高新技术吸纳能力、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现有技术先进程度、R&D投入强度、技术研发风险等;体现社会测量指标的产品原材料利用率、产品能源利用率、产品带来的污染程度、产业带动就业人数、产业关联度、政策支持力度等。构建指标体系后,接着进行模型计算,模型运算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指标值和标准化值计算。首先通过统计年鉴、投入产出表等查找或计算各指标值。为了消除量纲和量级的影响,再对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二,确定指标权重。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常用方法有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熵值法等。其中前二种为主观赋值法,后三种为客观赋值法。第三,多指标合成。即通过一定的计算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值综合,以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值。多指标合成的数学方法较多,主要有加法合成、乘法合成、加乘法合成、乘除法合成和代换法合成等。多指标合成后,对得分较高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再做定性分析,确定区域重点发展领域。然而,各地区自主选择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不可避免会造成区域间产业衔接不顺畅,区域分工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各省区级别平等,各自追求更大利益。此时,中国政府必须主动出手,横向考虑沿海各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海洋高新技术创新环境、海洋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海洋高端人才培养环境等因素,引导地区立足于本地实际优势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二)制定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和发展重点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为改变我国目前依靠大量能源消耗支撑发展的现状,中国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方向,以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亦如是。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已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中指出现阶段要将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重点。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决定》相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使得《决定》中的总体目标能够踏实“落地”。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做进一步规划,确定未来一段时间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这对于中国推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进而实现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支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繁荣发展所需资金庞大,中国必须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同时调动企业积极性,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首先,中央应加大对关键性、前沿性研究的支持力度,重视研发的前期工作和转化过程,切实发挥中央财政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加强税收等方面政策的鼓励作用。其次,完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改善投融资环境。应遵循政府投入比例大、收益比例小,社会资金投入比例小但收益比例大原则,以达到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的目的。最后,加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灵活性,如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设立专项基金,以扩宽融资渠道。为强化中央对于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中国必须采取明确的推进措施。一是各有关部门必须明确职责,增强责任感,制定方案以扩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资金筹措力度。二是加大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资金拨付进度的督查管理力度,使资金能够用于发展潜力大、收益回报高的产业。三是各有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各部门通力合作研究符合各地发展需求的重点发展领域,制定专项规划方案,保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顺利推进。

(四)加强新兴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掌握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总体来说,世界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而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因此,中国在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过程中,必须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依托,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由制造大国蜕变到创造大国。中国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海洋关键技术,培育发展能耗低、综合效益高、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海洋支柱产业。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中国已经开始意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灵魂,只有突破海洋高新技术,才能够实现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否则就是受制于人。因此,中国必须加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技术集成创新,掌握关键技术,以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新兴产业,增强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五)推进新兴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推进深度合作共同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就是要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逐步深化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从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应准确定位,明确方向。一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制造、营销等各环节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二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企业、产业联盟、创新基地的国际化发展能力,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三是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四是处理好两个市场的相互关系,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基础。可以看到,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繁荣以海洋高新技术发展为依托,因此,中国要想壮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必须不断扩大海洋科学研究,不断增加科学研究成本,这就使得中国积极谋求与其他国家分担成本迫在眉睫。海洋新技术研究日益复杂,研究成本日益增加,巨大的研究风险使得中国在开发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时显得捉襟见肘。因此,中国必须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本以提高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李靖宇 陈 医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