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措施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历程
由于2006年前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公布的指标范围和内涵不同,所以数据分析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856.5亿元增长到2010年3883.5亿元,经济总量的逐年增长反映了浙江省海洋经济的不断扩大;GOP占全国GOP比例从2006年的8.73%,增长到2010年的9.81%,表明浙江省海洋经济在全国海洋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且作用越来越显著;从GOP占全省GDP的比重中可以看出,由2006年的11.8%上升到2010年的14%,对全省的生产总值贡献越来越突出;在GOP三产比例中,从2006年的7.4∶39.7∶52.9到2010年7.4∶45.4∶47.2,一产保持稳定不变,二产逐步壮大,三产略微下降,但仍高于二产,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2004年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历程上的一个突破点。2003年8月第三次浙江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标。浙江依托海洋经济强省、八八战略、港航强省等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推进陆海联动、港口开发开放、产业结构调整、海洋资源综合开发、海洋综合管理和区域海洋创新,浙江海洋经济在发展方式、规模、质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
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将错综复杂的变量或样品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再现原始变量和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几个因子能有效地代表数据的基本结构,并反映所需信息的主要特征[5]。本研究运用SPSS软件对选取的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具体步骤是:选取所需变量,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提取因子,进行旋转,得出因子得分,计算各地区综合得分并排序,最后利用因子分析结果分析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对建设浙江省海洋经济强省提出相关建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选取海洋经济发展21项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是:X1—海洋生产总值(亿元),X2—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GDP比重(%),X3—人均海洋生产总值(元/人),X4—海洋第一产业比重(%),X5—海洋第二产业比重(%),X6—海洋第三产业比重(%),X7—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X8—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X9—沿海地区财政收支比(%),X10—沿海地区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元),X11—海洋就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重(%),X12—海洋就业人员占全国海洋就业人员比重(%),X13—沿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t,X14—沿海地区城市工业废水达标率(%),X15—沿海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万)t,X16—沿海地区治理废水竣工项目数(个),X17—沿海地区治理固体废弃物竣工项目数(个),X18—确权海域面积(hm2),X19—海域使用金(万元),X20—沿海地区海洋站(个),X21—海洋执法检查次数(次)。
结果分析
第一主成分特征值6.549,方差百分比31.184%;第二个特征值5.703,方差百分比为27.157%;第三个特征值3.129,方差百分比14.902%;第四个特征值2.606,方差百分比12.412%;第五个特征值1.179,方差百分比5.616%。5个特征值都大于1,方差累积百分比为91.270%,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的概括,所以提取前3个主成分,如表2所示。第一主成分与8个变量有较大相关,第二主成分与7个变量有较大相关,第三主成分与3个变量有较大相关,第四主成分与2个变量有较大相关,第五主成分与1个变量有较大相关,如表3所示,每个因子与原始变量相关系数没有明显差别,需要进行旋转。
使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使用Quartimax法旋转,经5次迭代收敛。主成分1与海洋就业人员占全国海洋就业人员比重(%)关系达到0.924,因子关系较大,海洋生产总值(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沿海地区治理固体废弃物竣工项目数(个)关系度大于0.85,反映了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表现为沿海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命名为海洋经济效益因子。主成分2与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GDP比重(%)和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都达到0.97,海洋就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重(%)达到0.961,与人均海洋生产总值(元/人)、沿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t关系度密切,反映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命名为海洋经济规模因子。主成分3与海洋第一产业比重(%)关系度达到0.895,沿海地区财政收支比(%)和沿海地区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元)关系度在0.85左右,海洋第二产业比重(%)关系度较大,反映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状况,命名为海洋产业结构因子。主成分4与海域使用金(万元)关系密切达到0.861,与海洋执法检查次数(次)达到0.621,与海洋第三产业比重(%)、确权海域面积(hm2)、沿海地区海洋站(个)关系度较大,命名为海洋管理能力因子。主成分5与沿海地区城市工业废水达标率(%)关系达到0.888,沿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t、沿海地区治理废水竣工项目数(个)、沿海地区治理固体废弃物竣工项目数(个)关系密切,命名为海洋生态保护因子。根据各个沿海地区因子得分和公因子权重加权求和,得到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强省(市、区)发展强弱得分,综合得分值按降序排列。
浙江省总得分排名第六。可见,浙江省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在全国沿海地区中属于中间水平,并不具有较强的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从海洋经济效益排名来看,浙江省位于第四位,比总排名提前两位,说明海洋经济给浙江省带来经济效益乐观,海洋经济已成为浙江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推动全省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6];从海洋经济规模排名看,浙江省的海洋经济规模处于第八位,说明浙江省海洋经济的规模还达不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所需规模,也还不适应浙江海洋经济的未来发展;在产业结构排名中,浙江省位于第三位,表明浙江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较为科学合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海洋管理能力排名浙江省位于第九位,说明浙江省海洋经济管理还存在疏漏,不够系统完善;在生态保护排名上仍是第九位,趋于劣势,表现出沿海的废水污染、垃圾倾倒缺乏治理措施或管理保护力度欠佳,海洋生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富营养化趋势仍未缓解,海洋赤潮频发[7]。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建议
浙江省海洋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但从总体上来看,浙江省海洋经济总量较小,比重较低,海洋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海洋经济的产业链较短,深加工产品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一定程度的无序开发和局部过度利用,也出现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陆域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难度大,沿海开发活动增多和涉海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海洋科技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浙江省在海洋管理与海洋经济发展方面不适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统筹陆海区域协调,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陆海统筹是在陆地与海洋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关系和发展模式,要求更注重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特色,围绕沿海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体系和政策体系。统筹海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临港产业和园区建设布局、近海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海洋资源的时序利用以及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充分开发和利用“渔、港、景、油、涂”等优势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浙江省海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优先发展新型环保海洋产业、积极发展生态精品渔业、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休闲业;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完善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首先,构建海洋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其次,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第三,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提供智力支撑。引导涉海高校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海洋资源永续利用一方面要坚持科学发展,树立绿色和低碳的海洋经济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开发并重的发展道路,强化海洋资源有序开发、生态利用和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和海岛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陆海污染综合防治和海洋环境保护。建立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加强对各种海洋开发活动的环境跟踪监测以及海域油污染的监控与整治。
作者:柳亚文 单位:宁波大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3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