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活动对职业素养形成的影响研讨

2021-05-25 339 职业素养论文

以往,学校和社会认为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是获得工作和胜任岗位的首要因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的反馈强调,刚毕业的大学生技能熟不熟练不是问题,企业有专门的师傅或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职业道德、服从意识、诚信等内容是企业在聘用人员时更加看重的要素,是员工能否被企业接纳、能否在工作岗位上获得后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部分恰恰是被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学和实习环节忽略的。有调查显示,企业对新就业大学生最不满意,主要缺失的职业素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诚信,跳槽率高;劳动观念淡薄,吃苦精神不足;适应环境慢,团队意识差;敬业意识不强,纪律观念差。[3]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实施的是大众化教育,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除了掌握技能型人才必备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全面的职业素养。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岗位的变迁和更新非常频繁和迅速,在校学习的技能有可能在就业后需要不断提升甚至被淘汰,而对职业素养的要求却是亘古不变的。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构成往往以传授技术理论知识和训练职业技能为主,职业素养的培养缺少有效的落脚点。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对工作需要的职业素养只是简单的提及,本该成为职业素养培养重要手段的实践教学,却只注重专项技能的训练忽视对职业道德等职业精神的培养,收获的是技能的娴熟性,但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无太大帮助。此外,职业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并不能替代职业素养教育,其他培养途径如班级或课外活动的培养效果又极其有限,很难满足企业、社会对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4]

职业活动是职业素养形成的最佳途径

职业活动是指个体从事的具有职业性质的活动,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是职业世界的基本构成单位。职业活动因职业分工而形成专门化特征,这种专门化涉及行为特征、知识技能以及活动意识等因素。

(一)职业活动具有真实性、情境性、层次性

职业活动来自真实的工作情境,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和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和挑战,既能够增加对自身专业的了解程度,又能够在实施活动的同时激发职业兴趣,参与不同难度的职业活动,也能感知职业素养的层级性。

(二)职业活动具有协作性、参与性

职业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产品或服务,有其对应的质量评价标准,这就决定了职业活动的运行需要依靠一系列条件作为支撑,包括参照职业规范,履行操作流程。活动过程中往往需要不同活动主体间加以相互协作和配合,每个活动主体都具有重要性、不可替代性、相互衔接性,通过团体合作的方式才能最终提交活动成果。因而保证了学生在活动期间全程高效参与。

(三)职业活动结果具有长效性、可迁移性

职业活动的进行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参与体验,个体在活动过程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之中,在亲历和反思中获得认识和思考,形成自身的职业信念、职业理解和职业态度。通过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职业的理解,巩固了职业技能,激发了职业兴趣,由此生成的职业素养更为扎实,且可复制到个体今后从事真实的职业劳动中去。

职业活动的构建及实施

高职院校学制及场地有限,不可能把现实中的职业活动照搬到学校里来,必须通过设计高效丰富的活动,使其包含尽可能多的职业素养。同时职业活动的设计要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及学生特点,根据专业学习的不同阶段设计有层次的职业活动。

(一)挖掘职业素养

1.归纳

归纳是用语言形式表征职业素养的内容。由于职业素养主要以默会知识及心智技能等通过行动方式表征,因此,首先需对职业素养作言语化处理,便于沟通和交流讨论,才能为职业活动的生成提供原料。同时,职业素养涵盖在职业劳动中的方方面面,琐碎又细致,缺少内在逻辑结构,需要有意识地对职业素养进行人为的归纳,从而获得清晰和完整的职业素养内容。

2.主体

职业素养的开发主体应体现分层分类,主要由企业专家、往届学生和教师三部分组成。企业专家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访谈、反思等方式将工作过程中必需的职业素养用言语表达出来。往届学生一般工作年限不长,在从事相应职业后自身的实践体会、经验教训更具生动性。教师可通过调研的方式深入企业一线去挖掘,以参与生产、观摩、钻研规章制度等途径作为补充。此外,教师应作为挖掘职业素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承担对搜集资料的汇总、查漏、整理和提炼等总结性工作。

3.来源

职业素养范围广泛而且内涵丰富,它既体现在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还蕴含于日常职业情境中。依据职业素养的类别进行不同方式的开发,与工作任务有关的职业素养可让企业专家开发,因为企业专家更熟悉。日常职业素养则可由教师参照企业纪律规范、企业文化等各种书面材料进行提取组织,由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审阅。[5]

(二)构建职业活动

职业活动的构建需体现多情境性,即包含组成真实职业活动的多个要素,故职业活动的设计也具有多样性,从而全方位多渠道为职业素养培养提供有利平台。

1.工学结合课程

主要开展仿真职业活动。工学结合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任务引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将工作任务布置在职业情境中,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职业素养的生成也具有阶段性、层次性。

2.职业规划等课程

主要以培养一般职业素养为主。职业规划类课程现在普遍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以何种形式授课是检验职业素养能否形成的重要前提。传统讲授、记忆、考试来的是知识而非素养。相反,教师可选取典型案例,围绕真实案例开展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案例所描述的场景通常是学生在以后的职业世界中会遇到的,具有真实性、代表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通过批判、分析、抉择、生成,主动构建素养知识,在内心真正认同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自觉展现职业素养。

3.实习实训

主要开展真实职业活动。校内实训基地或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则为全真职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平台。在校内实训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演变为师傅与徒弟,而校外实训中学生会自觉转变为职业人。通过师傅的榜样作用和做中学的实践模式,学生亲历职业活动的全过程,在践行中掌握了职业技能,同时生成职业素养。

4.第二课堂活动

主要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的与学生专业结合的品牌活动。如专业竞赛、论坛、社团等。所谓品牌,即已经形成校内(系内)传统或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基础和经验,在活动的目的论证、实施效果中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重在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加强对未来职业的认同和喜爱,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三)活动实施保障

1.职业文化的创建

作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创建也应包含职业性,使学生在正式入职前就有机会对行业、企业文化耳濡目染,并将其内化作为自身要求。

2.场地保障

作为高职院校,仅有教室是远远不够的,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立是在学校内开展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活动效果前提之一。

3.经费和时间保障

职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多方借力,除了教师、兼职教师、学生是职业活动的参与主体,在筹备职业活动过程中,校园内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教务处、后勤处、学生处等行政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在经费和人力上给予支持。职业活动的开展会穿插在课程内进行,因此教务部门在对教师课时计算、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需灵活处理。(本文作者:庞捷敏、卢志米 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