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管理学科定位与错位
旅游学到底能否升级成一级学科?由于旅游学科归设在管理学学科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以“旅游管理”的二级学科形式出现,学科地位较低导致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很多旅游研究者都是从其他学科“兼职”而从事旅游研究,导致国家公共创新资源中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有社会影响力的重大成果较少,也导致高校内旅游学科边缘化,对旅游专业的招生和学科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3](P239~248)中国学者普遍认为这种将旅游学科置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粗暴做法”既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支撑(因为管理学涵盖不了全部旅游学分支),也不符合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既不能客观反映旅游学的学科性质,更不利于旅游学的发展。[4](P19~26)因此,有学者呼吁:现有旅游学学科地位和学科体系在旅游研究、旅游教育等方面都已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请求设立旅游学为一级学科。[1](P168~171)经过多年讨论,2012年教育部正式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旅游管理升级成为一级学科(旅游管理类,编码1209),下设旅游管理(编码120901K)、酒店管理(编码120902)、会展经济与管理(编码120903)三个二级学科,特设专业(旅游管理类,编码1209)含有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编码120904T)一个二级学科。
旅游管理学科错位
(一)旅游管理学科定位属性与办学依托之间错位
1.单一学科定位与办学依托多学科之间错位
目前我国旅游学的理论基础尚未完全建立,各个研究机构(高校)都在各自原定领域内进入旅游研究圈子,多种学科进入旅游研究,造就“万马奔腾、齐头并进”的虚假繁荣。实际上,旅游专业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不合理,一直在单一学科还是复合型的交叉研究领域之间摇摆,在单一学科体制内寻求多重研究的突破和承认。从旅游专业在我国高校院系的实际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旅游研究和旅游专业教育是依托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园艺学、林学、社会学、建筑学,甚至依托中文、地质学、交通运输、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等不同的学科背景而不断发展的。旅游专业在诸多学科、院系下皆有分布,既说明我国旅游学科自身发展的壮大,也说明了其他学科发展面临困局与自救。这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在经济管理类院系下开设旅游类专业,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酒店管理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系;二是因该学科在旅游研究和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开设了旅游专业。如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以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三是由于某些相关学科人才需求下降,一些高校依托历史学、园艺学、林学、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进行专业开拓的情况,如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5](P9~15)等。这种专业的综合性错位既不符合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产业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客观反映旅游学的本质特点。依托其他学科永远使旅游学处于从属地位,得不到主流的定位和认可。这种学科地位问题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出现“小而全”的局面,开设课程涉及旅游各个方面,虽然面面俱到,但都是皮毛。而且旅游科研和旅游教育科研滞后,教师难以申请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基金和奖项,难以发表权威性、高层次的旅游学术专业刊物,最后只能在经济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中申请旅游课题,在非旅游的刊物上发表“权威”论文等。长此以往,擦边球与边缘化最后将会严重影响高校旅游专业的师资水平、资金投入、院校评估与专业排名、办学层次与质量等,若不能确定旅游学科的定位属性,必将影响旅游教育与科研的发展。[6](P161~164)
2.专科、本科、研究生多种层次人才培养与同时就业竞争之间错位
中国旅游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迅速。由2000年底统计,全国拥有高等旅游院校(包括所有开设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普通高校)由1980年的4所增加到252所,拥有在校学生73 586人,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这样一个完整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截止2009年末,国内的1 722所大学(学院)中有旅游专业(系)的高等院校852所,在校生49.84万人;开设旅游专业的中等职业院校881所,在校生45.41万人。也就是说,全国有95万人就读旅游管理专业,其中50万人在高等学府中。①十年时间,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生和专科生三个层次都取得了惊人的数量发展,然而质量是否都同样得到提高呢?实际上,每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定位是不同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出路也应该不一样。首先,研究生教学有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学术学位研究生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将研究生培养成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将研究生培养成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管理人员[7](P10~11)。其次,本科层次旅游专业应培养具有“创造性执行及一定的创意策划能力”的专门人才[8](P8~9)。再次,旅游管理专科是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能从事旅游基层管理,独立进行旅游服务与管理、项目开发、市场推广的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目标定位直到目前仍处于模糊状态,所以造成不同层次人才同时竞争相同岗位。多种层次人才培养与就业同时进行,竞争空前激烈,导致了学生更看重名牌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或者非旅游管理专业(如金融、会计、财税等专业),进而产生了极其严重的二级分化现象。
3.旅游多功能与旅游研究缺少基础理论之间错位
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是旅游的诸多功能之一,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体现在旅游活动可以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其与旅游活动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旅游功能。[9](P13)从对旅游的社会教育系统要素分析可以看出,旅游资源能够发挥教育载体的功能,并为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导游人员和旅游解说牌是旅游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导游在讲解时存在缺乏生动性、科学性和讲解格调低下等问题;旅游解说牌设计呆板、内容空泛。停留时间是影响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交流的主要原因,旅游管理部门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待加强。[9](P19)旅游研究在成果数量规模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的同时,如何构建旅游研究自身的理论内核尚需突破,旅游研究的基础理论不扎实,尤其是在市场和产业发展的短期性需求支持下,造成旅游研究成果数量的表面繁荣,实际上研究深度不够,一些关键问题始终难以得到解决,没有形成核心的概念与逻辑体系,对于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和研究的语言系统共识较少。[3](P239~248)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中体现的旅游研究倾向为例,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旅游项目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自然基金项目倾向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及演化、旅游流及旅游行为等,对区域旅游合作主题没有研究或者说较少涉及,旅游统计是研究薄弱环节;社科基金项目倾向对旅游产业竞争力、乡村旅游与社区经济等的研究,对旅游流及旅游行为没有研究,而在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旅游生态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自然基金旅游项目中乡村旅游与社区经济、乡土聚落景观、旅游环境影响、旅游统计、旅游信息等主题成为研究“新宠”;社科基金项目中旅游产业、民族村寨旅游、区域旅游合作、休闲旅游、青藏高原旅游等逐渐受到重视。[10](P78~84)旅游具有多种功能已经为人们所共识,研究缺少基础理论,国家项目支持少,旅游多是在其他学科中寻找借鉴,这种外在多功能和内在少基础之间形成一种悖论。
(二)旅游管理学科定位属性与人才培养(就业)之间错位
1.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之间错位
在旅游管理学科中,以应用为主的专业方向比例也明显高于以基础为主的专业方向,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靠旅游规划等横向课题支撑,部分学生和青年教师成为导师规划课题的廉价劳动力,这样势必削弱旅游基础性研究,导致论文产出、著作产出、纵向课题申请、研究生就业出路等向应用性倾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人才市场发生较大的变化,旅游业需要的人才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导游员、饭店工作人员、旅行社计调等层面,更不是学旅游管理到饭店“端盘子”等传统偏见。许多旅游院校的专业设置跟不上时代步伐,滞后于市场需求,依然只是停留在导游、餐饮、饭店管理等传统层面,缺少会展与会务管理、商务旅游、景区精细化运作、旅游产业融资、遗产旅游豪华包装、智慧旅游、金钥匙饭店高层管理、高尔夫管理、会所管理与业务运作、政府接待与旅游陪护等新业态。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结构不科学。部分课程因专业方向分化缺乏有效综合,甚至大量课程内容陈旧、重复,选修课和知识拓展课比重偏低,学生限于一隅,自身知识得不到拓展,个性化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最后出现“难找工作、多人找同一份工作、找到工作难以坚持”的局面,进入社会后工作岗位得不到适应等结果。
2.学科规模数量扩增与质量水平之间错位
与其他本、专科生专业相对完善、成熟、规范化的培养管理相比,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管理则松散得多,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依靠导师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一方面部分旅游管理导师招不到高质量学生,另一方面某些专业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研究生。学科规模数量扩增与质量水平之间的不协调已成为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以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水平评估、质量监控体制为切入点,逐步推行以校外专家为主的社会评估制度,改变放任自流为“依法管理”,应成为今后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
3.重知识传授与轻能力培养之间错位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薄弱,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虽然也召开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教学改革会议、创新争优学术会议等,但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新为荣的意识明显不足,难以打破常规和思维定势,难以突破传统观念,也就难以超常规发展。
4.社会需要与个性泯灭之间错位
许多旅游管理院校(专业)忽视了学校、学科的既定特色与形象,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一味地追赶潮流,与时俱进,最后迷失了发展方向,找不到自我特色,培养出来的海量学生,千人一面。同行对于这种以数量培养取胜的方式认可度不高。例如国内某高校一次性招收6个旅游管理本科班,一次性招100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有些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通过举办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收在职研究学员,以3~5万元/人学费搞创收,批发硕士学位证。这种为弥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忽视培养人才质量的办学方式,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旅游管理硕士点、博士点成为挣钱的工具。
5.效益与培养成本之间错位
据笔者调研所知,大多数学校未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各培养机构处于无成本核算体系的运行管理之中。尽管近年来实行完全国家拨款、委托培养、自筹经费三种类型的经费分担改革,但仍未摆脱经费短缺的困境,完善和拓展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是当务之急。
理顺旅游管理学科的错位,对其进行科学定位
(一)确定旅游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和旅游专业的“核心”学科地位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特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适合于旅游管理研究生培养的战略定位,即:“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11](P6~7)旅游学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特性,决定了它应拥有一个独立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规范化的专业结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合理的规范化包括一级学科(旅游学)、二级学科(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旅游地理学专业)以及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地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与区域经济等)等在内的旅游教育专业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6](P161~164)旅游专业不是狭义的旅游管理专业,它应该在目前的学科目录体系里体现更多的包容性,旅游专业应该成为横向联系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与消费、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业综合管理等,纵向联系个体旅游行为、社区旅游、区域旅游、全球旅游新论等在内“核心”学科。
(二)明确学科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是大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然而目前各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通病,即笼统单一,跨度太大,定位过宽,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忽视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崔伯(Tribe,2001)指出,教育项目中课程设计是关键因素。旅游课程的设计不仅要面向旅游企业,也要考虑到旅游业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12](P442~448)。也就是说旅游教育既要考虑实际意义,又要考虑到技术意义。优秀的旅游课程设计的最终得益人将是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同时学生也能受益匪浅。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时,教授很多经营层面的知识,但很少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13](P291~295)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注重课堂教育,但严重忽视了学生技能的培养。邹益民(2002)指出由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加上学校实验设施不足,饭店方向的学生在进入饭店当实习生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14](P44~46)我国的旅游教育课程往往是基于老师擅长的领域来设置,其实理想的课程设置应当是根据设计好的课程来寻找相适应的老师。我国的课程设置方式是本末倒置的,这在学生的知识构成上清楚的反映出来,造成行业需求与学生知识结构上的差异。为了能实现我国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教育项目中应当保证学生最基本的技能。课程设置的目标中,应当包含基本的技能、相关实践、相关知识以及如实际操作准则等。[15](P16~24)应该在旅游专业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层次体现学术差异和就业差异,学位与理论依次递增,同时从实操层面到学术理论层次也应该双向递增,避免学术与就业错位。
(三)改变现行教育体制,建立官、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旅游教育近些年来大力推行的一种教育模式。旅游专业的产学研教育是将旅游产业与各个教学环节结合的教育,结合旅游业岗位所需要的全部能力,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等,最终的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职业道德的教育、社会责任的培养等等。旅游教育的社会性表现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上。“官”是导向,“学”为基础,“产”为方向,“研”为纽带,四者有机结合,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本文作者:张祖群、王波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