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空间整合利用探析

2021-05-25 11401 空间设计论文

低碳城市采用TOD模式引导城市发展,高效利用土地和公共设施,降低私有小汽车的使用量,减少尾气污染和交通堵塞。交通枢纽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性建筑等相结合,高密度开发最大程度靠近高效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和BRT线路)。

下关区发展问题分析

下关区低碳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条件,然而由于下关区处于老城交通拥堵地区,大厂重化工业布局不合理性,给建设低碳城市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城空间布局杂乱

下关区处于南京老城,京沪铁路的分割将下关区分为南北两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交通拥堵、停车设施缺乏等问题;南京规划布局的不合理又加剧了这种影响,南京重化工业大部分处于城区的上风位置,甚至出现与生活区犬牙交错现象影响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其次,下关区位于长江下游,上、中游水体污染对下关地区水质存在重要影响。

2自然山水破坏严重

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建设用地不断侵蚀绿地的现象,自然水系、山体破坏较为严重,此外,在建设中的“重高容积率轻绿化”,造成下关绿环指标缺少,建筑密集,部分山体被大单位、大部队阻隔,市民无法享用。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环保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协调的运作、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干部环保实绩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绿色GDP需纳入下关区干部考核的指标。环境执法不够有力,环境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人们生活消费方式需转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拓宽。

低碳视角下下关区空间整合模式

1绿色生态网络模式

绿色生态空间模式主要是以绿化带、河流、水系、广场、公园等方式构建的绿色生态网络,以反规划的途径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实现绿地走廊、山林林地、河流水系、生态湿地对整个城市的架构作用,设计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安全的大地景观格局[3]。此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碳捕捉能力,而且可以创造低碳、生态、安全、舒适的景观环境。

2TODorP&R模式

提倡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及其场站附近的高密度的土地利用,如大运量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TOD,即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或TFD(TransitFocusDevelopment)。同时建立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停车换乘系统(P&R),限制私人小汽车在中心区的使用,实行机非分离,并保证步行者,骑自行车人的安全便捷。设置舒适的候车设施,并利用GPS系统配备公交的出行信息,以减少私家车的出行,从而减少由机动交通工具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3“路网+水网+绿网”的多棋盘发展模式

“路网+水网+绿网”是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建设模式,城市在发展中强调生态水网的建设、绿网工程的建设、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善,在中国古代园林中运用较多,这种建设模式适应了江南水乡特殊的地形,也顺应了园林中曲径通幽的审美要求,以此通过借景、对景、围合等手法来创建灵活的公共空间系统,路网、水网、绿网相互交织构成了城市的肌理,此种布局模式适合于历史人文悠久的城市。

下关区空间整合措施

1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倡导P&R、TOD发展模式,以600m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运输效率

树立“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目标,发展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适度发展小汽车交通。充分利用下关区作为滨江活力复兴区、山水城林宜居区、山水城林展示区等优势,加快公共交通的建设,以TOD导向、“P&R”模式引导城市集约开发,而不是以小汽车为导向蔓延发展模式。促进轨道交通站点地区核心圈层以公共广场、商业和服务设施等形成站区中心,将集中大量人流的城市功能集中在步行距离以及外围支线公交服务范围之内[4]。下关区规划地铁1号线、3号线、5号线、9号线,规划轨道交通站点12处,线网总里程24.4km。600m服务半径轨道交通覆盖率40%。此外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规划复合开发停车场10处,以“P&R”模式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停车位强调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位的结合,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路面公交等其他公交模式为补充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城市土地开发的过程中,鼓励商业用地沿轨道交通站点的集约布局,以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来确定用地的开发强度,鼓励大型城市公共设施集中的城市区域中心与公交枢纽的结合,结合商业用地规划11处公交场站、综合枢纽站。各种不同用途的土地如居住用地、娱乐用地、商业办公用地等以较高的密度集中在车站周围的一定范围内,强调城市的紧凑布局。

2整合各类景观资源,形成蓝绿生态骨架,提高生活品质

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是城市绿化的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城市碳汇能力,山林林地是生物栖息的重要基地,绿化廊道是生物迁徙的重要保障,绿地的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下关区应梳理绿化用地,整合优势山水城林资源,构建网络化的蓝绿骨架。下关区绿地系统体现“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以幕府山风景区和滨江绿带、滨河绿带、沿明城墙绿带为依托,将公园、街头绿地、绿化带组织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构建“一片、五带、二廊、六节点”的绿地结构[5]。形成幕府山风景区,滨江绿带、明城墙绿带、秦淮河绿带、金川河绿带、十里长沟绿带,京沪铁路防护走廊、宁通城际防护走廊,大桥公园、象山公园、老虎山公园、北崮山公园、滨江带状公园等六个公园。

3挖掘生态景观要素,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慢行交通绿道网,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鼓励市民低碳出行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区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休憩线路。绿道网建设是充分利用沿线的自然生态及人文资源,通过游径建设、景观提升以及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并加强与公共交通网的结合,突出以人为本,体验“慢生活”、“绿色交通”等健康环保的休闲方式,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优美、低碳的休闲环境。充分体现下关区特有的山、水结合的特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顺应地形,使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打造点线面结合,多元复合网络体系,蓝绿生态骨架。构建点线面相结合慢性交通体系,供市民休闲娱乐。

低碳城市实施政策保障

1政府作为促进者的角色,应将低碳GDP纳入政绩考核范畴

必须改变单一的城市发展目标,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生态优化联系起来,将单位经济碳排放目标、排放效益、排放指标等计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制定有效的补偿性政策措施[7],促进城市管理目标从单一经济指标向体现低碳城市要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目标转变。

2加大传播力度,倡导绿色理念,充分营造低碳氛围

下关可围绕“低碳宜居老城区”这一城市品牌形象上加大力度,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种媒介平台,结合居民的低碳生活,为设计一套低碳城市形象识别系统,首先从视觉上增强受众的关注程度,其次可以在城区建设低碳科技馆或科普中心,围绕狮子山风景区、明城墙风光带、大桥公园等山水城林优势资源打造低碳旅游景点,力争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营造宜昌的低碳城市氛围。

3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保障支持低碳发展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还离不开城市公共政策的保障和支持,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实现污染型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的搬迁,实现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统一处理,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参与十分关键,系统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和法规制定,建立适合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促进生态城市发展的有关财税、产业政策,以城市公共政策的形式从宏观上引导和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发展[8]。(本文作者:赵健、葛幼松、彭俊 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