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影像论文:体育电影与体育文化的结合思考

2021-05-25 20286 体育文化论文

本文作者:申全 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体育广义上包括各项体育运动,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以及与身体锻炼相关的娱乐运动。体育运动包括了所有的能够锻炼人身体的娱乐或竞技活动。体育活动是人类总文化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即包括捕鱼、射击和狩猎这种娱乐运动,也包括按预定规则的竞技比赛。体育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进行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技巧,这些运动技巧是以人的身体发展为基础,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增加人们的体质,丰富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体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校里开展的各项体育运动,也包括各大体育赛事,还包括普通民众进行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

体育影像通过影视语言意识形态化体育运动。体育影像通过某些具体表现形式表征体育精神和体育意志。体育虽然与人类社会相伴已久,但体育影像来记录体育精神或体育意志是最近两个世纪的事,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体育影像的体育文化,研究体育影像里的体育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关系,丰富体育影像理论。

体育影像与体育文化的结合

体育作为人类的行为活动,具有其他行为活动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体育影像的表现内容。影像与体育具有非常贴切的相似性,体育和影像都具有运动性、观赏性。一场体育竞技比赛比一部影视作品给人带来的娱乐性和感染力有时要强多了。体育竞技比赛中的对抗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都不会比影视作品差,如果将体育与影视相结合既可提高体育的观赏性,又可提高影视的冲击力。体育影像的真正魅力就在于体育的运动性,体育影像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体育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体育精神。体育通过体育影像将稍纵即逝的竞技动作反复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正因为如此,体育影像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感染力。

影像和体育通过运动性结合在一起只是体育影像的表象,体育与影像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为了深切关注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及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体育精神。体育影像与体育文化的结合就体现在这种对体育运动者的高度关注。体育影像是以体育文化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法国1930年。导演让•维果拍摄了一部关于划船、网球、铁球、赛车等运动的体育纪录场片《尼斯的景象》,将体育运动用影像表达出来,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1931年,让•维果又拍摄了一部《法国游泳冠军塔里斯》,这部体育纪录片就真正体现了体育影像与体育文化的结合,导演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游泳冠军的人格魅力上来。体育影像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的范畴,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的机械复制,而是加入了精神领域的内容。虽然体育影像还是不能离开体育运动或体育明星这些载体,但更深层次的是通过这些载体传达体育精神的内涵。

体育影像中体育文化的传播

体育与影像的结合,让两者相得益彰。影像通过体育元素的加入,大大增强影像的观赏性;体育通过影像争取到更多的观众和体育爱好者。观众通过体育影像欣赏到动感十足的画面,同时又读出许多体育精神内涵。

(一)传达体育精神

体育本体因素让体育具有观赏性,体育运动的精神和内涵让体育经久不衰。体育运动成为影像的不变主题就是因为体育精神。全世界各国的人民都喜欢和热衷体育运动,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让全世界70亿人口关注和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那种“更高、更快、更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竞争、拼搏、挑战”精神让体育运动的香火一代又一代的相传。代代电影人将这种精神内涵无限放大,体育精神意识形态代代相传。最初,体育是人类的自然生存法则,人们为了生存而“竞争”;接着,体育上升了一个层次,体育运动员为了个人的尊严而“拼搏”;再到后来,体育运动员有了国家的属性,他们为了国家荣誉而“挑战”。这些体育精神的一脉相承正是体育运动能够经久不衰的法则。今天,人们在观看体育运动或体育影像时不再单纯去欣赏体育镜头的快感和体育运动员的身体的美感,而是深入挖掘更深层次的体育精神。全世界的70亿人口的精神意志都是“更高、更快、更强”。体育人以它为最高境界,其他的人们也以它为最高标准来执行,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的范畴。这种体育精神的传达就是通过体育影像进行的,中国最近几年也拍摄了相当多的体育影像诠释和传达体育精神。2008年侯咏导演的奥运献礼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述了1932年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历经重重困难赶到美国洛杉矶万人体育场参加百米比赛的英雄事迹。这是20世纪30年代全中国人的精神支柱,那时的中国国力衰弱,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长春这个小人物向世人表达了不屈不挠,深刻地诠释和传达了中国人的体育精神。

(二)丰富人们的经济、政治生活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它既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问题,又要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体育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具有强身健体,塑造人格、休闲娱乐等功能。体育对于全体人们来说,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经济、政治生活。体育总是某一政治问题的体现,或与政治形式相关。斯巴达人就是用体育形式开展人与人之间的对抗。罗马人通过斗技场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体育运动,体现社会文明的烙印,将这种体育经济和体育政治生活深深写入了历史。商业化体育竞技比赛或商业化体育影像都可以创造体育经济。通过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承包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权,拍摄体育影像,给举办地或举办单位或体育运动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体育事件或体育影像作为政治工具被广泛应用,我国的“乒乓外交”、印度的“板球外交”这些都体育了体育的政治效能,体育作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促进作用非常大。体育运动或体育影像肩负着强身健体的本体功能,同时又肩负体育文化传播和丰富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的功能。在中国,体育竞技已经不再是运动员个人的成功和梦想的实现,它是集体荣誉的象征,是国家荣誉的象征。体育电影理应从这些角度来反应体育,体育电影承载了个人、民族、国家的意志,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能指意义的“符号”。

(三)聚焦复杂的社会情绪

体育影像并不是体育与影视的相加,具有更加复杂的文化功能。体育影像除了传达体育精神和丰富人们生活的功能外,体育还能聚焦复杂的社会情绪。体育影像除了展现体育竞技比赛外,还应该揭示更深刻的社会问题,例如种族歧视、社会贫困、战争的残酷、浮夸生活和弱势群体的关注等。娱乐媒介的体育影像也应该像杂志和报纸那样具有社会评论的作用,成为人们揭示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体育影像中往往取某一社会情绪进行渲染,进一步表现和诠释社会问题。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纪录片《奥林匹亚》中那种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希特勒对待杰西•欧文斯表现出来的无视和傲慢;反映我国清朝年间我国足球运动员精神的《京都球侠》深刻揭露外来侵略者的阴险嘴脸,突出中国人在特殊时代的那种民族自尊。北京奥运国际体育电影周开幕片《隐形的翅膀》,通过影像展示残疾人的那种拼搏精神,深层次挖掘人性光辉,突出社会在弱势群体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还是影像都离不开体育运动者,更离不开社会,体育影像就是通过反映社会集体中的体育运动员来更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

结语

体育影像的发展成型是曲折的,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体育影像从最初的体育运动员的个人尊严的体现到现在体育影像的深层意蕴表达。中国体育影像的现状是文化主动介入体育,而不是体育主动接受和欢迎文化。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体育影像的体育文化,研究体育影像里的体育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关系,丰富体育影像理论。我们要转变思路,大胆创新文化体制,以体育魅力去拯救影视文艺,大力挖掘体育的文艺价值,丰富体育的文化内涵,让体育影像迎来一个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