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镇痛论文:妇科新药镇痛药效探究
本文作者:邹雪芹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3组患者身高、体重、年龄、手术时间及术中麻醉药用量差异无显著性。
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显著性,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见表1,Ramesay评分见表2。
帕瑞昔布钠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静脉注射后经肝脏羧酸酯酶水解为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伐地昔布,其对环氧化酶-2的抑制作用是对环氧化酶-1抑制作用的28000倍。因此,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较传统的NSAIDS胃肠道用药安全性高,对血小板影响轻微,不影响出、凝血时间[2]。
有人认为手术疼痛分为2个阶段,初始阶段是当机体受到手术创伤时,可诱导COX-2表达及前列腺素E2释放增加,激活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前列腺受体,导致神经元疼痛阈值降低,引发痛觉过敏;继发阶段由组织损伤继而导致炎性介质释放,激活外周伤害性感受器,使伤害性信号经脊髓上传至丘脑和大脑皮层,在中枢进行整合后产生疼痛感觉。因此,在伤害性刺激前使用镇痛药,可阻止伤害性刺激传入,抑制中枢敏化效应,使术后疼痛减轻,产生预镇痛效应[3]。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容易忽视患者术后疼痛。另外,该类手术术程短,为了能在术中保持足够的麻醉深度,又能在术毕令患者及早苏醒,瑞芬太尼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它消除快、重复用药无蓄积等特点也导致术毕停药后,镇痛作用迅速减弱或消失。术后疼痛属于急性疼痛范畴,而这些伤害性信号通过各级中枢整合后使人产生痛感觉与痛反应[4]。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部位较广,可发生在上腹部、下腹部、背部、肩部、腰部等非切口处疼痛,主要与二氧化碳气腹有关。
由于气腹对腹膜的急性扩张及膈肌的牵拉,使腹膜小血管撕裂、末梢神经纤维牵拉创伤,产生腹膜炎症,当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炎症等刺激时,机体释放可引起疼痛的内源性化学介质,如H+、氧自由基、组胺、5-HT、缓激肽、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特别是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作用下合成致痛物质前列腺素,在其他致痛物质(缓激肽、腹腔内pH值降低时等)同时作用下,使外周敏化,使伤害性刺激信号传入中枢,导致疼痛。
另外,腹腔镜术后小切口虽不直接刺激伤害感受器,但同样能造成周围神经敏感化,引起疼痛。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