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效果论文:色彩视错觉对服饰效果的影响探讨

2021-05-25 13376 服饰艺术论文

本文作者:单位:

对服饰效果的影响

1场合因子

场合是对服装约束的条件之一,穿着者是公众场合的一员,色彩视错觉对场合因子的影响十分明显。表演场合因表演环境和内容的不同而不同,选择性更广,多以醒目、张扬的服色为主;而工作场合以强调、突出职业特征为主,如有与环境相协调的“白衣天使”,也有与环境相对立的、具有夺目效果的“环卫工人”等服装。而在一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场合中,常以平和、低调、朴素的色彩为主,能使人达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状态[2]。在特定的场所、位置,通常还利用色彩视错觉的识别性,使服饰有较强的可视性,以达到安全、求援等目的。如登山服,公路、铁道养护人员、救护人员服装和雨衣等。

2体型因子

在服饰穿着中,体型因子应用明显,擅长利用色彩视错觉修整体型,做到“扬长避短”。一般而言,浅色,或者纯度较高的暖色具有扩散性,看起来比实际大些,称为膨胀色;而暗色,或者偏黑灰的冷色则有收敛性,看起来比实际小些,称为收缩色。颜色的膨胀与收缩,以明度的高低影响最大。这是人对色彩产生的一种色彩心理视错觉[3]。法国国旗中红、白、蓝3色的面积等大时,让人感觉白色的面积最大,蓝色面积最小。这是因为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属光学物理中的光渗现象,而蓝色则有收缩感。具体在服装设计案例中,颜色的膨胀感与收缩感,对调节人的体型有重要作用,往往被大加利用。一般体形瘦的人应穿偏浅色和偏暖的色彩,还可以调动造型与装饰的因素创造丰满感;反之,体形胖的人为了显得苗条些,适宜选用偏深色或沉着、素雅的冷色。另外,服装配色时可在需要强调和扩大体积的部位采用膨胀色,而在需要减弱及缩小体积的部位采用收缩色,这样人的外形看上去则较为匀称。如臀部过大者,应该避免穿色彩较浅较亮的裙、裤。而将较深暗的蓝色用在女子的腰部,白色用在胸部,能给人一种腰部更加纤细、胸部更加丰满的效果。

3气候因子

气候是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综合作用形成的因素。在服饰设计中色彩视错觉对气候因子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在心理效应方面。色彩有冷暖色调之分,将“冷暖”感觉同视觉领域的色彩感觉联系在一起,不是指物理上的实际温度感觉,而是指视觉上和心理上相互体验并相互关联的一种知觉效应[4]。色调之间的冷暖性是对比存在的,它们依附于色相、明度与纯度3大要素而产生综合反应。因明度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寒暖感,粉红色的温暖感较鲜红色大为降低,并有转趋凉快的倾向;而暗蓝色则寒冷感觉比鲜蓝色少,浅蓝比深蓝更具寒意感。蓝、青、紫等冷色系的服装给人的感觉寒冷、凉爽;红、橙、黄等暖色系的服装色彩能给人的感觉温暖,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令人体味到火热的强烈气息。

4年龄因子

色彩心理与年龄有关,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随着年龄上的变化,生理结构也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改变。一般来说,白色、米色等浅色系属于中性色,适合大部分年龄段。中老年人搭配黑色、灰色、青色和棕色等深色服装居多,代表成熟、稳重、端庄、典雅。黄、绿、红等色泽炫目的颜色使用者以儿童和年轻人居多,代表可爱、活力、精力充沛和个性张扬。但是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审美观的改变,色彩的年龄特征将不再明显,有相互交错偏爱的倾向。色彩的视错觉会让穿着深色服装的年轻人看起来更具成熟、稳重与权威的感觉。像现代白领、金领的职业装往往是以灰色系偏多,适合严肃庄重的职业场所。穿着艳色系服装的老年人,会显得更年轻潇洒,精力充沛。

5肤色因子

面对五彩缤纷的服装色彩时,要根据个人的肤色、脸色、眼睛和头发的颜色等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颜色体系。而色彩视错觉会在不同的肤色情况下带来不同的影响。根据不同的需要,服色有时可以与肤色形成强对比,有时也可采用弱对比。无论选择哪种色调,运用哪种对比手法,都要分析对象的肤色是偏白、偏黄、偏红,还是偏黑,然后进行综合考虑。肤色偏黑者通常不宜选择深暗色调,最好与明快、洁净的色彩相配,颜色的纯度保持为中等,如浅黄色、浅蓝色等。也可选一些带花色图案的装饰,显得明朗活泼。肤色偏白者最好选择纯度适中的色彩组合,如以暖色调为主的粉红色、橙黄色、紫红色等,以改善气色。肤色偏黄者适宜明快的暖灰色、蓝灰色调,使用时可以采用一些纹样变化以及鲜艳色彩来点缀。肤色偏红者可以选择清淡的色彩与其相配,如浅蓝灰色、浅驼色、白色等。

6文明性因子

着装的文明性,主要是要求着装文明大方,符合社会的道德传统和常规做法。针对着装文明性的要求,由于色彩视错觉的影响,需要人们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做出相应的改进。如服装感觉过于透明化时,有可能是由于颜色过浅而导致的,则可用深色替代浅色。色彩产生的距离错觉,往往体现在某些因素的对比上,让人从心理上产生后退感或前进感[5]。

7整洁性因子

在任何情况之下,人们的着装都力求整洁,避免肮脏或邋遢。研究表明,颜色会影响人们对干净的感知,如日常生活中,白色服装往往给人干净整洁的印象,而黑灰色服装容易给人不干净的倾向。但这也是相对的,浅色的衣服落上深色的灰尘(如煤灰等)就很明显,而深色的衣服落上浅色的灰尘(如头皮削等)就很明显。就整洁完好而言,服装的色彩最好有规律的设计安排,符合美学的要素,如果随意安排色彩,没有结构条理性,就会破坏服装的整洁性,给人感觉是由许多碎布东拼西凑而成。

8整体性因子

正确的着装,应当基于统筹的考虑和精心的搭配。其各个部分不仅要“自成一体”,而且要相互呼应、配合,在整体上尽可能地显得完美、和谐。色彩视错觉对整体因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单独一种颜色对整体性因子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是几种颜色集中在一件服饰上表现时,对整体性因子的影响则非常明显[6]。在服装礼仪上,有一个“三色原则”,即全身的穿着所包含的颜色最好不要超过3种。在一定场合,色彩过多,给人感觉过于杂乱。此外,红、黄等色泽炫目的颜色容易脱离整体,给人抢眼的感觉。如果利用这种色彩视错觉对整体性的破坏来达到另外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市场,如当今的“嘻哈”风格服装中色彩斑斓,则具有另一番“整体性”的韵味。

从学科领域来看,生物、医学、物理和计算机等学科技术的发展,将为色彩视错觉提供多功能化和复合化的广阔发展空间。从心理因素领域来看,今后的研究方向是从心理感受中选出最本质的东西,感觉、知觉的定量化研究将成为研究热点,这些都将极大推进色彩视错觉在服饰中的新运用。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无疑已被提高到了审美的层次。视错觉作为一种客观的科学现象早已被运用于服饰的审美研究中。根据上述色彩视错觉影响服装效果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性方法,研究各种条件下视错觉在服装应用中的具体模型、方法与工具,可为感觉、知觉在服装中的定量化研究提供可能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