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亚诺文学逃离主题解读
本文作者:王芳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
《青春咖啡馆》在开始就提及一名经常出现在巴黎奥黛翁街区的孔岱咖啡馆的被人称作“露姬”的神秘女子。故事围绕着这名22岁年轻女子的失踪展开。四个叙述者悉数登场(巴黎矿业学校的大学生、私人侦探盖世里、露姬本人及露姬的恋人罗兰),他们均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将露姬的短暂人生向读者娓娓道来。而露姬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她是一位优雅美丽的电影明星、富家小姐?抑或只是20世纪60年代巴黎塞纳河畔某咖啡馆里“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放荡不羁”的众多漂流者中的一员?作家试图通过四位叙述者为读者拨开层层迷雾。
莫迪亚诺在小说中对细节的把握是令人称道的,一份旧报纸,一张旧照片,一份旧档案,一张城市交通图都暗示着些许线索———这与他特别崇拜比利时侦探小说家西默农不无关系。如同莫迪亚诺的其他作品一样,《多拉•布吕苔》和《青春咖啡馆》这两部小说一如既往地充满了调查与追踪、回忆与求证,谜一样的主人公将读者的心牢牢抓住,疑云重重使读者急于找出答案。正是在寻找这些事情的痕迹的过程中,一个逝去的年代呈现在读者眼前。
在《青春咖啡馆》正文前,莫迪亚诺引用了法国著名思想家居伊•德波的一句话,青春本是美好的,但在莫迪亚诺的笔下却和诸如流浪、逃跑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这样的青春无疑会生出绵长的愁绪和伤感。多拉为何出走呢?她才15岁,正是二八年华,风华正茂的时候。她失踪的日期大概是1941年12月末,大约四个月后被找回。从第一次出走到被送回家,这期间的四个月发生了什么?她是怎样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夜?她是如何逃避紧张可怕的针对犹太人的大搜捕的呢?
在多拉•布吕苔的故事中,有很多未解的谜,唯独清晰可见的是故事的时代背景。看到寻人启事后,作者对有关多拉的材料进行层层挖掘,对启事中的奥尔纳诺街展开了调查:39号金狮旅馆,43号奥纳诺电影院入口,不远处Clignancourt酒店附近的一间咖啡馆……到处都印着多拉的影子。在重访多拉足迹的过程中,莫迪亚诺将镜头打回到已消逝的那段岁月———占领时期法国犹太人的命运跃然纸上:不停挣扎、逃避追捕和关押。在多拉的足迹中,莫迪亚诺还找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同样有着犹太血统的父亲也遭受着颠沛流离、担惊受怕、流落他乡的命运。字里行间,父亲和多拉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多拉的出走可以视为人们抵抗命运、追求自由的举动。如果多拉•布吕苔的出走是迫于一个特殊的年代,那么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22岁的“露姬”又是为何在15岁时就在警局的档案里被贴上“未成年出走”的标签呢?那么,在别人给她起名“露姬”之前,她是谁?她在哪里?她有怎样的身世和经历呢?
第二个叙述者———受露姬丈夫舒罗之托调查失踪的露姬的私人侦探盖世,提到了雅克琳娜•德朗克(露姬的真名)15岁时两次离家出走的经历,值得注意的是多拉第一次出走也是在15岁。对露姬来说,孔岱咖啡馆就像是个避难所,可以让她躲过她想要逃避的那种暗无天日的孤独的生活,在那里她可以耐心等待,等待一切好起来。为何要逃走,为何要远走高飞?不是正处锦瑟华年吗?第四个叙述者———露姬的情人罗兰似乎给出了答案。
为了自由,为了摆脱孤独,露姬选择了出走,但并未因此而摆脱孤独。她又重新回归“坚硬线”,选择了结婚,但爱情仍未战胜孤独。于是,她选择了情人,重新出走,却依然孤独,最终她选择了放弃生命。与以往的主人公不同,《多拉•布吕苔》的主人公不再是一个想象中的人物,而是一个现实存在的有着犹太血统的女孩。她在15岁时出走,经历了被找回然后再出走,最后在集中营被害。莫迪亚诺在旧报纸上看到了寻找多拉的启事后,联想到自己曾在年少时出走———这促使他在众多犹太人名字中选择了多拉•布吕苔。调查多拉使作者回到父亲的时代,使他重走了一遍父亲当年可能走过的路,重新体验了占领时期法国犹太人的悲惨生活。
在孔岱咖啡馆,露姬总是带着居伊•德•威尔推荐给她的《消失的地平线》,书中的的世外桃源“shangri-la”———香格里拉或许和露姬所向往的自由之地有相似之处,露姬甚至不需要去那么远,对她来说,夜游就足够了,蒙马特就足够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在循规蹈矩,随波逐流。打破“坚硬线”,选择“逃逸线”,追求不一样的人生,需要极大的勇气。选择逃逸的路上或许充满危险,却要勇往直前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青春因为孤独而逃逸,因为逃逸而愈加孤独。
15岁开始未成年流浪,15岁就萌发浪迹天涯的念头,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主人公有着大致相似的经历。多拉和露姬的青春是与众不同的,为了自由,她们选择了“逃逸线”,明明知道这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经历了逃逸的青春,最终多拉和露姬的青春破碎了———多拉和父亲一起被遣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露姬跳窗自杀身亡。但事实证明,在残酷的现实中,足够的耐心是远远不够的。多拉和露姬,或被动或主动,都没有耐心等到那一天的到来。
在寻访多拉足迹的过程中,莫迪亚诺找到了很多父亲和自己的影子。多拉对于莫迪亚诺是特别的,她的父亲和作者父亲一样,都有着犹太血统,而她的出走也使作者想到了1960年1月自己在青春期时的一次出走。露姬身世也很特别,出生在二战期间,父亲不详,由母亲抚养。因为母亲在红磨坊做服务员,晚上上班,就一个人待在家里,忍受着孤独和恐惧,这似乎在影射着莫迪亚诺的童年———父亲身份神秘,母亲忙于工作,弟弟不幸早逝,父母关爱的缺失使莫迪亚诺的童年与孤独为伴,一度离家出走,试图切断和周围一切事物的联系。
然而,逃离到底是为了什么?在露姬经常光顾的一家文具书店里,书店老板问过她一句话,这无疑是个简单却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不禁自问:“我们找到幸福了吗?”这或许是莫迪亚诺为读者准备的一个开放性命题。对露姬而言,幸福在哪里呢?而多拉在经历了数次出走之后,最终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在1942年9月18日星期五,她和父亲被遣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走向了一个特殊时代带来的悲剧。
莫迪亚诺钟情于巴黎,而多拉•布吕苔和露姬逃离的轨迹构建出他心中的巴黎。在两部小说中,巴黎的一条街道、一个咖啡馆、一家旅馆、一间书店、一个地铁站名将现在与回忆连通,我们跟着主人公漫游在这个古老又充满故事的城市。对读者而言,一度青春,往事如烟,青春何尝不是一场梦一样的旅程呢?而每次回忆青春,都是一次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