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电人才培育方式
本文作者:严仕梅 单位: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目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企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不能马上胜任企业的职能岗位,从而使企业把毕业生挡在门外;二是学生自身的期望值与实际能力不相符,间接造成学生就业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设计不合理,使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的要求脱节。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缺乏发展战略眼光,造成实践教学形式化。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还有一些教师虽有“双师”资格但无实践经验,对现任教师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在知识、技能的输出上形成误区,从而贻误了人才培养的良机。教学质量观念没有深入到每位教职员工的心中,一些教职员工没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教师的主要精力发生了偏移,教学质量提高不快。
要扭转这种现状,首先要从转变培养模式入手。中央16号文件[1]对高职教育提出了系统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办学模式要求,明确提出各地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实现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技能精英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学科整合,各职能部门成立专门的协调管理机构[2],对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培养途径、实践教学等内容进行探讨。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学做合一”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最早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应加强校企合作,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紧紧围绕地方行业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分析与产业相关联的各专业能力要素,进行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相对应的课程建设,使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具有专业特长的比较优势。这种模式不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学生毕业时能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加强实践教学,是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
企业“订单式”培养是一种校企合作新模式[3],即由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方式,并与企业签订协议,学生毕业后可到该企业工作。对企业来说是量身定做,为企业提供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满足不断发展的业务需要;对学生来说则解决了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三得,利学校、利企业、利学生。“订单式”培养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育才模式,为企业所认同。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与纺织设备生产企业联合办学,可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和相应的技术指导。通过企业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学生具备新型纺织机电设备产品的设计、开发、改造、维护和管理能力,对纺织机电设备生产及下游纺织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得心应手,为企业产品的推销和市场售后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过硬的技能,“订单式”培养模式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问题。
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积极支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企业应用性项目研究,支持企业实施技术革新和推广,为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实行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能突出办学特色,明确办学目标。学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共同培育学生。同时利用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的有利机遇,把工厂的问题带回学校,教师通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产学研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只有拥有一支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的师资队伍,才能为培养技能精英提供有力的保证。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直接接触企业的高新技术,使他们的知识能量得到释放和发挥,不断丰富和积累教学经验;同时也让企业对学校的教学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了解企业。
培养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技能精英,其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过去普通三年制高职教育一般采用2∶1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两年半在校进行理论课学习和部分实践环节,半年时间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际毕业实习时间只有12周。在这阶段,部分学生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上,真正实践的机会较少,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计划,与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1∶1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着手研究和推广“2+1”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两年时间在校学习,一年时间实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比例有所增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但有部分学生和家长不能完全接受,他们认为第三年就“打工”,相当于提前毕业,既然如此,就应该改为二年制。但这样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与三年制的高职高专教学目标也不相符。“2+1”教育模式不利于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学校也较难找到能同时接收大量学生实习的单位,弄不好就会变成“走过场”。
1∶1培养模式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为1∶1,第一年以基础理论课教学为主,其余二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让部分专业课的教学搬到企业去,增设课堂现场教学。如纺织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纺织机械装备等,这样可解决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钩的问题,对于一些特定专业名词,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分批、分次、分阶段、分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具有很多优点:实习目的明确,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均有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性;实习与专业教学相衔接,在实习现场学习理论知识,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便于企业安排学生,一般企业不愿意同时接纳太多的学生,主要怕影响正常生产,但如果是少量学生,一般企业都能接受;学生家长满意,这样的安排虽然会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但学生能真真实实学到知识和本领,家长对此也感到满意。
1∶1培养模式的新思维就是要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建立基准课程框架,对每门课程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缩减理论教学,在原则上引入理论课程教学以“够用”为准。学校应积极寻找合作单位,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效益,让企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要建立相应的考勤制度,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不能随便离开实习岗位,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学校提供相应的报酬。通过改革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增加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的综合型实验,在实验、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设计、操作,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因材施教,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特色人才[4]。“文凭+证书+能力”的培养模式,就是让学生既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又获得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实际操作能力。“文凭+证书+能力”培养模式向职业化方向发展,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劳动制度。我国的劳动制度规定:一些特殊的工种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这样既能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技能精英的培养,采取“文凭+证书+能力”的教育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深受学生和企业界的欢迎。当然证书并不是越多越好,要防止考证的盲目性。应根据未来的职业岗位需要有选择性地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与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相适应的等级证书有:电工等级证书、AutoCAD等级证书、电子CAD等级证书等。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时数中的比例,使学生拥有相应的上岗证书和技能证书,以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需求。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做到训练系统性,时间有保证,措施得力有效。各项技能培训应有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准确定出阶段训练内容、要求和目标。在决定是否要考证的问题上,要抓住两个关键词———“能力”、“知识体系”。证书是对学生取得相应技能的肯定,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技能精英的培养,对获取证书的学生应进行跟踪,为他们提供培训信息方面的帮助。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定期培训和进修,提高证书的含金量。
教学模式千姿百态,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框架。通过各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技能素质,控制不合格人才流入市场,以实现企业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的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技能精英的培养目标。树立不断创新,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高职教育的发展才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