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在清代汤剂中的用药量解析
本文作者:蒋跃文、樊讯、陶春晖、李家庚、刘松林、周祯祥、傅延龄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采用均数(meannumber)、百分位数(pereentile)和极差(range)等统计方法对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的剂量进行研究。关于百分位数的统计,我们引入了统计学百分位数的概念(Px),即Px=L+i/fx(n•x%-+L),用Px与P100-X之间的差值来表示剂量范围。我们在此选用[P10~P90]之间的差值来描述附子在清代的常用剂量区间。极差则是指附子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我们用以上三个指标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法定的附子剂量作对比分析。
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按1钱=3.73g,1分=0.373g计算[23],将原始数据的剂量统一换算成克(g)。结果见表1、表2和图1。由表1可见,附子的最小剂量为0.373g,最大剂量为74.6g;15g(2010年版《中国药典》法定最高剂量)以下者174方,占92.06%;15g以上者15方,占7.94%。附子的平均剂量约为7.07g,R(极差)为74.227g。根据百分位数(Px)公式Px=L+i/fx(n•x%-∑fL)计算:P10=1+1/15(189×0.1-6)=1.86(g)P90=10+7/29(189×0.9-145)=16.06(g)结果显示,附子P10~P90的值约为2~16g。根据图1可见,1~2g(不含2g)、3~10g(不含10g)、10~17g(不含17g)三个剂量区间出现的频率较高(共159方),占84.13%。
汤剂是临床最常用的剂型之一。本研究仅就附子在汤剂中的用药剂量,对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的经验进行总结,有助于大家了解清代中医名家在临床上使用附子的剂量规律,为当今临床安全、合理使用附子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为新版《中国药典》的修订提供依据。
附子剂量阈和治疗窗所谓剂量阈,是指方药起效的最低剂量;所谓治疗窗,是指药物的有效剂量范围。即从最小的起效剂量(剂量阈)到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大剂量〔24〕。从表1可见,附子的剂量阈为0.373g,治疗窗为0.373~74.6g。本结果提示,附子在较低的剂量阈和较宽的治疗窗内都能发挥治疗效果。其中,80%分布在2~16g之间,这是清代中医名家使用附子的最常用(或最佳)的剂量范围(见图2)。从图2可见,附子的剂量范围呈不一致性。其中,治疗窗的剂量范围最大,《中国药典》的剂量范围最小。附子的剂量范围依次为治疗窗>常用量>药典量。图2中“药典量”系指《中国药典》法定的剂量范围,“治疗窗”系指本组资料中附子的最小剂量和最大剂量之间的剂量范围,“常用量”系指附子清代临床常用的剂量范围。
附子剂量的集中趋势均数是反应集中趋势(或平均水平)的重要指标。本组资料中附子剂量的均数为7.07g,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法定附子剂量为3~15g相比,集中趋势相符。其中,完全符合率为92.06%,不符合率为7.94%。说明清代中医名家使用附子的剂量总体上与《中国药典》法定剂量是一致的。
附子剂量的离散趋势极差(又称全距或范围误差,R)是反应离散程度(或变异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组资料中附子剂量的极差为74.227g,说明附子临床剂量的波动范围较大。其中,1~2g(不含2g)、3~10g(不含10g)、10~17g(不含17g)三个剂量区间处于高位态势,占84.13%,是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较为集中的剂量区间。在诸剂量区间中,3~10g区间的峰值最高,占60.85%。尽管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的波动范围较宽,但3~10g区间仍然是中医名家使用附子频率最高的区间段,而3.73g是最常用的剂量值。
综观清代中医名家对于附子的使用,运用剂量最大的医家为谢映庐,其使用附子二两治疗肾阳极虚,阴盛格阳之证[25];运用次数最多的为陈士铎,其在《石室秘录》中达到73次。附子在清代治疗病证的范围很广:其在中风、风痱、真心痛、厥心痛、自汗、盗汗、宫冷不孕、妊娠吐泻、难产、产后血崩、崩漏、带下、哮喘、背疽、腹疽、环跳疽、痉证、女劳复、不语、湿疟、疟证、便血、滞下、泄泻、霍乱、痢疾、痰饮、胃脘痛、腹胀、痞证、臌胀、瘅胀、厥疝、痹症、肩臂背痛、头风、头痛、呕吐、吐血、脚气、羊癫、呆病、癫痫、狂病、中邪、舌缩、男子乳肿、阳痿不振、脱精、少阴阳虚、阴黄、阴蛾等病证中皆有运用,其病种涉及当今内、外、妇、男、耳鼻喉等科。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其:“辛温有毒”。《别录》载其:“甘,大热,有大毒”。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为剧毒的二萜双酯类生物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等乌头类生物碱。口服0.2mg乌头碱可产生中毒症状,口服2~3mg或肌内注射0.2~0.3mg即能中毒致死;口服双酯类生物碱3~4mg即可致人死亡,半数致死量(LD50)为1.8mg•kg-1[26]。其常见中毒反应为口唇、肢体发麻,恶心,呕吐,心慌,气促,烦躁不安,甚至昏迷,间或抽搐,严重者出现心跳、呼吸暂停。
3~15g是《中国药典》(2010版)对当今临床使用附子的约束性指标,对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附子起到了积极作用,倘若贸然超出《中国药典》规定使用量,医者势必要承担医疗风险。与清代中医名家对附子使用剂量的规律相比,《中国药典》中附子法定的最大剂量略微偏小,并不完全符合临床用药实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附子临床疗效的发挥。因此,建议新版《中国药典》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附子的剂量进行重新修订,其在汤剂中的治疗窗可适当拓宽,以3~16g为宜。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