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空间的形式与情感解析
本文作者:张云飞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檐廊指在正屋四周有一圈附属环廊,处于深檐的覆盖之下,一般是正屋的附属空间,它的构成使台基、屋身和屋顶达到一种和谐的关系,使建筑内外空间形成深邃而连续的空间效果;亭子,就其限定的空间来讲,六个界面中的四个是开敞的,内外连续的空间特性最为明显。楼阁的底层大多是支柱层,形成一个底层架空的空间,空间的开放性使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室内又仿佛置身于室外。此外,传统建筑中模糊空间的形式还有门楼、过道、厢、庑、戏台、祠堂等,门洞、窗洞的渗透作为联系空间的手法也经常采用。
院落和天井是建筑群体形成的模糊空间,它们的出现不在于数量的叠加,而是在于空间的流动和气息的延伸与贯通。建筑群落当中的街道和巷弄也是模糊空间,对于建筑内部的人而言,它是外部空间,对于建筑群落而言,它是内部空间。总体来说,群体模糊空间包括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以及区域内自然环境与建筑形成的空间形式。
亲近自然的情感。中国传统民居在空间的营造过程当中,历来注重尽可能地顺应自然,或者虽然是改造自然却加以补偿,这充分显示了尊重自然的总体意向,强烈地反映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天井是模糊空间的一种常见形式,也是南方传统民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内容。它不但保持了合院住宅内部环境私密与安静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引入了自然,解决了采光、通风、排水的问题,并且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情感需求。对于单个居住单元来说,天井使他们取得了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而且在这个单元内部,又使室内与室外空间产生了交流,加强了内外空间的融合。一方面,室内可借鉴天井的景色与光线,增加接触自然的机会,由此开阔视野,增添了流动的画面。例如天井内常常布置石台花木,增添自然气氛,因此靠近院落或天井一侧的墙面通常开有较大面积的窗户,通过窗口可以摄取外部空间的图像,“借景”入内,使室外外部景色如一幅图画嵌于窗框中,既让人们感到身心依旧处于建筑的保护下,又带给人们宽松自如、从容不迫的的心理感觉。另一方面,相对于室外空间,原本孤立单调的建筑物也会因有模糊空间而变得灵动起来。为了进一步达到亲近自然的目的,一般较大的宅第也不用大庭院,而仍乐于采用多个小院,天井来组合,天井空间充分显示了人们亲近自然的意愿和情感。
亲和邻里的情感。空间富有生命力和人情味的关键在于它可以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模糊空间正是如此。模糊空间的开放性,使其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存在,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可能。此外空间功能的多样化又增加了人们交往的机率,使得交流可以自然发生发展。模糊空间非常注重强化邻里交往与空间情感的亲和力,给建筑空间融进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人性化尺度的模糊空间节点为居民创造了很多的停留机会。例如有的是一个披檐形式,有的是一把椅子的空间界定,有的是弯曲街道的空间节点,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逗留空间,间接地促进了邻里之间以非常友好和睦的心态来交往,使空间充满了活力和人情味,而人们的行为感受也给空间融进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街巷空间是传统民居建筑群落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见的模糊空间形式,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了一个交往的场所。街巷模糊空间拥有一定的生长性,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化而不断演进,很难说清它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它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包容性,容纳了大量的自然要素和社会活动,并且承载了大量的生活信息,充满着人与物、身与心的交融,由此形成的心理体验也表现出包容的特性,从而使邻里之间更容易沟通和交流。
祈福功利的情感。受传统文化风俗的影响,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充满了目的性,“学而优则仕”的信条更是深入人心。受这种目的性和名利思想的引导,空间的界面、规模、尺度等要素富含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使模糊空间凸现出了追求名利,祈福美好生活的情感内涵。厅堂空间是传统民居当中最为常见的空间形式,一般位于庭院的正中,它有一面虚体可以转换,当其界面全部打开,配合三面实体围合就形成了模糊空间。这种空间态势向中心收缩,与整体取得均衡,显示了“居中为贵,左右为次”的礼制观念,成为宅院中政治伦理品位最高的处所。在某种程度上,厅堂代表着家庭的权重和社会地位。厅堂的内部空间界面,通过匾额、字画、对联、陈设等装饰处理,体现出了人的阶层、地位、品味等伦理范畴。这些构成了社会等级与秩序的表现,反映了功利思想与模糊空间形式以及生活功能的结合,满足了居民实际生活中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多方面追求。天井空间在某些地方也具有类似的情感,如徽派民居的天井,除了表现人与自然亲近交融的情感之外,还主要表现人与社会的情感联系。徽居利用天井积聚的特点,形成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经商之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之后,使雨雪落到房顶却不至于流到别人地上,而是汇集于天井,流入屋内下水道,这叫做“四水归堂”,又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缓和调适的情感。模糊空间能够缓和空间交替形成的突兀感,使不同空间之间的衔接更趋于柔和。如门廊、过道、庭院等模糊空间,是外部空间进入内部空间的缓冲,是进入一家之中最为正式的场所——厅堂空间的铺垫,它们的存在使内外空间的交替变得缓和,避免了由于空间的“生硬”交替而引起人们在心理上的不适应,它们是内外空间的和谐中介,也形成了心理情感上的交融过渡。模糊空间既是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的向心空间,也是人们感受心理平衡的安全地段,它使空间在形式和内涵上都避免了因强烈对比而形成的落差,使人得以与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状态和谐一致。
模糊空间是传统建筑当中一种普通而又富有魅力的空间形式,它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录着情感的点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所体现出来的亲近自然、亲和邻里、祈福功利、缓和调适的情感,只是其深厚内涵的有限部分,这些情感内涵对模糊空间的形式变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其情感内涵的探讨,对于凸显传统民居空间特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为我们当下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利的借鉴。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6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