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下的艺术理论教学综述
作者:刘勇 刘晨曦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2011年是艺术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今年3月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因此作为独立门类的艺术学获得了更为广大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性,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峻和紧迫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艺术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为立足点,将其引入人文学视野中进行观照,并试图探索一种全新的艺术学理论教学方法。
中国高校的艺术理论教学陷入某种尴尬境地,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艺术教育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使得我们的学生青睐于单纯的技巧训练,而忽视了他们在文化素养上的塑造与积累,因此就无法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艺术家,而往往只能沦为所谓的“艺匠”。而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艺术理论教育由于理论性强,要求学生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艺术学理论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既枯燥又“无用”,因此唯恐避之不及。身为教授艺术理论的一线教师,笔者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听之藐藐,教学效果之差可想而知。试问破解这种困境的出路何在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从国外的艺术理论基础教材寻找破困之路。教材是教育者对本学科现有知识与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系统阐释的产物。它往往反映了教育者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国内引进了几种国外艺术理论通用教材,如加纳罗、阿特休勒的《艺术:让人成为人》(第7版)、大卫•马丁的《艺术与人文:艺术导论》(第6版)。它们都是美国比较流行的艺术理论教材,其共同特点是在人文学的视野下观照艺术,以此向学生系统阐述关于艺术的基本理论。我们现有的艺术理论教材是造成学生疏离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教材虽曰概论,其实都是动辄四、五十万字,醉心于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理论体系,试图灌输给学生所谓对艺术的全面认识,结果却是“看来很像一本‘教科书’,结果也可能使一般学生完全丧失了对艺术的兴趣,也失去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借艺术来启发自我生命的可能。”
1究其原因是教材的编撰者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来看待,常常自说自话,并不理会接受效果。如以人文学立场来调整编撰思路,我们的教材就应当尽量深入浅出地介绍艺术相关知识,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选取的实例应以当下鲜活的艺术现象为主,或者赋予经典的艺术形象以新鲜活泼的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想的艺术理论教材,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在《艺术:让人成为人》、《艺术与人文:艺术导论》等通行教材中,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下的艺术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讲解。在许多问题上不是首先提供标准答案,而是设置某个讨论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主动参与的状态,从而激发他的主体性:“幸福是否是一个纯粹主观的状态?或者,它是不是绝对的?要么我们会完全拥有,要么我们就完全得不到?”
2加上教材图文并茂、语言活泼,所列举的实例又能够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做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蒋勋所言:“一本教科书,若不沦为‘照本宣科’的形式,是需要教授者和阅读者双方大量的介入的”。
3艺术理论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把他简单视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其实就是发扬人文学拥抱人之价值的基本立场。从人文学视野来观照艺术理论教学,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看待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国外艺术理论教学中,艺术往往与其他人文学科并置在一起,比如文学、语言、哲学、宗教、历史等。这样一来,我们对艺术的考察就放到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之中。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才可以告别以往那种画地为牢的狭小格局。从历史和现状来看,艺术都是在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流和撞击中获得无限活力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即一切对艺术的理论探索,都需要放到一个更大的人文视野中去展开,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理解艺术的精髓。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就不会独守一隅而偏狭自大。
综上所述,艺术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艺术理论,并从艺术的欣赏与理解中获得最宝贵的体验。而现在高校的艺术教学却是让学生成为娴熟掌握技巧的“机器”,而未能培养他们成为真正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这恰与人文学的宗旨背道而驰。得益于人文学的启迪,当下高校艺术理论教学可以获得某种方法论的自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艺术理论讨论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对当下艺术现象的关注,更新艺术知识和观念,经常保持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如果能做到这些改变,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才会迎来走出困境的契机。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