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白马寨乡小学教育状况研讨

2021-05-25 24531 现代教育论文

本文作者:常虎强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育始终是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尤其应当予以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四川藏区基础教育取得很大进展。但相对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具落后性,导致这些地区教育在许多方面还处于落后的局面。这些差距制约着四川藏区的发展,并且这对于我国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人才培养都极为不利。鉴于此,笔者对平武县白马寨乡及周边地区教育状况做了调查,并以白马寨乡中心小学为例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白马寨藏族乡小学基本概况

白马寨藏族乡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北部,海拔2400米,乡辖4个村,村民2000余人。境内山高谷深,地广人稀。白马寨乡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白马寨小学)是当地唯一的一所小学。学校位于白马藏族乡乡政府所在地,距乡政府约300米,当地人称王坝楚小学,为5.12地震后新建。在校学生均为藏族,共19人,分别就读于三、四、六年级。学校在职教职工9人,其中藏族3人,羌族2人,汉族4人。在学历职称上,具有本科学历者3人,占33.3%,大专学历者3人,占33.3%,具有小学高级职称者2人,占22.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以及震后各省市的对口援助,学校师资队伍与教学质量都在提高,教学条件和设施也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及教育基础的薄弱,白马乡的教育状况仍然令人堪忧。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师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一是教师队伍出现了新旧交替之间的断层。从现有的师资队伍来看,虽然大专以上学历占大部分,但教龄均比较短,最长的也不超过两年,而老教师中,有的优秀教师被外调到其他地方任教,有的病休在家,其余的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大都未经过专业训练,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在知识的广度、深度上均有欠缺,且年龄偏大,大部分面临退休。这就使得教师队伍缺少教学骨干教师,无法形成以老带新的内部环境,出现了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局面。二是缺乏专业教师。就白马寨小学而言,除语文和英语外,像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中没有一个是学习相关专业的教师。这些学科的开设都是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出现了汉语专业教数学,化学专业教美术等情况。三是教学质量不高。虽然在所有老师共同的努力下,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但与平武县城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多数家长因为当地教学水平差,转而将小孩送到山下去读书。据了解,山上山下所开课程并没有不同,而在当地读小学的学生转入县城读书后学习却普遍跟不上,与山下学生相比差距较明显,出现因为学习差很多学生又被送回当地读书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也不难看出当地学生基础确实较差的现状。四是教师流失率高。随着大学生西部计划、对口支援基础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师短缺的情况有所缓解,但这些教师服务期较短,对所在地教育现状了解不足。同时,由于多属于汉族,对民族知识、习俗等了解相对欠缺以及教学经验缺乏,导致与当地教师、学生沟通较难。加之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山区生活艰苦等原因,外来教师大多不愿意留在这里任教,服务期满后纷纷选择离开。以白马寨小学而言,校内专科以上学历者均为2010年后新聘任的教师。

(二)学校办学水平滞后,办学条件差

一是教学器材和图书资源短缺。学校教学器材严重缺失,没有微机室,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投影仪,甚至没有挂图,最先进的器材是学校唯一的一台录音机,磁带还是由老师自己购买的,除了数学课所需要的器材外可以说一穷二白。图书室内没有图书,学校举办的少年宫之类的活动也多流于形式。二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学校没有公共放映室、阅读室以及微机室,学生无法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也没有书刊报纸可以阅读,放学后多是在教室写作业或到室外做游戏,很少接触外界信息,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三是民族特色文化不显。表现为没有民族教材,教学中也没有民族课程的设置。在日常教学中,所有课程的设置均与汉区没有差别。除了课间20分钟的活动课改课间操为跳锅庄舞外没有任何民族特色的教学,很多学生对本民族的东西渐渐开始遗忘,也没有看到学生穿着民族服装的情况。四是生活条件差。多数时候伙食都是米饭和炒土豆片,师生伙食一样。冬季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取暖设施。

(三)家长及学生教育观念落后

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不受重视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白马寨紧靠王朗风景区,当地人抓住了旅游开发的机遇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经营,很多人脱贫致富,但由于普遍文化素质偏低,民众对科技知识的应用和传播意识淡薄,缺少对教育的强烈需求,导致了家长对办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放任孩子弃学赚钱。家住白马寨乡亚者村的杨某,给游客牵马一天可以有上百元的收入,觉得比上学好,于是小学五年级便要求弃学回家做事,对此家长并没有反对,这种短视目光与短期的经济收入相关,更是由落后的观念意识所造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影响,家长虽然对学生的学习重视程度较之前有所改观,很多人明确的表达出希望孩子走出大山的意愿。但同时,在所调查的对象中,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多次反映出家长对学习没有太多的关心,也不会主动去检查督促学生的作业,持一种读到哪里就是哪里的心态。从学校老师和学生那里了解到,家长不会主动的到学校来探望学生的学习情况,孩子回家后也从不辅导学生的功课,甚至于不知道子女就读于那个班级,把教育完全交付给学校和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依然存在。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的学生从不做作业,甚至出现了女生酗酒的情况。

(四)教育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学校的需求

教育投入是困扰白马小学教育发展的最大难题。在山区等比较艰难条件中推进基础教育,教育成本一般相当于内地同等规模学校的三至五倍,部分地区甚至更高[1]。平武地区属于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少,这就必然使得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从白马寨乡小学了解到,对于学校的拨款,财政上是按学生的人数来拨款的,而学校总共只有19个学生。尽管会有些特殊的照顾,但一个机构要维持它正常的运转,这些经费明显是杯水车薪。资金欠缺,必然导致了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校舍简陋,住宿条件差等问题。高山天气寒冷,从12月就开始大雪封山直至次年5月,寒冷期长,学校的取暖费用就需要占去学校经费的很大一部分,而经费的缺乏导致学校教室没有取暖设施,冬天酷寒难挡,据学校老师讲,冬天教室内也是天寒地冻,下雪时大风能把雪吹进教室中去,而夜晚尽管盖着厚厚的被子也常常被冻醒。这些都势必影响学校的正常发展,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五)生源萎缩的困境

一是学前教育缺失。当地没有幼儿园,甚至没有了依附于小学的学前班。2010年学前班只有6个人,而到2011年就没有人了,只得取消了学前班。二是招生困难,导致开班不足,年级不能连续。因为生源少,学校一般两年招一次生,2011年9月份招收新生时还没有招到学生。学生少,不能按正常招生,学校的年级也就出现了断裂,现在学校只有三、四、六这三个年级。这一方面和近年来学校网点撤并后的生源萎缩有关系,一方面也和当地经济发展,而学校条件相对较差有关。学校网点撤并后,学生一般都是寄宿在学校,但学校不论是教学质量还是住宿条件都比较差,家长一般选择将孩子送往平武县城的小学中去读书。以详述加寨为例,寨内7—12周岁儿童共计21人,除2人在白马寨小学读书外,其他均在平武县城读书。这使得白马寨乡学校教育陷入一种尴尬的困境之中。三是生源基础差。由于在平武县城读书成本较高,白马寨小学的学生大都家庭条件比较差,他们没有读过幼儿园(家庭条件好的一般在小孩3岁时送下山读幼儿园),也没有较早与外界接触,加之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孩子缺乏获得知识的途径,与同龄学生相比知识储备明显欠缺。还有一部分在平武读书的学生因为成绩较差,被平武县城的学校又送回到当地读书。

三、解决方法

(一)培养本民族教师同时招教本地教师

培养本民族教师和招教本地教师的前提是要尽最大努力保留住原有的师资队伍,在此基础上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平稳过渡,降低教师流失率,实现教师队伍的平稳发展和提高。从目前民族地区教师的流失率和全国各地区的教师构成来看,当地的教师相对的更具有稳定性,且从心理认同感、个人成就感以及抵抗职业倦怠等方面均表现出当地教师的优势。目前民族地区的教师组成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学校原有师资,即学校的老一辈教师,他们大多一生都在当地从事教育事业。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往往上课拿得起教材,下课能下田劳作。但他们大都未经过专业训练,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在知识的广度、深度上均有欠缺,且大部分面临退休。另一类为近年新加入的教师,即年轻一代的教师。他们年轻有活力,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和向往。但同时,教师的高流失率也正表现在他们身上。由于藏区的客观环境,他们或由于压力过大或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等等原因,使得他们渐渐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开始消极怠工,及至更换工作,心理学上称之为职业倦怠(burnout)[2],这是民族地区教师流失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培养本民族教师和本地老师就其可行性来看是具有其教师资源基础的,虽然民族地区的就学率以及教学质量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但在国家义务教育的推行下,还是有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子弟走出大山,步入了大学的殿堂,同时如果在省、市级师范院校中设立民族师资培养班,有计划的招收少数民族以及本地有志向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学生,定向培养教育师资。这些人相对更具稳定性,能够适应藏区较艰苦的环境。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将其纳入教师编制中来,可以预见,他们中间有些人将成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

(二)撤并与补助相结合,加大补助力度

教育的投入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不得不谈的问题,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由于教育成本过高,历史欠账太多,导致这些地区教育一直落后于其他地区,同时分散的教学点也让教育的推行困难重重。白马寨小学本身是在撤点并校中建立起来的,本不该出现生源枯竭、教学资源短缺的情况。但纵观周围几个学校点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学校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地,显然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打破僵局,再次合并就显得有其必要性了。如此就需要政府的投入,而义务教育属于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村中的教育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政府理应重视农村的义务教育,提供较多的教育财政支持以促进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障农民的子女尽可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3]。白马寨的教育状况显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就其可行性而言,震后全国各地的援助以及国家的政策倾斜为其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随着九黄环线的贯通,将极大的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而并校是对师资和硬件设施的一个整合,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规范学校管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最终能让白马寨的教学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转变观念,多方努力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周期性更长,要花大力气去发展,对于藏区教育观念落后的现状,政府更应该有教育先发的理念。因此,地区领导在着眼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对教育提起足够的重视,改变片面强调地方的经济发展,而减少在资金预算中对基础教育的支出。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对待教育问题,把教育发展当作大事来抓。其次,应该努力促使藏区群众改变教育观念落后的现状。虽然教育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同,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状况采取放任的态度仍然很普遍,相对而言,他们更关心家庭的生活问题。因此,各级宣传部门要做好对当地民族群众教育意识、教育政策的宣传宣传工作,学校还可以通过请家长开座谈会、家长会等措施宣传教学理念,引导他们关注对孩子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科教”对“兴农”的重要性,引发他们的积极性。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