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级检诊程序的优化
本文作者:孙琦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分诊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安排好就诊的顺序,做好优先处理急诊的患者,提高医院抢救的成功率,做好优化安排还可以提高急诊的工作效率。通过有效的控制急诊室里就诊人员的数量,维持好急诊室里的秩序,以上的工作可以增加急诊患者对医护急诊工作的满意度[1-2]。前来急诊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分成四个级别:①一级患者就是急危症,其病情是存在着生命危险,甚至于生命体征也是不稳定的,需要立即急救,这样的患者可能会发生心搏呼吸突然停止的情况,剧烈的胸痛或者是严重的呼吸困难,还包括重度创伤大出血等;②二级患者为急重症,患者的情况是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很有可能恶化,例如严重骨折、突然头痛剧烈,腹痛持续在36h以上,开发性创伤和儿童高热等症状;③三级患者为急症,患者的症状为生命体征尚算稳定,可是临床症状的持续得不到缓解,例如高热、轻度腹痛或者是呕吐等;④四级患者为非急诊,患者的情况是不会转坏的,可以在急诊室外候诊。
1国内外预检分级检诊的流程
1.1国外预检分级检诊情况:现在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和我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英国、美国等患者,看门诊首先要预约,有些患者可能会就门诊预约排在1个月或者是1年以后。需要急诊的患者就医是免费的,那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任何医院不得推诿急诊患者,使得大量的非急诊患者滞留在急诊室,造成秩序混乱,而且威胁到了真正需要得到急诊治疗的危急患者且让他们得不到及时治疗,这些国家按照急诊患者的病况分级制定了Ⅳ级和Ⅴ级的预检分诊制度。为了确保最危重患者在短时间里得到更好的救治,那些病况比较轻的患者可能会在候诊室里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救治。
1.2国内预检分级检诊情况:目前我国急诊预检分诊的工作还没有普及。没有明确的分诊流程也没有急诊分诊的相关标准指南等,没有规范的分级以及制度,分诊的知识以及技能相对缺乏,急诊患者的接诊、评价没有科学的安排,以至于使急诊室秩序混乱,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医院,急诊室常常人满为患,流程不畅通,危急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造成医疗上的事端和纠纷,患者满意度降低。因此,我国卫生部在2011年出台了《急诊患者分级分区指导建议》。医院根据其指导,安排了急诊预检分级的流程管理。
1.3方法:医院根据2011年出台的《急诊患者分级分区指导建议》,再结合国际急诊医疗的流程和对患者的分级标准,将急诊机构划分成为了“三区”,把患者分成了“四级”。“三区”中的红区是抢救区,适合1级与2级的患者进行就诊,并且对他们进行快速评估和稳定工作;黄区是严密观察治疗的就诊室,适用于3级患者,在原则上是按顺序对患者进行诊治,但是当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或者是急诊室的护士觉得有必要提前就诊时,也可立即将患者送进红区;绿区就是专为4级患者治疗的区域。而医院对于四个级别的患者的划分标准主要是:①1级患者是有生命危险而濒危的患者,例如无呼吸或者是脉搏以及具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要对其立即采取挽救生命和干预措施的患者;②2级患者是具有危重情况,例如急性意识模糊、复合伤以及心绞痛的患者;③3级患者是具有急症情况,其病况发展为严重疾病或者是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低,但是需要急诊处理的患者;④患者就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的症状,生命体征以较为稳定的患者。除了以上的分级划分以外,医院还制定了预检分诊流程,当患者被送入急诊科以后,负责预检的护士就要对患者进行分诊,患者会被分散到“三区”里。
1.4所用医疗仪器和物品:建立分诊台,制定被送来就诊的患者的分类表、分区表和患者评估表并刻成印章,就诊患者的接待流程应该按照医院制定的流程来进行,要备齐电子血压计、多功能监护仪和体温计,初步止血包扎固定用物也需要备好。
1.5分诊护士的选择:急诊分诊护士的选择是具有原则性,要工作满5年或者是在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来担任分诊护士,其应该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各科急诊临床医疗知识和技巧。对于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较强,沟通能力和态度也应该很好,遇事果断冷静,应急性强,熟悉法律和法政政策。分诊护士应该了解分诊工作的重要。医院还应该定期对护士进行分诊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等[3-4]。
2小结
急诊是一个跨部门和学科的科室,是急重危患者被抢救的地方,也是医疗纠纷较长发生的地方。预检分诊的护士是一个核心人物,所有来到急诊科的患者都需要分诊护士来进行评估,进而将他们分到不同的区域,分诊护士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优化预检分诊的流程管理,提高急诊科室的工作效率,能够充分体现急诊科的时效性,规范了护理工作,还能有效的阻止或者是减少医疗纠纷,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