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非医专新生的心理状态调研

2021-05-25 828 心理健康论文

本文作者:郑亚楠、胡雯、常春英 单位:赣南医学院心理学系、江西应用职业学院

有研究显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新生普遍存在对本专业不满的情绪[1],且新生适应期存在一定问题[2]。本研究以2011级新生为样本,着重分析医学院校非医学生这类在医学院校的特殊群体的学生,就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为使医学院校根据相应结果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对培养合格的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人才有一定的启示。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新生入校一个月内,从赣南医学院大一新生选取被试450名,有效被试411名,其中医学专业新生227名,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非医学专业新生184名,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医学生物工程等专业,全部被试高中为理科;男生188名,女生223名;全部被试为本科层次。

(二)测试工具

一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学号、专业、入学动机、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庭排行、高考志愿、是否调剂等;二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此量表包含广泛的心理测验内容,如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等,通过测查10个心理症状因子反映被试心理健康状况[3]。量表有90项条目,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分为5级评分(1-5)。以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

(三)施测程序

团体施测,通过班主任协助,在班会等期间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发出指导语,要求被试当场认真完成。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结果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与医学专业SCL-90因子分及总分比较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总分上,非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得分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得分。从各维度上看,在人际关系、敌对和恐怖维度,非医学专业新生和医学专业新生得分差异显著,非医学专业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附加项上,得分均不显著,即不存在差异。

三、讨论

有研究表明,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医学专业学生低[4],本次调查与这一结论及赣南医学院之前的调查结果一致[5]。与之前调查不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专业学生在人际关系、敌对、恐怖等三个因子及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强迫因子存在边缘显著差异。从数据结果也可看出,在人际关系维度,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得分差异显著,非医学生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医学生,这充分说明在医学院校非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特别的重视。在医学院校作为非医学生,在课程设置和学校重视程度来看,肯定是有差异,常会有种不被重视的感觉。相对于医学生,非医学生会发现自己课程少,自我支配的时间多,由此会更注重人际交往,更乐于参加除学习外的其他活动来展现自己个性。医学生学业任务繁重,较少精力去关注自己的人际交往,也不太花时间在学习之外的课余生活上,人际交往虽然较非医学生少,但是他们不太关注这方面。因此,从得分中也看出非医学生人际交往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医学生。从敌对维度上看,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学生,也就是说非医学学生在敌对维度和医学专业学生得分差异显著。这个结果可能是由于非医学专业有部分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类似于体育生,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本身性格特点来说偏向鲁莽直率,易激惹,较容易以冲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敌对维度上出现差异显著,很可能是受这部分被试数据影响,这个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在恐怖维度上,非医学生心理健康得分也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学生,这是由于医学生必然会面对很多血腥和多种疾病,在选择专业之前,肯定有所考虑和衡量,因此,这部分人对于害怕恐怖这种情感来说,有更高的阈限,最起码是心理承受能力就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此外,本次调查184名非医学专业被试有141名被试为调剂或补录,与杨红等人[6]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其在专业选择方面较为被动,并非个人爱好或志向,这在未来完成学业中必然存在负面影响;而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开办历史较短,未形成特色,师资力量较医学专业薄弱,年轻教师居多,不具备梯队结构;同时,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课程安排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部分课程拼凑痕迹明显,医学院校为了突出这些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背景,在专业培养上几乎所有医学院校主干课程都包括医学和该专业课程两个分支,进而势必压缩各自课时量,导致这些专业毕业生对于该专业把握存在单一化倾向,加之医学院校在相关非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一定缺陷,这些非医学专业毕业生虽然具有医学背景,但与综合大学相关专业毕业生竞争岗位时并没有明显优势[7]。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在多方面较传统医学专业存在不足,刚入校非医学专业新生对自身专业不满意,对未来焦虑,故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于医学专业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在未来学习中存在一定心理隐患。

四、对策

(一)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相应的新生入学教育,使得心理指导类别化

医学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几乎以医学生为主。在大一刚入校,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没有被教会该如何与人交往,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发现和高中相比,大学上课时间减少了,更多的是自己支配的时间,又缺乏教师的监督,就容易松散,无所适从。同时,又看到医学生课程多,生活忙碌,相比起来容易产生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非医学新生要面临新生普遍存在的适应问题,还要调整心理上的不适。针对这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与医学生不同的特定的心理问题,在大一新生适应教育时,分类别、分程度地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大学四年规划、专业特点介绍、不同专业学习策略等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因此,开设针对非医学专业新生的新生适应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二)开设适合非医学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也就是成人早期,青年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可看做心理的断乳期,将摆脱与父母的依赖关系,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他们很自然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自我认识有所思考。非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相对于医学生来说,对自己专业发展前景很迷茫,并不了解自身专业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在开学初期的新生教育阶段,也应关注新生对于专业的了解,开展各种专业讲座、经验交流会,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发展前景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使新生在大一都能根据自己情况和专业特点,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大四才需要,对于非医学生在大一在了解自己、了解大学的同时,更需要对自身专业有所了解,这样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同时也给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只是针对学生心理,还需要多方面、多角度来共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贯穿大学四年。学生可通过恰当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讲座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专业,减少未来不确定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学工办教师共同的工作,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包括心理辅导、学业辅导和人生规划等方面。

(三)重视非医学专业建设,加大投入

崔光成和刘吉成[8]调查研究发现,92%西医院校开办了非医学类专业,95.6%中医院校开设了非医学类专业,有20%以上医学院开办的非医学类专业有公共事业管理、生物技术、法学、应用心理学、信息管理、制药工程及英语等六个专业。可以发现医学类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也是个普遍的现象,医学院校开办非医学专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校压力,更加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专业数量增多,也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也可以使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开设顺利,以此增加学校人文气息。近些年,大学教育也提倡素质教育,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也是极其重要的。医学院校主要经费投入是以医学类学科为主,但同时也应多加强非医学专业建设,从单一医科院校向多学科性大学转变,对待专业性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多加强投入,发展多学科综合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任何院校都必须的日常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每个学生成长成才。非医学专业学生在医学类院校很自然有种自卑感,感觉被排斥的感觉。研究结果也证实,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充分说明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学条件,改善非医学专业教师的工作条件,并增加师资投入,以此增强非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自我的认同感,使这些非医学专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减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自卑感。在开展各种活动上也应适当偏向非医学生,因为非医学生更注重社会的交往和个人能力的提高。

(四)完善非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课程不同是在于,医学专业课程更加专业性,种类繁多,课程连贯性强。非医学专业课程数量来说较医学专业更少。在大一,非医学专业学生在面临新生适应的同时,课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加重他们对专业的反感和对未来的迷茫。针对非医学新生这样的心理特点,对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来说,应针对特定问题制定更加科学的方案,如在大一给非医学生安排较多的入门级的专业课程,这样让他们感觉到有一定的挑战性。目前,他们的课程在大一较多的是公共课,这样容易给他们形成个没有专业课程的印象,不利于今后专业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大一课程安排不能太松散,在高中时是高强度学习,来到大学,课余时间太多,不利于他们学习方法和生活的适应。根据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合理处理医学课程和非医学课程的关系,并完善非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非医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实践教学的融入更能完善非医学专业的课程学习。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加强实际运用能力,在大学四年都贯穿实践教学,提高非医学生实践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就业率。

(五)开展针对非医学专业的讲座、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了个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可见幸福感和家庭、社会、交往、遗传和控制感有直接关系。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其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非医学生学习任务较实际,学习压力没有医学生重,因此,对待非医学生更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与之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让非医学生在学业之外有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利用这些校园文化生活,给非医学生和医学生一个共同竞争展现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团体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拓宽视野,陶冶情操,以此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