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脱敏食疗方法
本文作者:李果丽 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临床常见症状主要有喷嚏、鼻痒、流清涕和鼻塞等,呈阵发性发作[1]。其中喷嚏以清晨和睡醒最突出,鼻塞严重时常可见到张口呼吸。现代病因学调查认为其发病可能与患者体质、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以及季节气候因素变化等有关系。本病多属于祖国医学中的“鼻喷”、“鼻嚏”、“鼻鼽”等范畴,其病位多在肺系以及脾肾[2],发作时多因风邪外犯[3]。目前临床中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多采用西医西药的对症治疗为主,以抗过敏、脱敏为主,并辅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是目前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由于其复发率非常高,无法单靠西医药控制症状,故有必要借助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辨证来实施食疗论治,从根本上提高其治疗率和减少复发率。根据过敏性鼻炎中医临床证型特点,依据中医辩证理论,可从虚实两方面进行辩证食疗以及平时必要的中药脱敏食疗。以下介绍一些不同证型的食疗方,以供参考。
1虚证
临床中过敏性鼻炎患者多以虚证最为常见,可以发生于不同年龄段,但以青少年和老年患者居多。
1.1肺气虚
本证型在过敏性鼻炎中发生率最高,患者除可见到喷嚏、鼻痒、流清涕和鼻塞等症状外,还常有少气乏力,稍动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语声低微,面色淡白,神疲体倦,自汗、畏风,体质差,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无力等表现。治则:益肺固表食疗方1:玉屏风粳米粥黄芪12g、防风6g、白术6g、淮山15g、红枣5枚,生姜3片、粳米50g。先将黄芪、防风、白术、淮山洗净后温水浸泡30min,然后与生姜、大枣、粳米同置锅中,加入适量水,共煮至米烂粥成。每日晨起即可复用,本食疗方对于素体虚弱,易患感冒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在不发作时期复用,可有效减少本病的发生率,亦可起到巩固康复的效果。食疗方2:黄芪黄精粥:黄芪15g、黄精10g、红枣5枚,同粳米100g煮粥,不发作时可长期服用有效。食疗方3:黄芪大枣粥:黄芪30g、红枣10枚,粳米50g。将黄芪与大枣一起放人锅内,加水1000ml,熬至500ml,然后加入粳米同放人锅内,再加水至1000ml,武火烧开,文火慢炖成粥,加人姜糖搅匀即成晨起或晚餐服用。
1.2脾气虚
本证除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外,患者还常出现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淡,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治则:健脾益气食疗方1:白术猪肚粥:人参6g、白术30g、猪肚1只,粳米50g、干姜3g。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与人参、白术、干姜、粳米同加水慢火炖,煮成粥,晨起服。食疗方2:人参黄芪茶:黄芪粉5g、人参1g、红枣粉5g冲服,可早晚各1次,长期服用有效。
1.3肾气虚
本证型患者常可见到反复发作的喷嚏、鼻痒、流清涕和鼻塞等症状外,还常伴随有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遗精早泄、夜尿多、舌质淡、苔白、脉弱等肾气不足的表现。
治则:温肾助元
食疗方1:蛤蚧苁蓉胡桃粥。取肉苁蓉15g,蛤蚧12g,核桃25g,粳米50g,盐适量,葱白3段,生姜5片。将蛤蚧、肉苁蓉、核桃、粳米加水同煎煮约60min,待快熟时加入盐、生姜、葱白稍煮即可,晨起空腹时服,日1次。
食疗方2:鳝鱼猪腰汤:黄鳝250g,猪腰100g,将黄鳝洗净,切段,猪肾洗净去筋膜,加生姜和胡椒适量,同煲熟,调味即可,佐餐食用。
2实证
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发作时多表现为实证,因此食疗中本处食疗方仅以缓解症状为主,不宜久服。
2.1风寒犯肺
此类患者遇冷则发,患者常见喷嚏频繁,鼻流清涕,鼻塞不通、咳嗽、咽痛、恶风寒、全身酸痛、舌淡苔白、脉浮紧等症状。
治则:祛风散寒
食疗方1:生姜葱白饮:生姜50g,葱白5段,芫荽根10段同加水至100ml,然后武火快煎至50ml,温服。食疗方2:白芷粥:白芷15gg,葱白3根,生姜5片、糯米50g。先将糯米洗后与白芷、生姜同煮,粥将熟时放入葱白,稍煮即可食。
2.2风热蕴肺
过敏性鼻炎遇热则发,鼻流黄涕,头昏且痛,口干舌燥,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清热通窍
食疗方1:葛根乌梅饮:新鲜葛根25g,新鲜乌梅10g,新鲜芦根10g,榨取汁100ml,口服。
食疗方2:黄芩猪肚粥粥:取黄芩15g,石膏20g、芦根12g、薄荷12g、鱼腥草6g水煎取汁液500ml;然后纳猪肚50g,适量生姜片、葱白段、胡椒共炖至粥成,患者可根据发病情况来复用。
另外患者也可在平时服用一些中药食疗抗敏的方来减少发作次数,可采用乌梅抗敏粥:乌梅10枚、五味子20g、黄芪6g、防风3g、白芷6g、粳米50g,大枣5枚、生姜3片。先将乌梅、五味子、黄芪、防风、大枣洗净并浸泡30min,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火煮30min,虑渣取汁;然后将粳米纳入药汁中,加姜片煮至米烂,每日晨起顿服。本方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患者在平时可坚持服用,有助病情的缓解和疗效的巩固。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