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整体性思想研讨

2021-05-25 25718 中医药学论文

本文作者:刘慧娟、孙娜、崔建美、包巨太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

1中医理论整体性思想的儒学基础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哲学根源,在中医发展的进程中,儒家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中医理论的整体性思想就有着深厚的儒学基础。

1.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一种辩证的整体观思想,中医吸取了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黄帝内经》称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1]。在中医看来,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与作为主体的人存在着统一的本质属性、结构和规律。“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治法、辨证、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中。《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人的脉象“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这表明人的脉象变化是气血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进行的适应性调节。中医从人与天的关系来考察机体发病的原因,认为气候、温度、地理因素的变化都是致病的因素,由此而总结出了因时因地动态变化的治疗原则。“天人合一”思想是辨证统一的整体思维模式,它指导着中医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把人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治疗乃至于疾病的防治和养生,置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来认识,从而得出一个概括性或归纳性的判断和结论,这是一种富有完整性、变化性与相对性的思维,因此,中医是具有整体性思想的医学。

1.2阴阳五行互动平衡的理念

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黄帝内经》确立了阴阳学说,其思想的实质是一分为二的思维模式。阴阳代表着事物的两种对立的、特定的属性、运动趋势或状态。中医用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防治和诊断。中医学的五行不仅仅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及其属性,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五类事物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具体而言,包括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胜、复,中医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用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阴阳五行学说,一方面解释了生命运动的动因和源泉,另一方面又说明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结构关系及其调节方式。阴阳五行学说是唯物的、辨证的中医理论,中医认为,阴阳五行的平衡是人体功能正常发挥的条件,阴阳的失衡和五行的不协调就会表现为机体的病变,研究人体某一部位的病变不但要研究该部位的变化,也要从人体的总体结构出发来研究该部位的病变,在对立统一、相生相克理论的指导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医学思维模式的整体性和辩证统一性。

1.3“执中权时”的综合辨证思维

中医是辨证施治的医学,辨证施治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辨证和施治不是一个简单的先行后续的关系,而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辨证施治的难点是要把握一个“中”字,即儒家思想的“中庸”、“中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儒家思想又提出了“权”的概念,主张“执中权时”,即通过权衡和变通,在动态中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实现动态的平衡。例如阴与阳之间的平衡、人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平衡、人的精神与机体的平衡等等。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在中医看来,平衡是物质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佳状态,每一个病证都是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的,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治疗疾病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病变则药变。从而形成了辨证施治的治疗思想,构成了其与世界上其他医学的本质区别。综上,儒家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执中权时”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了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儒家学说的整体性观念也就成了中医理论整体性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

2整体性思想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体现

中医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医以辨证统一的整体观思想为指导,从人体自身的统一、肉体与精神的协调、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有机联系中来研究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2.1人体各部分之间是一个协同有序的整体

脏腑是作为人体整体的部分而存在的,同时脏腑生理功能的发挥又依赖于气、血、精、津、液等生命物质的相互转化和运行。因此,中医在研究人体的某一器官时,无法脱离人体而研究,如果脱离了人体,客观存在的器官就失去了医学意义。在研究病因时必须要通过辨证,而辨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看整体的全面、统一中抓主要矛盾的过程。因此,中医在研究问题时,把人体各部分看作协调有序的整体,这一点正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性思想。

2.2人的机体与精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的机体是由五脏、六腑、气血、官窍、四肢、百骸构成的,人的精神主要指的是人的思维活动和情志活动。中医认为,人的形和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形是神的基础,即“心本于形而生”;神指导着形的活动,即“神为形之主”。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志,五脏皆藏神,五脏之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的活动又是五脏功能的外在表现。中医理论中关于致病原因的“三因学说”中的内因指的就是“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功能。七情致病是直接作用于内脏的,因此,有“内伤七情”之说。在中医看来人的生理的病变与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见的情志异常有:易怒烦躁、恐慌不安、苦笑不定、呆滞木讷等。在临床诊断中强调对人的情志诊断的重要性,通过细致地观察,询问患者的情况,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做到形神兼治。

2.3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人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这一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的变化有时会成为影响人体变化甚至病变的重要因素。首先,人体的疾病与季节气候和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季节和气候会引起生理功能的变化。例如,一些慢性病,比如哮喘、风湿等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加剧或减轻;第二,人体的生理变化与月亮盈亏直接相关。医学研究证明,女性的经期变化,生殖器官的状态都是以一个月为周期的。第三,人体气血随着昼夜昏晨而发生节律性变化。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于昼夜晨昏的更替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体的阳气而言,基本上呈现出早晨活跃、午间旺盛、晚间减少的态势。第四,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的生理功能。人的生存要依赖一定的地理环境,这些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对人体产生着影响,人的身体对外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适应性,一旦变换了居住地点,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个体功能不能及时相应地变化,就会产生不适应性,甚至发生病变。此外,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情感和身心健康,进而导致机体病变。比如,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抑郁症患者增加,由于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学生的考试焦虑等,这些心理问题的长期积累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外界环境是协调统一的整体。中医在研究问题时,由部分及整体,从整体看部分,注重精神与肉体、个体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是中医整体性思想在研究方法上的体现。

3整体性思想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体现

中医理论的整体性思想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中,同时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原则。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不是就病论病而是用整体统一的辩证思维来研究和处理问题。

3.1辨证论治的原则

辨证论治为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出证候,并以证为据,论证、确立其治疗原则和方法,付诸实施的过程,是中医的临床思维的过程[2]。在临床中必须掌握病和证的关系,同样的病由于其他条件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病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表现出同样的证候。因此,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证”,才可能正确地认识“病”,从而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辨证和论治,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实践原则,在“辨证”和“论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病变部位和机体其他部位的关系,又要从精神与肉体、人体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综合判断。因此,这一原则是辩证统一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特有的实践原则,是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特点。

3.2整体部分有机联系的原则

中医认为,虽然人体各部分都有自身独特的功能,但这一功能的发挥是机体各部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相对而言,该部分在发挥这一功能上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比如,中医的心主血脉理论认为,心生血,心之所以可以生血是心与胃、小肠、脾、肺等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中医诊断疾病时,一方面注重对病变的研究。另一方面更加强调病变与机体其他部分的关系,从生、克、制、化理论出发来研究疾病的规律。因此。在中医临床中,注重整体和部分的有机联系,从整体的角度研究部分与从部分的角度研究整体相结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原则。

3.3内外环境协调统一的原则

中医认为,机体各脏腑系统、组织、器官等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这一内环境与人体的外部环境是整体统一的。疾病根源于内外环境整体统一性的破坏。因此,在临床诊断当中,不仅注重人体本身,而是将疾病的成因、发展置于人体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来考察,用内外统一的整体性观点加以分析。主张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诊断疾病,通过望、闻、问、切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研究导致病变的主要矛盾,从而实现科学的诊断。这种“审察内外”的做法就是整体观念在临床实践上的具体体现。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