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石雕的分类与特征

2021-05-25 4332 工艺美术论文

本文作者:国庆 单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一、悠久的巴林石雕刻历史及文化

巴林石雕历史悠久,有考证记载八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就有许多巴林石制品。“红山文化”时期,巴林石制成品大都是装饰品,如璜、珠、管等雕刻工艺主要是磨制。辽及明清时期,出现的加工方法不断进步,制成品也逐渐精细起来。有文字记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的庆功宴上,属下奉献一只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满美酒,频频举杯,不住口地称赞:“腾格里朝鲁!”意思是“天赐之石”。清朝时,石碗成为上奉朝廷的贡品。最近,在一座古墓中,还发现了作为殉葬品的黄色巴林石碗。

据传,清代在旗北沙巴尔台的地方,有个名叫德力格尔的老艺人曾挖掘过巴林石,并将其精心雕制的巴林石碗献给旗札萨克乌尔衮。乌尔衮又将此碗贡奉给康熙皇帝,康熙帝赞不绝口。自此以后,历代巴林王公每逢进京,都要携带巴林石雕作为贡礼。

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巴林石矿的开采,赤峰市区及巴林右旗相继开办石雕工艺美术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涌现出了大批雕刻人才。巴林石雕刻艺术有的以动物、人物见长,有的以花卉翎毛见长,有的以微雕、图章制作见长,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风格。并涌现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林阁、包英志,内蒙古工艺美术大师屈伟广、李矛矛、李健等为代表的一代巴林石雕刻艺术家。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先后面世,并进入优秀作品行列。《驯马》等被人民大会堂收藏,《骏马奔腾向未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礼物赠送香港特区政府,《月夜群豹》等作品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奖,《松梅映血》《熊猫》等被日本、中国香港等收藏家收藏。

二、巴林石雕的分类

巴林石按质地、结构、颜色等可分为五大类。

1.鸡血石:其矿化元素是硫化汞渗入巴林石岩浆里而形成的红色奇石,因颜色酷似鸡血而得名,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犹如红霞映月。

2.福黄石:矿物成分以水铝石质为主,含有地开石,并渗入少量褐铁元素。因最初由矿坑领班刘福首次采得而得名。其石质地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暇,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凤毛麟角,珍贵至极。

3.冻石:因其石料给人的观感酷似熬成的“皮冻”而得名。其矿化特征是“一多一少一高”,即:含地开石成分较多,着色元素及杂质较少,石体光泽呈透明或微透明状态。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彩霞冻石更为珍贵,洁白透明,肌体中所渗之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犹如一幅旭日喷薄,红霞漫天的水彩画。

4.彩石:含高岭石成分较多,着色元素和杂质较多,石料质地无血无冻,石体光泽不透明。由单纯洁净色彩到复杂混合色彩构成丰富多彩。

5.象形图案石:系指巴林石剖面磨光后,色彩艳丽多姿,呈现出绮丽美妙的自然图案;图案的造型惟妙惟肖,鬼斧神工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令人感叹。

三、巧夺天工的巴林石雕刻艺术

巴林石色彩丰富而高雅,色泽沉着而光泽足;且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巴林石温润的质地、迷人的色彩、抽象的纹理,也是激发创作者巧夺天工的魅力源泉。需要创作人员凭创作灵感,据色雕刀、随形取意雕琢而成,从而达到“石人合一”,编织石人佳话。巴林石的每一件雕刻作品都要经过严谨的艺术构思,设计者在创作前需要对一块料石进行揣摩。揣摩就是根据料石的大小、肌理纹路、色彩布局等综合考虑而进行创作设计前的构思;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这块料石,这个过程称为“相石”。相石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确定料石的优缺点,砂、钉、绺、裂的有无及准确位置,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研究,在得到创作的灵感和启迪后,做到胸中有数,也就是意在笔先,才能创作出一件好的作品。

如果没有经过认真仔细地研究盲目下刀开工,创作设计出的作品一定会让人失望,甚至在作品没有完成时,料石就已经报废了。不论何种料石大都会存在不利于雕刻的缺陷,要因石而异地进行设计,扬长避短,选择恰当的造型形式,再使用特殊的刀法来掩盖料石中的各种缺陷,巧妙地加以刻画,才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构思与创作中,要在不损坏料石主体美的前提下进行取舍。一块晶莹剔透的冻石,也不宜过多删料制作,因为这样的料石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本身就是很美的,雕刻有时会造成对上品冻石的破坏。如果必须雕刻,至多在表面上加工一些薄意,装饰一下就可以了,其主要欣赏的是石质也不一定是雕刻。

在创作设计中,应当把质地好、颜色好、透明度高的部分置于正面;而把质地颜色透明度相对较差的部分,当做基座或后衬。一些大部分石料很好而局部石质较差的石材,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设计处理,利用较差的石质部分,进行雕刻,用以反衬主体石质的美妙。最重要的是要把质、形、色三个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设计,大胆创新,出奇制胜。如果这几个方面发挥运用得当,那么制作的作品,就会令人拍案叫绝。

对印章的制作和印钮的雕刻应力图在布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凡属观赏用的方印章,高度一般不要低于9厘米,过小过矮,都不易于体现印材的那种美感。印钮的雕刻,一般不要超过印章高度的三分之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制作印章和印钮雕刻时,尽量打破方章呆板的传统布局,使其章形和印钮都活泼起来。如在古兽钮的雕刻设计上,把古兽设计成上山回头状,与印章形成一个小斜角,破除印纽下石章的呆板平台,整个印钮就活泼起来了。

现在许多人购买印章并不是为了治印,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礼品馈赠亲友,或作为艺术品陈列。越来越多的人,也把印材石及印钮作为陈列品欣赏。巴林石的色彩变化万千,料石的肌理纹路与色彩相融更是造型各异,变化多端。对于纷繁的变化,设计者经过精心的思考,在其色彩和肌理变化上把所要表现内容尽可能地运用到极致,也是业内所说的“俏色”的运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宝玉石精品不凡,多为“俏色”运用得极为恰到好处,而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珍品。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雕刻历史,我们感悟到,只有融入文化内涵的石雕作品才能有生命力。作为一个优秀的雕刻艺术工作者,首先要做到“雕石先修人”,“艺外求艺”,刀外功是雕刻艺术工作者在石雕作品内性格、修养的再现。石雕艺术与任何艺术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不断借鉴绘画、音乐、文学、诗歌等的灵动性、抽象性、可读性,才能完善巴林石雕的独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