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院写作课改分析
一、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效果的现状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是职业教育中提出较早、应用较广泛的课程模式,它以职业能力为教学基础、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以强调加大实践动手能力、实行“定单式”培养模式为前提,以满足工厂企业对教育对象的要求为基本原则,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来确定教学课程和学时安排的传统思路,指导思想总体上与职教的目标和功能相适应。然而对于高职教育“重技能,重操作”的培养方式的过份强调,直接导致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养,应用写作也随之“边缘化”。学时短,学分低,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手段单一,理论讲得多,实际练得少,学习程式化,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堪虞。目前,高职生在应用写作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是不能灵活运用各种文体的格式,更遑论技巧;二是只会机械模仿行文格式,而行文内容缺乏深度,流于肤浅;三是语言贫乏,思路狭窄,应用文语感薄弱。
二、高职学生写作能力欠缺原因透析
当代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科技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凸显,使人们对科技产生崇拜感,似乎全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凭借科学技术来解决,社会和高等教育也因此聚焦科技,人文教育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其一、市场导向作用的深入展开对传统价值观念提出挑战;其二、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使人们对道德、传统文化的原有内容提出了修正和完善的要求,使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高校人文教育难以起到影响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完善的作用,进而怀疑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颇
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程师人才分化为两部分人才的结果,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源于改革开放初期。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定义,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实际分具体职业的,主要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的教育。高职教育应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级技术性实用型人才,但学生一跨进校门就开始忙考证,出现了所谓的“考证”热。我们应看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职业技能的掌握,决不可能是一劳永逸。诚然,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是做事能力,而职业关键能力则是做人的能力。没有专门能力做不成事,缺乏关键能力做不好人,二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高职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职业大变动中以不变应万变。
3.高职生源的特殊性
高职学生由五部分组成,即五年制高职学生来源于初中生学(一定范围内可免试入学),三年制高职学生则来源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毕业生。从生源现状看,在高等教育层次中素质偏低,而且不同生源又各有其特点,表现出参差不齐:五年制高职生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年龄小,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三年制学生中,中专、技校、职高的毕业生程度较低,世界观开始成型;普通高中毕业生高中苦读三年,而后进入高职院校,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心理不平衡。
从文化素质上说,五年制高职生,九年义务制教育给予他们的文化知识相对比较肤浅、贫乏。中专、技校和职高毕业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直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这一阶段人文科学课程的开设比中小学更少,而且因专业的差异,有关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也有差异。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高生,他们的情况要好一些,但一部分理科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弱。从心理素质上来说,高职学生也有其特点:其一,五年制学生年龄小,教育界把这一年龄段的教育叫特殊教育期,表现为逆反心理强,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弱,部分学生浑浑噩噩,懵懵懂懂,需要重点呵护;其二,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矛盾的心理,他们在同龄人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方面自命不凡,另一方面又内心脆弱,表现自卑。
三、对应用写作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第一,打破课程体制,开设包纳通用知识、人文知识、写作训练、口才与演讲等多门课程在内的“大语文”。高职教育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最高形式,任何一种职业都以行业为背景,具有行业特点。行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职业的发展。以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职业能力为价值取向,针对其专业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专业知识与写作基本技巧并重方能彰显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基础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特性,在高职学院开设包括应用写作在内的人文素质课程也应以行业、职业分析为原则,依照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设置和调整授课内容,将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与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个人修为,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建立公共基础课教师下企业挂职进修的长效机制,研探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公共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教师必须深入行业企业,跟踪办公,实践学习,将企业文化纳入教师教研范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关心职业院校能否培养出现代企业所需要的人,而职业院校关心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是校企联合发展的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加强校企联合,把企业文化教育置于职业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位置是必然的选择。
第三,打破固有模式,创造情境,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应用写作教学的开放在于活动,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去学知识。在这种开放互动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准确的、典型的资料,虚拟不同角色、不同岗位,引发学生层层深入,写出与交际目的、交际对象及交际环境相对应的应用文体。如让学生做市场调查,就鼓励他们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走访,整理信息资料,写出调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材料,而不再是让他们坐在教室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这种开放式教学教师不仅要把学生领进教材,更要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走出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地思维、发现、比较、分析、判断、总结。这种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表达能力正是写作的基础。
第四,从各行业吸纳外聘教师,优化教师结构。目前,就应用写作师资队伍看,存在着与教学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教授应用写作的老师多为中文专业毕业,对经济、法律、科技等专业知识不甚了解,这就势必造成在讲解专用类文书时不得要领;二是许多老师只有书本知识,而无实践经历,讲课难免从理论到理论,不能给学生提供切实具体的经验。鉴于应用写作课程的开放性和实用性特点,建议学校从各行业聘请专业人才,以更生动直观的教学带领学生由虚入实,开拓视野。
综上所述,针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存在的种种弊端,应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建立健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途径,初步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应用写作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训练模式,最终完成写作课向“现代、科学、高效型”教学的转变,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技能、学会创新以适应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3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