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革新体会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起,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推进,向纵深方向展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1979年前后,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农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或“包产到组”,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从1983年起,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包干到户”或“包产到户”,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人民公社制度。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农村改革成功经验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开展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是改革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这一阶段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明显地趋向以市场为导向。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澄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根据“南方谈话”的精神和以往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郑重宣布,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前2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至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巨大成就的取得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它破解了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矛盾,成功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一)解放生产力与解放人的结合
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们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把企业置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企业的生产数量、产品种类、价格以及企业的生产要素供给与生产成果的销售都处于政府计划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机构的控制之下,企业既不能自主经营,又不能自负盈亏;另一方面,个人实际上也是处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个人作为劳动者,在什么岗位上就业和担任什么工作,都是由劳动人事机构计划安排,不能自由地选择职业。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阻碍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由此形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直接后果就是造成1959—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给中国的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和倒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之所以选择在农村,这是由于:一方面,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但旧的体制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改革没有出路;另一方面,农村人民公社由于其固有的体制弊端,无法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而当时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比较低,农民的积极性对生产影响很大。现实迫使人们摒弃人民公社,代之以具有激励作用、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空前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从1979年到1984年,中国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年均增长7.98%。在城市,改革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企业的经营方式,运用经营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努力使国有企业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等。这一改革给企业经营机制带来巨大的变化,企业从僵化的经营方式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说过:“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为了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开辟道路。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租赁制、股份制、岗位责任制以及各种竞争机制等一些经济体制改革措施,最大的优点是确立了人在产权上、在经营决策上、在选择职业上的主体地位,使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成为自己经济活动的自主的主体,激发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人的解放,人在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二)发展生产力与发展人的结合
1.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
社会主义的建立,不是以其革命的口号、鲜明的阶级性而产生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是以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而得到人民的拥护。邓小平在其曲折、坎坷的领导生涯中,特别是1978年复出以后,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他深刻地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并且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片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大搞农业合作化运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更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致使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很缓慢。到“1978年,全国还有1亿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势,又尊重了农民的革命首创精神,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摆脱了农业长期徘徊的困境,解决了农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温饱问题。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但是发展生产力不是改革的最高目标。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一切社会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也不例外。经济体制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基础。“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最终落脚点,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其基础条件。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最高的价值目标意义。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重视生产力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还高度重视生产力的主体———人的作用,他深刻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的重要宗旨,注重在改革中维护和增进人民的物质文化利益,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改革开放的总目标之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努力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概括地说,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党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以后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宝贵经验。
三、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的现实途径
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但是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等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发展生产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就必须吸取宝贵历史经验,探索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的现实途径。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保证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想象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成为条件,使一定的生产条件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经济建设上必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逐步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从而为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准备必要的条件。
(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动力之源
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越高,也即是人的发展越全面,越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必须全面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之源。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资料和精神食粮。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恩格斯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现代社会里,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是一个超国家、超民族、超越社会制度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在许多方面都已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生态失衡、环境恶化、全球性温室效应等等,已经成为制约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是一味追求经济单方面的增长,甚至以破坏自然环境、过度掠夺自然资源为代价来获取经济高速增长,而忽视人的发展,是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改革的真正目的,更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因此,我们要逐步转变“以物为本”即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总之“,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明显的不平衡、不全面、不协调的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在充分重视个人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促进人的发展,防止见物不见人或见人不见物的错误倾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发展。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