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双师教学团队创建
一、案例学校简介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于1979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现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03年经广西教育厅认定为自治区级首批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经广西教育厅、财政厅联合认定为广西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担任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校内建有国家级纺织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广西茧丝绸研究发展中心和南宁市唯一一所纺织服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及鉴定考点,是广西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生6000多人,在校生规模在全国纺织类中职学校当中位居前列。
(一)师资队伍现状
“十一五”期间,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从广西区内各大纺织服装企业引进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纺织专家1人、全国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从纺织服装企业及科研院所引入高级工程师4人,广西中职教育专家库成员2人。现有教职工212人,其中教师总数191人,专业课教师双师率达64%,高级职称占23.5%,学历达标率为100%。专业教师中接受广西教育厅“百名名师工程”培训的3人,参与企业科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的教师12名,以“科技特派员”身份由自治区委派到定点企业开展科技帮扶工作的10名,逐渐形成纺织服装特色鲜明的多能型“教学能手+行业专家”的教师团队。
(二)校企合作成效
2004年江苏景盟针织有限公司无偿向学校捐助价值200多万的实训设备,学校也专门辟出一块场地共同组建了景盟实训基地,并成立企业冠名班——“景盟班”,冠名班采用的教材均为企业岗位培训教材,景盟公司还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冠名班的任课教师,这在当时成为了广西远距离跨地域校企合作办学的典型。由于学校专业特色明显,办学优势突出,吸引了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上海伟航电脑针织有限公司、深圳市鄂尔多斯羊绒制品有限公司、香港中大实业等国内50多家大型知名纺织服装企业来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成校内实训基地10个(其中企业冠名实训基地6个)、校外实训基地30个,开设企业冠名班近30个,接受企业赠送的实训设备价值近600万元,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带动了学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学校多年来在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初步形成了学校定期派出专业教师赴企业学习培训,企业定期派出技术人员到校交流培训的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工作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
2004年以来,校企合作使学校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了发展,但还存在着合作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没有充分意识到团队的能量,没有发挥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的整体优势,没能形成一支具有较大行业和区域影响力、在职业院校中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高水平“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二、“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构建
基于团队合作的建设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纺织、针织、服装、染整四个自治区示范专业中建设多个结构优化、善于合作、特色鲜明、富于活力能起到引领示范性作用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通过资源整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带动整个学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发展。
(一)构设内容
1.在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指导下,组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构建相关工作机制、目标定位、制定系列相关制度,协调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人员调配、资金分配等问题,最终负责学校“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的绩效考核评价。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机制,实行团队整体管理,从目标设定、权限设置、人员配备到计划实施几个方面对各专业教学团队构建设情况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指导、充分沟通、全面平衡、科学监管、多元评价直至示范推广。
3.基于校企合作的培训方式,探索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之间双向培训、互助提高的有效途径,以实践校企“双向对口挂职”为突破口,在校外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在校内建立技术能手兼职教师资源库,实行职业教育与企业一线生产的有效对接。
(二)具体运作
在广西纺织工业学校4个示范性专业和专业群中,搭建功能明确、特色明显、结构合理、具有双师素质、在行业以及区内中等职业教育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按一定标准分成四个层次:团队群体层、团队中坚层、团队核心层、专业带头人。各专业教学团队在内部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强评价体系建设。
1.团队群体层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构成,这部分人员的实践工作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但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缺乏,难以掌控课堂教学,且在团队中的稳定性较差。他们的建设重点主要是规范管理和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具体做法: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从合作企业中引进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其次,组建兼职教师资源库,将行业中的技能高手、社会上的能工巧匠纳入学校兼职教师储备库,以便随时充实学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再次,制定《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暂行规定》、《兼职教师职称评定以及工作津贴暂行办法》、《企业专家资源库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规范兼职教师聘任考核机制,调动企业参与兼职教师建设的积极性,稳定兼职教师队伍。
2.团队中坚层主要以专业教师为主体,是专业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这部分教师人数最多,最能发挥团队整体作用。他们热心职业教育事业,熟悉教学规律和教学业务,但他们大部分缺乏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历练,专业实践能力不强,为此,学校把加强实践技能培训,提高双师素质作为中坚层专业教师建设的重点。首先,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了《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暂行规定》、《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校企双向对口挂职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从制度层面规定专业教师必需到企业挂职锻炼,从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其次,制定了《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完善专业教师提高学历和技能的奖惩机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考取相应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技能掌控,促进双师素质的提高。
3.团队核心层主要以骨干教师为主体,他们是专业教师中的优秀者,精通教育教学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但会面临一旦人员退休则无人接替等问题。因此,建设的重点是加强梯队人才培养,从团队中坚层成员中选拔培养年轻的骨干教师使之成为团队核心层成员,通过“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方式以及定期到企业挂职培训等途径,打造“老——中——青”结合、梯次配备合理的人才队伍。
4.专业带头人是整个专业教学团队的灵魂人物,主要负责整个专业教学团队的统筹建设工作,一般应具有较高尚的职业道德,了解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知识,且具有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专业带头人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按照《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度:从合作企业中聘任1名具有专业知识和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中选拔出具有良好师德,专业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企业方面的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统筹协调顶岗实习、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
5.专业教学团队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各个功能层应充分交流、彼此沟通、共同发展。为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服务意识,团队内部的交流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制定了《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专业教学团队传帮带暂行办法》,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公共示范课、示范教案展示,不仅促进了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还强化了专业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还建立了校企交流、专兼教师交流工作机制。在教学团队内部,学校的专业教师向企业兼职教师学习交流生产经验和经营管理经验,来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企业的兼职教师向学校专业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经验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共同促进双师素质的提高。
6.创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校、企“双元”评价主体的视角,构建“双元双评”、“双元互评”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评价体系。制定《专业教学团队绩效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专业教学团队绩效考核校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业教学团队绩效考评校企联席会议,初步形成行之有效的“双元互评”“双师素质”专业团队建设评价体系,从执教能力——产学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对专业教学团队进行考评,从而促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践证明,这种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探索有助于调整和改善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2008—2010年学校共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对口挂职163人次,企业共派57名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校兼职任教培训师生。学校“双师型”专业带头人还参与了竹纤维混纺工艺及其床上用品开发、高档麻类系列特色纺织品产业化、高档家纺制品产业化及缫丝厂数字化信息平台等企业科研项目的研发及产品转化工作。目前学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原来70.8%上升到82%,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约达90%。学校还启动“名师工程”,培养了25名具有丰富的行业和企业实践经验、具有较强新技术开发能力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在中职学校能起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专业教学团队。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