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人文性教学思考
一、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人文性的独特意义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认为:“有益的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用于打完精神底子再读的书。”〔1〕所谓“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主要是指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始终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帮助孩子精神生命成长为己任。因此,儿童文学教育和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契合点”。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人文性的独特意义,我们要特别关注如下两点。首先,儿童文学接续了小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也折射了文化强国应当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学语文抓起的“文化自觉”新理念。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儿童文学教育当然也责无旁贷。人是文化动物,人的精神生命中不能没有文学的滋养。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这是一种直接关系到民族未来一代精神生命成长的文学,是亿万少年儿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对于广大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审美陶冶具有特殊作用与价值功能。
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接续了小学生从婴儿到幼儿园的精神生命成长,小学生的心灵在这里很容易与之发生共鸣。通过儿童文学教育,能进一步夯实小学生人性的基础。儿童文学诗性和快乐的人文精神,也将积淀成为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将获得比别人更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儿童文学价值取向与小学生人文教育完全吻合。认为,教育面对的是生活在某一特定文化环境中具有精神道德本质的人。因此,教育的任务在于传递文化、体验文化价值,并培养能创造文化价值的人。〔2〕这也与儿童文学教育人文性的核心意义“如何做人”相呼应。日本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上笙一郎指出:“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3〕这一概念特别强调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也就是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为最终目的,这也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之所在。既然小学生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完善个体的心性,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与儿童文学的价值取向完全一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文学诗性、快乐、幽默、温情等等人文精神,对于儿童文学的受教育者来说,就不是唯一的但却是良好的精神药剂。
二、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人文性的积极作用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等。人文精神最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它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内核,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可以说,离开了文化的底蕴、内涵,人文精神就无所依傍。而儿童文学教育的人文性,正体现在它包含了文化性,是在文化的土壤里培植出来的人文精神之花。儿童文学诗性、快乐、幽默、温情等等人文精神,至少有两点积极作用值得重视。首先,游戏精神舒缓压力。儿童文学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儿童文学作品要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使他们阅读以后能产生一种愉悦的亲切感。游戏精神就应该成为儿童文学最永恒的精神,最重要的美学个性和品格。游戏精神的实质和美学特征是自由性、愉悦性和幻想性。在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游戏精神的实质和美学特征通过人物塑造,情节设计,语言运用,游戏性氛围的创设等文本表现展现着其独特魅力,从而使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儿童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世界。其次,温情精神提升气质。儿童情感世界的主旋律是爱和关怀,即使有些忧伤,也会在温情中溶解。儿童文学的诗意永远是暖色调的,充满和煦的阳光,充满人性的关怀。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虽说是悲剧,但也沉浸在温情的诗意中。《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玛丽既然随风而来,必定随风而去。当简和迈克儿伤心地看着玛丽带着他们的友情随风而去时,“对看了一下。他们的眼睛闪着快乐和理解的光芒。
他们知道玛丽小姐的意思。”“她把玛丽小姐的画像放到他手里。”“像玛丽阿姨一向那样给他塞好被子……”结局虽然忧伤,却透着温暖。玛丽阿姨虽然走了,但爱还如从前。在作家笔下,诗意默默流淌,衬亮故事,点染心情。儿童文学的温情精神会使小学生永远保持善良、真诚、从容的高贵气质。儿童文学人文精神的光芒,照亮于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漫长之路。因为,单纯的科学主义很可能最后走向末路,只有以人类精神为最终目标的文学艺术(包括儿童文学)才能给人类以光明前途。在这方面,诺贝尔当初确立文学奖时把“理想主义”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是非常有深意的,它表现出一个思想深邃的科学家对人类未来的深远关注和远见卓识。人性中许多美好的情感、良好的精神状态,例如爱、责任、信念、勇气、诗心、激情等等,是完全可以通过儿童文学传递到小学生心灵中的。儿童文学通过最优秀的精神食粮使儿童受到人文教育,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他们能够体验到人类的诚实、善良、尊严、虔敬、悲悯等等美好禀赋。他们凭借这些美好的东西克服内在的黑暗,超越外部的罪恶,将一颗爱与尊严、理想与诗性的种子悄悄种植在自己天真无邪的心田,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三、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人文性的有效途径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有一句名言:“上帝造就了大狗和小狗。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会因大狗叫而不叫。”成人是儿童文化的创造者,儿童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文化。然而,有些小学在语文课儿童文学教学中肢解课文,偏重于字词句教学,忽视了儿童文学美感、人性的熏陶;有些小学只关心升学考试教辅书的推广,不重视包括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在内的人文阅读,致使一些小学生成为做作业、考试、升学的“奴隶”,他们的人文素养养成和可持续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我们觉得,当下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的人文性探索,至少不能忽视以下两点途径。首先,儿童文学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人是精神文化的动物,人的精神生命中不能没有文学的滋养。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这是一种直接关系到民族未来一代精神生命成长的文学,是亿万少年儿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对于广大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审美陶冶具有特殊作用与价值功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所接触到的东西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而其中的“阅读”对人的影响最大,比如读童话会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读科幻、神魔作品会激起孩子们的幻想;读知识性的读物会增添孩子对世界的兴趣,从而启发创造性。总之,在儿童时代读什么样的书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和人格形成。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直接关系到儿童心灵的塑造,其意义作用就不是一般读物所能相比的。儿童文学精神功能的释放为我们对儿童进行正确的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可能。例如,日本作家新美南吉一篇感情真挚的童话《去年的树》。
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冬天到来的时候,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明年回来继续为树唱歌。春天来了,鸟儿却见不到好朋友树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鸟儿飞到山谷,飞到工厂,飞进村庄,最后终于找到了由那棵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灯。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小学老师指导小朋友扮演鸟儿和树,友谊、守信、忠诚等积极情感就会在小朋友鸟儿找树的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鸟儿的歌声,是对“去年的树”诚挚情感的流淌。在淡淡的忧伤气氛中儿童会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友情,品味到一种独特的生活滋味。据说有些儿童在看完这个童话故事表演后先是鸦雀无声,后是哭成一团,足以说明深沉的情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其次,儿童文学教育注重儿童的情感发展。儿童文学与儿童情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儿童的情感发展离不开儿童文学,就好像人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而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在于童年。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她的《童年的秘密》中,阐述了两个核心的问题:第一,在儿童的内部有一种力量能够引领孩子自我成长,这种力量就是“精神胚胎”;第二,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更是一个心理、情感的成长过程。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着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揭开这个密码。因为,那些关键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自发行为去发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童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他们“精神胚胎”发育的重中之重。儿童文学要点燃儿童精神生命的火焰,照亮那一个个“漆黑地狱里的灵魂”。〔4〕为此,儿童文学作家葛竞也指出:“一本好的儿童书,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静静地抽枝发芽。当孩子长大成人,种子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成为一道坚固的堤坝。儿童文学给予孩子丰富的情感养料,是其他形式的教育难以替代的。
善良而柔软的心,深邃而丰富的情感,经得起摔打的结实筋骨,这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赋予小读者的三样东西。”〔5〕这说明儿童文学对儿童情感熏陶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儿童教育应当以非智力教育为主,智力教育为辅。非智力教育或者说成长教育的重要元素就是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就是儿童文学教育,情感教育离不开儿童文学教育。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来说是汉语的艺术、启蒙的文学、诗性的文学、快乐的文学。儿童文学可以培养儿童美好的情感。孩子的情感是浪漫的,却又是“沉睡”着的,需要成人去唤醒,去培养。例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中小人鱼高尚的内心世界;《丑小鸭》中表现的对弱者的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让小读者心动并有所感悟;《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会唤醒儿童的智慧和同情……而这些儿童情感发展的离不开儿童文学的人文精神教育。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挖掘出人性的美好和优良的品质,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的魄力。儿童文学教育人文性的奇迹就在于能够将儿童潜在的艺术灵性激活,帮助儿童心智的健全成长。正如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6〕儿童文学是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个性鲜活的人物性格,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惟其如此,儿童文学人文之美会直抵小学生生命的柔软之处,如漆一般粉刷他们一生的人性的底色。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