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泛文学教育研究
一、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我们这里所谈的大学文学教育,特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非文学专业所进行的文学教育。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这个命题的提出也许遭到质疑或者不屑。质疑者也许认为,大学是进行高深的专门学术知识教学和高层次专门职业能力训练的教育机构,学术性、专业性和职业性都是很强的,既然如此,那么,各个互不相同的专业怎么都一样的需要加强文学教育呢?而不屑者则会认为,大学本来就应当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文学教育自然包含在人文素质教育之内,再提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有何意义,不是多此一举吗?看来,这个问题是需要说清楚的。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的定义、功能和目标。大学是什么?翻阅了许多辞书,包括《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没有能够找到大学的定义。全国著名教育家、著名高等教育家张楚廷教授告诉我,大学的定义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的理解,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诠释与解说。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大写的“学”字。有人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部《红楼梦》一样,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人的“大学”。这样看来,大学的定义是难于得到一个统一公认的表述了。然而,大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却应当是比较明白与确定的。追根溯源,查阅史料就不难清楚大学设置的初衷。远的姑且不论,就从近的说起。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颁行的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将当时的高等教育分为专门学校和大学两类,并且分别规定: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专门学校分政法、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和外国语各类。而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等7科。各科再分为若干门(相当现在大学中的系)。[1]由此得知,1913年的专门学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大专,大学则相当于今天的本科。但是,无论是专门学校还是大学,它们的功能和目标都不外乎“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现在看来,当年如此,当下亦如此,百年承传,一以贯之。从大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来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专门人才”或者“硕学闳才”必然是高层次、高品位的高级人才。理所当然,这些高层次、高品位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应当掌握高深的专门学术,而且应当养成厚实的人文素养。这些厚实的人文素养从何而来?大学的教育与培养功不可没。早在1912年,蔡元培先生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布《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拟定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方针。他提出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张与措施,认为隶属于政治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超轶乎政治的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二类五种教育不可偏废,而教育的终极目标还在于超现实的实体世界,使人达到最高精神境界。[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其后的大学教育实践,促成了高级专门人才人文素养的修炼。蔡元培倡导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呼应了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理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并加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人世沧桑,时空跨越,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却超越时空,前后呼应,一脉相承。过往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主要透过何种管道得以实现?我们认为,主要是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何以圆满达成?还得倚重文学教育。
一是教育的国情如此。从我国的教育传统来看,以诗教为代表的文学教育,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以达到培育人、造就人的目标的重要途径。诗书教化,自古而然。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人才培养方面,诗教的功能虽然不说是万能的,但却几乎是全方位的,更遑论人文素养的培育了。一部古代人才培养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对于学童士子的诗书教化史,文学教育从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而20世纪上半叶的大学教育,基本上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学校园充满人文氛围、文学情调和文化意蕴,包括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在内的高等学府普遍坚持不懈地开设“大一国文”,朱自清等著名文学家纷纷执教大一国文,就是其中的一个明证。二是教学的实践如此。从学校的教学文本来看,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古代文学素材是历代人才培养的基本教材,更是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范本。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就是以《诗经》为教材来培育他的弟子与贤人的。“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诵读《诗经》也就是教学生学习从政做官。当时孔子的学生,从《诗经》中真正学到的东西,不见得有多少从政的要领和做官的技巧,更多的恐怕是文学的熏陶与素养的修炼。千百年来盛传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是这样的意思。一套“五经”,从狭义来看,《诗》是文学读本,《书》是政治学读本,《易》是哲学读本,《礼》是伦理学读本,《春秋》是历史学读本,而从广义来看,它们都是泛文学读本;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教育,其中蕴含着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过文学教育这一教学平台来实施的。古代如此,当下亦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细检我们的教科书,编排着多少文学教育的内容。我们的学校人文素养教育,大量的、靠得住的,还是广泛的文学教育。三是教育的实效如此。从外显的教育效果来看,文学素养的高低往往是一个个乃至于一批批、一代代民族精英人文素养高下的重要标志,且不说诸子百家的文采郁郁,楚辞汉赋的独领风骚,也不说刘邦高唱《大风歌》,岳飞长啸《满江红》,就是现代、当代的许许多多英雄豪杰,从志士的囚歌,到将军的吟唱,从数学家的文学功底,到放牛娃的小说创作,个体的人文素养每每透过文学素养而得到彰显。由是观之,文学素养不仅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而且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21世纪大学人文素养教育必须强化文学教育。这样的强调,不仅理论上具有重要性,而且实际上具有紧迫性。从国际上看,数百年来,以欧美名牌大学为代表的大学教育素重以文学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具有优良的文学教育传统。时至21世纪,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促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重视文学教育。道理很简单,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压抑人,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可以淹没人,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简直窒息人,科技与经济高度发达的21世纪更加需要以人为本,关注人,重视人,给予每一个地球村民加倍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大学文学教育的进一步强化也就势在必然。
从中国来看,我国的现代大学始建于19世纪末“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致用、科技救国时代,当时大学最高地位者是工科,缺乏欧美大学博雅教育传统,大学文学教育本就“先天不足”。回望20世纪上半叶,好在有王国维、蔡元培、梅贻琦等先生的倡导与躬行,我国的大学教育,既有专门教育,也有通识教育,文理渗透,教学和谐,大学生大多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其人文素养亦为可观。可是,到了下半叶,特别是院系调整以后,大学过分强调专门化,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走进了死胡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凸现显而易见的缺失。进入90年代,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人们的关注,逐步推行大面积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惜的是,实施多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因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大抵在于不得要领。不少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偏重思想政治说教,凸现意识形态色彩。“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鉴往而知来,很有必要正本清源,切中肯綮。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昭示人们,未来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应当刈除枝蔓,突出主干,切实加强文学教育。因此,我们强调,21世纪的大学迫切需要加强文学教育。
二、21世纪的大学需要何种文学教育
我们认为,21世纪的大学所需要的文学教育,应当是一种以民族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学为主,融汇现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以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的主流的泛文学教育。这就是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这一内涵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其一,文学教育的选材。首先应当以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学为主,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学为主。当然,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一定要融汇现代文学(这里指广义的现当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因为我们需要高远的学术视点,宽阔的学术胸怀,现代的学术眼光,广袤的学术视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强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学教学。至少有四个理由。一是为了顺应学习心理。本民族文学是民族历史的传载,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思想的结晶,民族精神的折射,民族情感的凝聚,学习民族传统文学顺应学习者的民族认同心理,引发学习者的心理共鸣,往往容易产生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奇效。二是应当凸显民族特色。民族文学反映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特质。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大千世界就是由形态不同、风格迥异的各个民族的各种特色所构成,假若消解了各个民族的特色,我们的世界也许变得单调乏味、黯然失色。所以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加强民族文学的教学,有利于保持和弘扬民族特色,丰富和发展全球文化。三是需要坚守精品理念。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璀璨,文学典籍浩如烟海,经过数千年历史浪涛的冲刷,流传至今的多是精华,而真正用作教材的更是沧海一粟,堪称典籍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品,优良传统中的优秀代表,让大学生集中学习这样的传统文学教材,可以彰显大学文学教育的精品教学理念。四是必须注重客观效果。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读着自己的历史、读着自己的文学一路走来,历尽千秋风雨,日益发展壮大,民族传统文学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传统文学施惠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成为开化的公民,聪慧的士子,儒雅的商家,渊博的学者,笔走龙蛇的作家,能言善辩的律师,谈吐不凡的外交使节,出口成章的政府总理。
其二,文学教育的方针。大学文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爱语、爱国的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为此,中小学语文教育就要通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养成理解(听、读)和运用(说、写)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说在中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那么,工具性实际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工具,应当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而大学文学教育则不是这样。“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学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3]温儒敏教授的一席话,也可以看作是大学文学教育的方针。当然,大学语文不等于大学文学教育,前者讲的是一门具体的课程,后者指的则是一种教育范畴。而文学教育恰恰是大学语文的核心或者说灵魂。一门好的大学语文课,首先应当是一种出色的大学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方针,应当以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只有以作品为主,多读作品,才能使学生激发兴趣,博采百家,建立感性认知与情感体验的基础。只有兼顾作家与作品,才能衡文品人,知人论世,使教学具有力度与厚度。只有史论并举,既有文学史的概述,又有古今文论的点拨,才能使文学教育规避零碎与肤浅,走向系统与深化。只有赏析结合,才能使鉴赏与分析并举,体验与认知同步,整体提高包括感受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在内的人文素养。只有上述四者的综合运用,有机统一,才能稳妥地解决大学文学教育的方法论基础,科学地建构大学文学教育的行为范式。
其三,文学教育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三点: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第一点是怡情养性,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学习者来说,大学文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大学生怡其情,养其性,陶冶情意,濡染性灵。第二点是培植素养,指的是课程,无论是一门课程,还是一个学科,还是一种教育,其基本目标就是要培植并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的人文素养。第三点是化育闳才,从整体上来说,大学教育培养的是硕学闳才,大学文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理所当然是教化与培育高层次、高品位的硕学闳才。以上三点,从个体到课程,从局部到整体,从首要目标到基本目标到终极目标,呈现一种教育目标的梯度;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形成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系统。总而言之,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文学教育使学习者怡情养性,培植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和民族教化与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高层次、高品位的硕学闳才。
其四,文学教育的属性。一言以蔽之曰:主流的泛文学教育。先说主流文学教育。大学是神圣的学术殿堂。大学教育是造就高品位人才的高层次教育。大学教育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时发表展潮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主流教育。与此相适应,大学文学教育也必然是一种主流文学教育。秉承学术至上的大学精神和兼收并蓄的开放理念,既要坚持主流文学教育,又不排斥非主流文学形态,努力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再说泛文学教育。大学文学教育,不是那种狭义的纯文学教育,而是一种广义的泛文学教育,举凡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四书五经、野史杂钞,都属文学之列。广览博采,含英咀华,才能使文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才能让莘莘学子的学习受益良多,才能使大学文学教育永远充盈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三、21世纪的大学怎样开展文学教育
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应当怎样开展?答曰: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保证,创新文学教育课程是根本,营造人文熏陶环境是关键。
———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21世纪的大学教育,特别是那些教学研究型以上高层次大学本科教育,应当改变过时的专科专才教育的狭隘观念,树立起大时代办大教育、强化通识、培养通才的教育新理念。这是21世纪搞好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前提。让我们好生读一读最近温家宝总理《对同济大学的祝愿》:“有一位教育界的前辈说得好,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这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全面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学习理工科的,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同样,学习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也要学习自然科学。这就是大批杰出人才成长所走过的道路。钱学森是这样的,李四光也是这样的。钱学森能画很好的画,李四光谱写了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4]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对大学文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吗?
———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保证。过往的大学教育长期受制于专科专才教育理念的支配,只谈专才,不讲通才,讲究专深,忽视综合,注重专业教学,不抓通识教育,大学绝大多数都是理工农医类专门大学,综合性大学不多,以文科见长者更少;而且,存在着实际上的“重理轻文”倾向,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来说,教育观念滞后,教学体制陈旧,别说文学教育,就是文科教育也实在说不上重视,有几所大学比得上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那样文理渗透的综合性?9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有了好转,但还远远不够。我国大学教学体制,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到教材建设,到教学方法,到考核评估,到教学管理,乃至于教师素养与师资配置等等,都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速度。只有这样,大学文学教育的顺利开展才能得到保证。
———创新文学教育课程是根本。强化大学文学教育,首要的,也是根本的,必须创新文学教育课程体系。这种创新,应当是全方位、整体性、系列化的,至少涵盖六个方面创新。一是创新思想观念,一定要改变文学教育可有可无、可重可轻的看法,把文学教育看作关乎创办一流大学、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的战略举措来抓。二是创新课程设置。过往也开大学语文课,但是,大多属于公共课,有的还只是选修课,有的甚至干脆不开,要开也只是一种点缀。文学教育必须创新课程设置。不仅要继续开好大学语文课,还要使必修、选修、讲座等多种课程类型相互配合,课内、课外、校外等多种学习空间相互补充,教学、自学、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相互为用,构建起立体交叉式的文学教育课程新体系。三是创新教材编写,做到顺应学习心理,切合学科规律,凸现课程特色,确保教学成效。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师授生受、口耳相传的单一陈旧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综合化和高效化。五是创新教学手段,尽量推行并普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六是创新教学评价,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评价并有效促进文学教育的教与学的新路子来。
———营造人文熏陶环境是关键。文学教育不能限于课堂。课堂之外的人文熏陶更为关键。要重视人文环境的营造,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真正做到人人都是文学教育的主体,时时都是文学教育的良机,事事都是文学教育的素材,处处都是文学教育的场所,使整个校园都成为文学教育的广阔天地,让我们的大学萦绕文学的梦幻,让我们的莘莘学子诗意地栖居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