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行为的影晌与作用机制
相对于国家文化、民族文化、社会文化而言,企业文化是一种徽观文化。美国学者迪尔和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一书中指出:“我们可以把文化描述为在某种环境中做事的方式。”他们认为,每个企业乃至组织,都有一种文化,文化对组织中甚至每件事都具有有力的影响。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等要素组成,并以价值观为核心。企业文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导向作用。即企业文化把企业整体及员工个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目标,很难参与市场的逐角,更难于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就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欲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因此,优秀企业文化建立的实质就是建立内部的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统一全体员工的行动方向,深化员工对企业共同利益和目标的认识,而且能够把这个企业引向某个特定的领域,使整个企业朝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
2、规范作用。相对于企业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即“硬规范”来说,企业文化是一种“软规范”。其作用机制是:优良的企业文化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统一的思想.使信念在员工的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进而诱导员工认同和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这种无形的思想上的约束力t即“软约束”,通过协调和自我控制来实现,可以减弱规章制度即“硬约束”对员工心理的冲撞,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一种心理抵抗力,从而使企业上下左右达成统一、和谐和欲契。
3、投聚作用。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童。如果说薪酬和福利形成了凝聚员工的物质纽带的话,那么,企业文化则形成凝聚员工的感情和思想纽带。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是一种粘合剂,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的周围,对企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企业的安危、兴衰紧密联系起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们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企业这个集体,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园,认识到企业利益是大家共存共荣的根本利益,从而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愿意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4、激励作用。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使每个成员所作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其他员工及领导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勇于献身、不断进取。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关健是企业员工创造性的发挥。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更新、群众心理素质的提高、民主意识的增强,客观上促进了员工思想水平的提高和参与意识的发育。这有利于员工把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社会荣誉、生产经营的好坏联系起来.使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工作。而主人翁地位的巩固和实现又呼唤着强烈的权利感和义务感,使企业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诱发每个员工的创造热悄,从而形成一种激励环境及激励机制。这种环境和机制胜过任何行政指挥和命令,它可以使企业行政指挥及命令成为一个组织过程,将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化外部动力为内部动力,其力量是无穷的。
5、创新作用。企业要生成和发展,要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获胜,就要树立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就要与其他企业加以区别,就要创新。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能区别于其他同类企业的特色,其主体是人。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人们不会去注意它,也不会记住它。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或有着不良文化的企业是绝无竞争力的。而建设良好的、积极的、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形成独特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激励员工创造性、积极性的巨大动力,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6、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形象的树立,除对本企业产生很大影响外,还会对社会公众、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同时,构成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企业文化具有巨大的辐射作用。例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已成了构成美国生活方式和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全聚德、同仁堂则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的建立.是推动社会文化提高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就我国来看,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众多企业优良文化的形成将弥补我国经济文化的不足,其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趁设的主要内容与不足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与企业共存亡。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企业文化,有优良的,也有不可取的。优秀的企业领导者,不仅应强烈地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存在,而且应该不断地提倡和发扬企业中好的传统、好的精神,摒弃和消除企业中不良的观念、习惯和风气,能动地引导企业文化的运行和完善,自觉地进行企业文化的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指企业的领导者有意识地培育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称为企业的“软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培育具有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塑造杰出的企业精神;2、坚持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员工素质;3、提倡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4、加强礼仪建设,促进企业文化的习俗化;5、改善物化环境,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有其特定的内容。一是有明确的经营目标。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必须获取利润.但又不能把盈利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或宗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企业的最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和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及文化生活服务。我国企业文化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的集中体现.其宗旨是“用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为社会和人民奉献一片赤诚,用高效率、高效益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二是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它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的思想愈识、信仰和日常行为准则,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必要条件。因此,一般优秀的企业都十分注意塑造和调整其价值观,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一个优秀企业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向顾客提供第一流的产品和服务,顾客至上;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团结协作和发扬团队精神;提倡和鼓励创新来谋求企业发展;追求卓越,诚实守信。三是有着优良的作风及传统习惯。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员工在共同的工作中产生的一种共识和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作风及传统习惯关系极大。我国企业文化中提出的“团结、勤奋、严谨、进取、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等精神.便体现了我国企业文化的作风及传统习惯。四是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道德与制度都是行为准则和规范,但制度是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道德是非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一般来讲,制度是解决是否合法的问题,而道德是解决是否合理的问题。企业的规章制度包括领导制度,计划、生产、技术、设备、物资供应、产品销咨、经济核算及财务、生活福利、劳资人事及奖惩等管理制度。这些成文的制度与某些不成文的厂规厂法,对组织员工思想和行为起着约束作用。五是有体现企业价值观的物质载体。诸如企业标识、生产经营环境、产品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各种纪念性建筑和札品等硬件建设。目前,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大中型企业、成功的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都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而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落后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却重视不够。在大中型企业中,多数企业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列人议事日程,至少都提炼出明确的“企业精神”。许多优秀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发挥了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一些新建的高技术企业,由于其职工文化水平和技术人员比例高,技术创新和外界压力大,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强烈,因而从企业筹建阶段开始,企业负贵人就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项战略任务去抓。但在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弱项。特别是一些落后企业,或是亏损,或是效益不高,或是人心思走,或是开工不足。这些企业陷人困境的原因很多,但管理水平低,凝聚力差,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几乎是它们的通病。按理说,狠抓企业文化建设,改造本企业落后的甚至是劣性的文化,塑造振奋人心、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崭新的群体价值观,应该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必要途径。但许多落后的企业,只是忙于解决资金、原材料、能源、销售等具体生产经营问题,而无暇思考整个企业的总战略和根本管理思想。至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建筑队、缝纫厂、商店、饭馆、农产品加工厂等,职工文化水平低,企业领导者管理水平也不高,根本没有企业文化的概念,也感觉不到内在需求和外界的压力,因而它们的企业文化仍然处在“自在”阶段。
其二,企业行政领导重视不够。企业行政领导并不否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仅仅把它当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方式,交由党委系统、政工部门负贵,而行政系统特别是总经理没有给于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事实上,企业文化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交汇点,是经济惫义与文化意义的融合。企业文化理论首先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即重视企业管理中人的因素,把培养人、提高人的家质看作是治理企业的根本,把提高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建设蓬勃向上的企业群体意识,看作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已远远超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理应受到企业党政领导的共同重视。
其三,企业丈化建设上的片面性。客观存在的企业文化是全面的、立体的,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风气、企业道德、企业制度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企业文化都是残缺不全的。但目前许多企业的负贵人往往把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等同起来。因此,他们往往对概括抽象的企业精神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对企业目标、经营宗旨、发展战略、企业制度、企业道德、企业作风等内容则不去着力研究。在这种不完善的平面型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精神常常处于孤掌难鸣的境地,其作用大受限制。
其四,企业丈化缺乏个性。许多企业在概括企业精神时往往是全面有余而个性不足,经常变成在团结、进取、拼搏、求实、创新、严谨、勤奋、奋进几个元素间的排列组合。这种“千厂一面”的企业精神,不能反映出不同行业的独特传统、独特风格和独特追求,给人以一般化的感觉。这种没有个性的企业精神,对员工缺乏吸引力和凝琅力,不能给员工以亲切感和认同感。其五,企业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化。一些企业的企业精神,仅仅是写在垮上、说在嘴上,而没有深人人心、落实在行动上。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据要企业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齐抓共管、通力协作。
第一,盘点企业现存丈化,确立企业丈化建设目标
通过深人的调查研究,对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各阶段、各部门以及企业的观念层、制度层、器物层各层次的文化表现进行深人研究和透彻分析,找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特点以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标准,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设计和策划。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应遵循的主要标准,一是民族性标准。我国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应该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勤劳节俭、自尊自强、重视名节、忠诚、仁爱、和谐等观念和美德。二是制度性标准。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所有的组织包括企业,都应该是自己的徽观文化与制度文化相一致。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主人翁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倡导廉洁奉公、乐于助人、忠诚正直、勤劳朴实、团结进取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等。三是时代性标准。企业文化应该与发展变化着的时代协调一致。具体而言,我国的企业应该摆脱长期以来单纯计划经济的影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相一致的企业文化;摆脱封闭保守的小生产方式,建立与社会化、国际化大市场相联系的现代企业文化。同时,还应该树立和强化符合时代要求的效率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信息观念、竞争观念,以及改革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愈识、服务愈识、全球经营愈识等。四是个异性标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与众不同的内外环境,因此其企业文化应该具有个性,有个性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企业文化的个性一般体现为行业特点、产品特点和企业组织特点。
第二,注t砚念更断,塑速企业形象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首先是观念更新的问题。由于过去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目前,在一些企业行为中,仍然存在着产品经济意识、依赖愈识、平均主义文化观、官本位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价值观、封闭经营观念、利润至上观念以及“重硬轻软”观念的影响。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文化建设就要重在市场经济意识的培育。要建立市场机制,树立开放经营的观念,到国内外大市场上去开发、配t资源,向市场要效益;要建立激励制约机制,“效益面前论英雄”,激励“千里马”,淘汰平庸者;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坚决反对拜金主义,祟尚社会主义道德,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倡导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中多做贡献,求得自己更大的发展。
第三,建立领导体制,保证企业丈化建设健康有序有效
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是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只有在领导者重视和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惫义的墓础上,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序和有效。首先,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其成员既要有党委系统和政工部门的领导,也要有行政系统和企业管理部门的领导,并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如企业文化部或企业文化中心等,来专门负贵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进行,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设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
其次,硕导者要积极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更新。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能粥烈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存在,而且应能动地引导企业文化的运行和完善.也就是自觉地管理、更新和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其具体措施是:
1、借助于规章制度反复强化
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法定的行为规范、具有外加的强制性。它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并强化企业的群体价值观。对于棋范遵守制度的人进行奖励,是对企业精神的正强化,对违反制度的人进行惩罚,是对企业精神的负强化。问题在于必须使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的组织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道德相一致.并且便于有效地发挥强化作用。领导者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必须一丝不苟,否则将失去应有的强化作用。要奖惩有度,正确地控制正强化与负强化所占的比例。一般来讲,鉴于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奖惩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因此应该坚持以奖励(正强化)为主,以惩罚(负强化)为辅的原则。
2、借助于良好风气实现定势化
企业风气是企业干部职工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不同于有形规章制度,却时时发挥着无形的规范作用。在培育企业文化过程中,对于那些违背企业经营目标的不良风气和不良习惯(如赌博风、偷拿公物风),应坚决予以纠正,并逐步消除和瓦解这种有害的心理定势。相反,为了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领导者应该抓住干部职工的闪光点,进行大力宜传和推广,以展示企业的良好风气,如团结友爱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开拓创新之风等。这样良好的风气一旦形成,就作为一种强大的集体心理定势,使与之一致的行为更频繁地出现,与之不一致的行为则逐渐消失。实践表明,一切优秀的领导者.都是善于利用风气引导职工行为的“善战者”。
3、借助于英雄人物实现人格化
企业精神经过高度概括变得比较抽象,诸如团结、和谐、创新、求实、拼搏等等。受到各种条件的局限,并不是所有职工都能准确理解把握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将企业文化借助于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的典型事迹形象化和人格化。如太原钢铁厂,大家都熟知的“当代愚公”李双良艰苦奋斗6年,变废渣山为风景地的模范事迹。工厂领导认为,李双良的事迹所体现的爱厂如家、艰苦创业、保护环境的精神,正是太钢最宝贵的传统,是振兴太钢的精神支柱。因此,有意识地在全厂掀起学习李双良的热潮,并直接了当地把“双良精神”确定为“太钢之魂”。这是把企业文化人格化的典型范例。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倡导者,企业领导(厂长、党委书记)本身也应该成为模范体现优良文化的“英雄人物”。让大家做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这种示范作用、率先作用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4、借助于群体活动实行共识化
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一种群体价值观,是企业干部职工共同信守的观念和规范。因此,怎样使企业目标文化为干部职工所认同,形成共识,自然成为培育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为此,只靠理性的租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感悄的激发,特别是要有群众的亲身实践。只有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惫义和作用,特别是看到其良好效果和效益时.群众才会真正把企业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要求。
5、借助于仪式、器物实现情景化
人格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受周围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为了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设计一些恰当的仪式(如“厂庆日”庆祝仪式、表彭先进大会、集体婚礼、厂运动会、厂歌演唱会等)和有象征意义的器物(如厂旗、厂徽、厂标、标语牌、雕塑、画册、纪念杯、奖旗等).可以使企业目标文化变成可感的、可见的物化的因索,这种情景的感染,可促进人们对群体价值观的认同。如青岛海尔公司的电冰箱厂.为了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无愧于消费者”的职业道德,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全厂职工大会。主席台上摆满了不合格的电冰箱,然后由各生产出废品的车间主任用榔头将不合格的电冰箱砸成废铁。这一阵阵敲击声.展撼了会场内外,像是敲在娜口二心上,此情此景,令人终生难忘。这次情境教育胜过厂长的长篇报告,表现出领导者的智惫和魄力。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