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术后观察及护理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0-65岁。5例均有中、重度黄疸,3例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2例正常,3例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扩张,1例肝胆管结石,1例梗阻性黄疸。术前拟定行ERCP+EST+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术,4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1例血小板计数轻度下降。手术经过顺利,2例术中有少量渗血,用乳头切开刀的凝固和混合电流予以烧灼止血,和用内镜注射针向乳头切开出血部位予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止血后未见出血。其中3例放置鼻胆引流管引流。术后予抗炎、制酸、支持等常规治疗。5例手术24h-48h后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反复黑便或暗红色血便、面色苍白、血压、血色素下降、鼻胆管有血性胆汁引出等。
1.2 治疗:发现出血后立即予禁食禁水,遵医嘱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帮停、立止血等止血药及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制酸剂,鼻胆管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去甲肾上腺素40mg持续滴入或鼻胆管注入每次20m,l每2-4h一次。4例严重者给予生长抑素、善宁、口服凝血酶,输红细胞悬液或全血,吸氧,并再次内镜检查、止血。其中2例上述处理后仍在出血,经股动脉插管胃十二指肠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术后止血成功。
2.出血的观察及判断
2.1 出血量的判断:出血的多少、程度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脉搏、血压、血象、神志、甲床等进行估计。一般情况下每日出血5-10m,l大便潜血呈阳性,出血50-70ml以上出血黑便,胃内积血200-300ml可引起呕血,柏油样则出血在500-1000m,l暗红色血便出血大于1200ml以上。一次出血在400ml以下无明显全身症状,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轻度出血(小于500ml);患者有头昏、发力症状,但脉搏、血压、血红蛋白无变化。中度出血(1000ml左右):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口渴、心慌、少尿等症状,脉搏100次/分,收缩压下降至90-100mmHg,血红蛋白70-100g/L。重度出血(大于1500ml):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数、出冷汗、无尿等休克症状,脉搏120次/分以上,收缩压低于80mmHg,血红蛋白低于70g/L。
3.护理
3.1 病情观察:EST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出血情况发生:观察脉搏、血压、呼吸、神志、四肢温度、主诉、尿量、有无呕血、大便颜色及次数性状、鼻胆管引出胆汁的颜色及量、腹部体征、定期复查血象。如:血便、暗红色的稀便可能说明继续出血或出血量较大。病情淡漠、便血次数增加、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血红蛋白下降、主诉心慌、出冷汗,表示出血量大并有继续出血。相反,便血次数减少、大便颜色由深转浅、血压脉搏趋于正常,是出血停止的表现。对有大量出血的患者应每30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必要时给持续心电监护,记24h出入量。
3.2 一般护理:(1)发现出血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检查,配合医生给予处理。(2)轻度出血多卧床休息,重度出血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晕倒,并采取休克卧位。(3)随时备好抢救药物及器械,出血量大者遵医嘱配血。(4)呼吸困难或发绀者给予吸氧并保证吸氧有效;(5)对于休克患者注意保暖,但应防止烫伤等意外发生;(6)精神紧张者遵医嘱使用安定等镇静药。(7)保持病室及床单元整洁,及时清理床单、地面的血迹,空气中无异味。(8)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防止口腔感染。
3.3 心理护理:术后出现出血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心、害怕出血不止。对此,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恐惧的因素,对患者存在的疑问和顾虑认真解释与回答,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倾听其诉说,对其提出的问题给予认真回答,并应用熟练、冷静的操作,带给患者以安全感,消除紧张、恐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进一步治疗。
3.4 保证治疗及时、有效遵医嘱执行:(1)迅速建立双静脉通道,及时、安全、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是抢救出血首要条件。(2)足量输入全血,特别是输入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有利止血。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输血的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处理。(3)保证治疗正确、有效进行,如:生长抑素应24h持续维持、立止血静脉注射有良好的效果。(4)鼻胆管采用体外双固定,即鼻翼处固定加耳廓处固定,保持通畅,避免折叠扭曲,以防意外脱出。鼻胆管注药时,应防止用药过快引起胆道扩张而至疼痛,故推药时速度要慢,推药量一次不要超过20-25m,l同时询问患者主诉,如出现上腹疼痛,则应再次减慢推药速度或推药量。
3.5 介入治疗后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24h,做好生活护理,注意保暖,并随时询问有无不适,24h后根据病情下床活动。(2)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氧饱和度。(3)用1kg沙袋穿刺点6-8h,注意穿刺点敷料有无输血、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如有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并延长沙袋压迫时间。(4)穿刺肢平伸制动12h,观察该肢体远端血液循环: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做好记录。(5)疼痛、发热的护理,术后疼痛、发热是栓塞所致,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原因,消除顾虑,必要时遵医嘱给镇痛、退热药。(6)遵医嘱给保肝、止吐、抗感染、支持治疗。
3.6 控制诱因:(1)EST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3d以上,有利于伤口愈合,鼻胆管引流者翻身、起床等活动时动作轻柔。(2)术后为防止出血、胰腺炎并发症禁食、禁水24h,并根据淀粉酶情况调整饮食。当血尿淀粉酶正常、患者有饥饿感时可试进食,一般先饮温开水或少量饮米汤或藕粉并逐情增加,以后逐步到无脂流质,无脂、低脂半流质直至低脂软食,忌干硬及粗纤维食物,进食时注意少量多餐,不易进食过快。(3)对黄疸重、肝功能不良者,术后可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止血药。
4.小结
EST术后出血主要由于胆管黏膜损伤和十二指肠乳头部切开出血,多为渗血。出血的原因因素可能与:凝血机制障碍、急性胆管炎、切口过大、切缘凝固不足,或切口过小而强行拽拉过大结石,乳头切开部血管变异等因素有关。出血往往发生在术后24h、数天甚至数周后,出现呕血、黑便甚至休克症状后才被发现。因此术后的病情观察和出血诱因控制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出血,要尽快报告医生处理,及时止血,以保证患者术后安全,顺利康复。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