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试方法分析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素养等方面的测试,反馈出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既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考试的改革,如何恰当地发挥考试指挥棒功能、使课程考试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一个急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应该说,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单就古代文学这门课程来看,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仍然是沿袭几十年前的模式,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对考试目的、意义的认识存在误区
考试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具有评定、检测、诊断、反馈、激励五大功能,不仅要完成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而且还要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考试仅仅具有评定功能,他们更多地期望在考试中获得良好成绩,对于考试检测、诊断、反馈功能相对漠视,在这种状况下,考试应有的激励功能也无法达成。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要求教师做考试情况分析,期望把考试的诊断、反馈、激励功能落到实处,但对于老师,如果没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作后盾,没有强烈的责任心作保证,这项工作很容易出于应付、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考试内容片面
目前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内容偏重于教材和课堂笔记,部分学校的有些老师还会在考前给学生划重点。考试内容较为片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而且很便于学生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单一
大多数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基本以闭卷测试为主,时间安排在学期末进行。从题型上来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名词解释等客观题的比例大,综合思考、分析论述等主观题分量不够。在考察学生的机械记忆上比较有优势,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思辨、分析等各项综合能力。而且,一次性地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很容易应付过关,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表面看来,目前各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并不缺乏评价体系,但大多学校以期末考试为唯一手段来评定学生成绩,考试内容又多是一些记忆性的内容,学生考试前加夜班背笔记,考完后看见及格就万事大吉,很少有学生从考试结果出发对自己的学习作一个反思,考试应有的一部分功能已经丧失。有些学生把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总结为“四记”———“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答笔记,考后全忘记”,语句不多却很形象地反映出在古代文学教学领域改革传统考试模式的势在必行。
努力探索符合古代文学课程特点的新的考试模式,并以此为契机撬动古代文学教学的整体改革,这对提高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笔者从2009年开始研究这一课题、并在考试模式改革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具体介绍如下:
(一)课堂随机口试法
许多学校把书面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手段,但实际上,对于大学中文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缺一不可,特别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核也应该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课堂随机口试法是着眼于口头表达能力考核的一种方法。从时间上来看,是机动的,可以在课堂教学的任何时段进行;从内容上来看,没有什么硬性规定。可以让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就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具体赏析。教师根据学生口头表达情况作具体评价并记分,此记分通常作为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学生的课程成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轻松的氛围,并鼓励心理素质差或者口才不好的学生积极发言,避免课堂发言被少数学习主动、口才好的学生所垄断而造成考查面狭窄。
(二)课程论文考试法
课程论文考试法旨在培养学生针对古代文学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发现和确定问题、收集相关资料、思考和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结论等几个环节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一篇小论文;也可以期末布置一个有相当深度的课题,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认真思考,最后将思考结果写成一篇规范的论文;甚至让学生自选论题探究,鼓励学生向学术期刊投稿。但在图书馆资源丰富、网络发达、学生论文抄袭不好防范的情况下,课程论文批阅成绩最好作为一个参考性成绩而不要作为最终成绩。
(三)有限开卷笔试法
有限开卷笔试法在大的规则上与传统考试相同,要求限时独立完成。不同的是考试时允许学生带一张A4纸张,纸张内容不加限制,但必须是本人手写,打印、复印纸张不允许带入考场。A4纸注明姓名、班级、学号,考试结束后同试卷一起上交。相对于传统考试,这种手写的可携带资料似乎是教师派发的难得优惠,学生完成的积极性较高,实质上完成这种可携带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因为A4纸张篇幅有限,学生在纸张内容的选择上会有一个取舍,针对这种取舍教师可适当点拨,指导学生阅读教学大纲,让学生明白每个章节的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再归纳出平时课堂学习的重点、作为考试辅助材料,完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归纳的过程,学生从中受益良多。考试结束后,教师查阅学生的考试用纸,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用纸的完成情况也可以记分纳入考核范畴。另外,有限开卷笔试法的命题内容较传统考试必须调整,变偏重于知识记忆的考查为能力的考查。就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其教学宗旨,在命题过程中适当增加阅读赏析题在整张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一般应占到整张试卷60%左右。其他试题也必须灵活化,直接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题目要尽量杜绝。
(四)自拟试卷考试法
自拟试卷既是一种考试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学生人人参与命题,要求完成整套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在拟卷之前,教师可告诉学生命题要求并组织学生学习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尺度,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学生通过教学大纲的学习,可进一步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和重难点,加深对所学知识体系性的理解。而且为了交上一份覆盖面广、有一定深度和难度、质量上乘的试卷,学生必须全面了解教材、对所学知识作一番梳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更要求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学生试卷的评定既可由教师完成也可由学生交换评定。审核有无知识性的错误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来强调重难点的把握、知识点的分布、编排是否合理、有无独到之处等等,综合评定出学生的等级。
(五)试卷分析考试法
传统考试模式,试卷分析通常由教师完成,这种从教师教学角度展开的分析很难直接落实到学生学习的层面。试卷分析考试法包括两个部分:卷面考试和考后试卷分析,其计分方式由学生卷面得分和试卷分析得分按一定的比例构成。学生考试成绩如果不理想,可以通过深入的试卷分析在分数上做一些平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试卷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调整和改进措施,将考试的诊断、反馈功能落到实处。试卷分析的第一步是针对自我,找出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查明学习中的薄弱点和差距,并针对这些薄弱点提出整改措施。试卷分析的第二步是针对试卷,在了解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分析教师出卷的意图和导向,并对试卷质量作出一定评价。试卷分析的第三步是问题以及建议,这一部分没有什么限制,学生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者他们思考之后无法解决的问题。关于试卷分析的评价,个人认为主要着眼于思考问题的深入程度以及是否能促进今后学习,评价得分和试卷得分各占50%,综合评定出此门课程的得分。
事实上,这些考试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可以互补的。比如学生从自拟试卷到卷面考试再到试卷分析,亲身体会从教师到学生再到教师的角色变化,可以换位思考,体会到传统考试无法体会到的东西,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学习变得更加深入和主动;课堂随机口试法更是把对学生的考核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论文考试法则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探究的能力;应该说,各种考试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探索新的考试方法也并非从根本上否定传统的考试方法,采用哪一种考试方法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完全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总的原则是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既要注重考试内容的多样性,又要注重考试形式的灵活性。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2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