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纪录片表现方式

2021-05-25 16482 人文历史论文

一、综合各种科技手段来再现人文历史,注意同期声和解说的互相配合

电视是一种声画并茂的信息载体,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解读历史,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语言再现历史。在表现手法上,合理的电脑模拟、演员模拟等方式十分常见。把真实的历史画面融合到虚拟的情景中,通过多种表现元素来烘托主题,既弥补了过去历史细节的缺失,更增添了整个片子的层次性,为人文历史类纪实作品增添艺术感染力,使其更具艺术性和生动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纪录片《大国崛起》总制片人罗明在《电视人也在铸史》一文中写道:‘岁月流逝,但很多历史都还活着,活在一幢古老的建筑上,一段残破的遗址间,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这都给电视人回望历史提供了独特的想象空间。”②通过二元创作再现某些历史瞬间,使纪录片的画面语言更加饱满充实,具体做法是采用大量的历史老电影、纪录片片段、影视剧片段,在一些特殊场景中,采取模拟表演穿插历史镜头的表现方式,以增加纪实作品的时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向观众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历史全景图,使历史与现实重叠交错,形成特殊的表现力。有时候,多种表现元素的有机结合往往也会取得虚实相映的效果,由表及里、由内向外,以虚实结合的手法阐述作品主题,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主要是为了引导观众、补充画面。同时,解说不可以取代镜头语言和画面语言,真实的同期声往往比空洞的解说词更加生动鲜活,更具感染力和真实性。尤其是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人文关怀和历史元素更加深刻,这就要求解说词要浅显易懂,作为画面的补充交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通过细节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细节化是新闻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人物类纪录片作品中,细节是深入展示人物复杂心理活动的主要外化方式。透过细节,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人物的整体形象。透过细节,观众又常常能更好地触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细枝末节,感受到鲜活生动的历史脉搏。用生动鲜活的细节支撑起整体结构,在平凡的、普通的场景中挖掘内涵,使平凡显得不平凡,寻常显得不寻常。“一部看似记录客观事实的纪录片总是带有创作者的自身情感。在再现生活的同时,创作者必须有自己情感的投入和体验,细节便是这种情感的释放点。创作者通过细节加强情感的渲染,达到自我情感的宣泄,同时去感染观众,引起观赏者情绪上的共鸣。”③作为电视新闻作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电视纪录片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生活实践或历史事件做系统完整记录的电视新闻报道,在表现形式上非常注重对事物的客观记录,在纪实手法上,比一般的新闻作品更加注重捕捉细节,而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充满了各种不可穷尽的情节,甚至充满了单调乏味的重复元素,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物细节都囊括进作品中,也不可能把发生过的所有事情都重演一遍。这就要求对记录对象进行筛选,形成对真实生活的合理浓缩,适当删节,把最具感染力的细节加以放大,凸显纪实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然,在对细节的把握上,绝对不能凭空想象或者想当然捏造,必须实事求是,追求细节真实。另外,在真实的生活中,人物活动、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都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的。在电视纪录片中,大多数表现活动的动作镜头只是叙述场景变动,表现人物个性和事物本质特征的才是细节镜头。而纪录片镜头区别于一般电影电视镜头,往往在瞬间就消失不见,必须十分注意细节镜头的抓拍。

三、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故事化表现手法

“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和安迪•奥尼的评论”,这是最早以讲故事出名的美国CBS的名牌栏目《60分钟》在每期栏目的片头语。用好的方法讲述一个好的故事,这就是《60分钟》成功的奥密。用节目主持人华莱士的话说:“我们节目长盛不衰的奥妙在于我们知道怎么讲述一个更好的故事,而我们的方法和经验全部在我们的节目里了。”电视纪录片传达艺术常用的两种手段是叙事和造型,叙事主要是通过作者所选择的故事来吸引观众,最终使得观众身陷其中而难以自拔。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中,构成故事的一系列事件不是对于事物静止状态的描述,而是外化为一个过程,一种变化。简言之,就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状态的转化。法国叙事学家巴特把事件按重要程度分为“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核心事件”属于功能性事件,对故事的后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引发作用,是故事的关键或转折点;“卫星事件”则属于非功能性事件,不涉及故事发展的基本叙事逻辑,而是对核心事件起到补充、丰富作用,使故事更加丰满和具体。从讲故事的手法上说,作为电视纪录片的一种代表形式,人文历史类新闻纪录片往往采取小切口、大转折的表现手法,从小切口入手,以一个有趣味的小故事或者一个小悬念来吊起观众的胃口,这样,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素材是电视纪录片各种类别中最为丰富的,人文历史类题材也往往更受观众欢迎,能取得很好的收视效果。但是,人文历史题材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人文历史类题材的表现对象是过去的人物和事件,一切经过证实或者经过推理后的结论、结果尽在创作者的掌控之中,创作者用不着像表现过程的纪录片那样等待事情发生变化。所以,作者自己没有所期待的事件发生,如果按照历史故事的逻辑顺序来结构节目,必然会缺少诱惑因素。对于已经一览无余的历史故事,观众当然不会产生期待的心理。”④因此,对于创作者而言,要学会打破故事本事叙事时间、叙事结构的束缚,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构成故事的一系列事件进行艺术处理,在构建故事架构的过程中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结语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本源是人物和历史的现实折射,有着很强的史料价值。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的人文历史类电视纪录片经历了蹒跚发展的三十年,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话说长江》、《望长城》、《藏北人家》、《故宫》、《徽商》等等,表现了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注和对历史事实的深刻认知。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多的探讨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