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网络辅助思路
一、外国文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一)外国文学原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属于人文类学科的外国文学课程是大学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外语学院的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为其它专业开设的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的选修课程。我国绝大多数院校选用的外国文学一类课程的教材都是我国学者们编译的如:《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作品选读》、《外国文学史》等中文版本教材。文学教学,特别是外国文学教学应该强调的是对原文本的学习,阅读原文、掌握其语言精华、领悟其语言的美丽,通过分析文本,了解作者、时代和思潮是文学教学的根本。除外语专业外,我们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教材、甚至读本都是翻译过来的文本,尽管翻译大师们精心斟酌、竭力用最贴切的本国语言来传送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但难免有所偏差。奈达把翻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析、转换、重组、与检验[1],外国文学原作品在翻译过程中经过了译者自身的文化视野过滤、对比、沉淀而多多少少失去了些原有的韵味,文化差异往往会在翻译时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例如《哈姆雷特》中克劳狄斯与哈姆雷特的对白里出现的双关语就很难用对应的词语完整地传达原语的意义。King:…andmyson…Howisthatthecloudsstillhangonyou?(……我的儿子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身上?)Hamle:t…IamtoomuchintheSun.(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很久了。)[2]这里的sun与son同音,隐含着一种讽刺。哈姆雷特用了一个双关语“toomuchinthesun”来回应克劳狄斯对他这个“son”的虚情假意的关心。即便是我国权威的莎剧翻译家朱生豪先生也难译出这意味深长的“toomuchinthesun”,只能用注释来告诉读者原文的巧妙又完整的含义表达。只有阅读原文,才能体味此处双关语之绝妙。因此,外国文学教学强调一定要阅读原著,而双语教学的开展顺应了这一需求。
(二)文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关于双语教学的界定说法很多,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作了较权威的界定:Theuseofasec2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即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掌握第二语言或外语,并且能借助这门语言掌握国际上先进的科技信息,了解异国文化。我国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是指在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国外原版教材(通常是英文教材),而授课中采用中(汉语)、外(英语)两种语言交叉进行,作业、实验、考试均采用外文(英语)的一种教学方法。[3]双语教学具有三种重要功能:“用于交际、交流的工具性功能;与语言融为一体的文化传递功能;与思维品质所关联的智能开发功能”,[4]这些功能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师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解答问题都用目的语(即英语)进行。这样向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语言输入信息,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目的语,而且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要学习的目的语。[3]由于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目的语的动机和兴趣,这种目的和兴趣比在单纯的语言课程上容易产生和持久。因此采用双语教授外国文学课程能够满足学科的需求,且有助于课程教学的改革。
二、多媒体教学辅助外国文学双语教学的优势
外国文学学科的特殊性给双语教学的实施增添了难度,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介入为双语教学和外国文学课程找到了有机的结合点。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又被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CAI)。教学手段落后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黑板+粉笔+辅助教具”的教学手段,教师知识性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的模式。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声音、图形等多种途径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手等各个器官,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进了学生的记忆、思考、探讨等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多媒体教学的特征是所包容的信息量大,可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教材、教师甚至一座图书馆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它的形式多样化,信息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人与人、人与机器的交互性活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主体有自主选择、探究的自由。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特征使其能够成为双语教学的好帮手,特别是在外国文学双语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软件,如Powerpoint、Director、Authorware等,将文字、图形、声音、图象、动画、视频等等多种多媒体项目数据汇集一起,有效地制作生动的教学课件,让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紧紧地抓住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自如地在异国语言文学的海洋里畅游。
(二)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挑战传统教学模式
文学教学的本质是审美。对学生来说,更需要的是对作品的“原阅读”,而不是经过咀嚼和“加工”甚至是曲解的非我的消化结果。传统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理性分析代替感性领悟的文学教学:通过教参、资料,把文本的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写作特色、修辞手法、精妙语句、词语使用等一一灌给学生,使学生自己的理解空间极小,感性的悟得更无从谈起。把多媒体与外国文学课程相结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的同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优化教学、培养学生感受文学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论证、思辩、研究等能力。传统文学授课模式是“文学史+作品选读”,或从作家到作品分析,以文本为切入点,剖析作家创作心态、理解创作背景、研究文学思潮等。因为大多数文学授课方式都是使用母语———汉语,教材也是中文编写的,文学作品也是汉译的,故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都回避对语言的赏析。而外国文学双语教学课堂上则可让学生们领略到异国文化和语言的魅力。尽管外国文学双语教材极度匮乏,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选择和制作出适合学生的双语课件,以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原文阅读的难度。借助多媒体技术,学生们还可多维地、全方位地了解一部作品。如当介绍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时,除了使用双语课件向学生展示莎剧文本中的语言之音韵美之外,还可以借用英国皇家大剧院的《哈姆雷特》戏剧光盘,让学生感受戏剧舞台语言的表现力,并且可以借助电影,中译名《王子复仇记》给学生提供影视、戏剧理论、技巧等方面作对比的素材。传统文学教学中,师生虽然是在教室里面对面学习,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交流并不多。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拓宽了教与学的时空,而且为师生提供了超越时空的、开放的交往环境以及心理交流的可能。在此环境中,学生不必受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知识获取方式的制约。同样以莎剧《哈姆雷特》为例,学生可以有所则重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做深入探究,如: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问题、剧中的鬼魂形象、莎士比亚的语言艺术以及剧中表现的命运观等等。就此,除了传统口头讨论模式之外,还可以利用教师或同学开发的论坛在网上进行交流,参与互联网上的讨论。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增强了教学的个性色彩,赋予了每个学生在学习时空、内容、方式、数量等各方面的自主权和调控权,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由选择所需信息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从重视老师的“教”转向重视学生的“学”。教学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余秋雨语)。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体现出人文的精神,那么,它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5]。传统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是只要知识不要人性。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设施、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无不围绕着知识的传授而进行。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教学强调让学生充分掌握各个“知识点”,而忽略了学生从教学中获得了怎样的能力。约翰逊(Johnson,1991)对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有争议性的观点[6]。所在教部分和应当教授部分以及计算机辅助学习部分三者都有所重合,而所正在教的内容中有一部分是不需要教授的,多媒体计算机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我们课堂上未能教授的内容,并且有所超越。人文学科的特点就在于以依据既有的知识而以独特的态度和方法对人和社会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利用多媒体进行启发式教学,充分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自由地思考,得出各种开放式的结论,并在各种观点之间展开论辩,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替代学生得出结论或做出判断,也不是引导学生得出某一个确切的结论。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开展,而更多地以指导者、协调者的身份出现。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个体的探索和体验受到重视。双语教学与多媒体的结合给学科增加了新的兴奋点,明显增强学科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化,且相应地培养了他们的信息处理的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等。在开放的语言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在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运用多媒体技术建设外国文学双语教学学科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但仍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如:教学软件滞后、师资和本土化教学理论的匮乏、学生的外语水平适应不了双语教学等。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外语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学科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但英语功底不深,尤其是口语水平差,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实施。学院可以采取短期培训双语教学教师、引进双语教学人才等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培养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成为当前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双语教学的模式大致分三种。(1)全外型。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2)混合型。采用外文教材,教师采用外文与汉语交错进行讲授。(3)半外型。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7]。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英语水平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教法。大部分高校一、二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达不到四、六级,特别是普通高校和地方院校,学生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难以适应双语教学。所以,一般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特别是外国文学双语教学课程最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小班授课,以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大多通过自制、网上下载和其它方式获取教学软件,自制软件固然有针对性强的一面,但由于对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水平、接受的程度等条件的制约,又无法保证软件的质量,多数教师仍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可用性较强的现成软件。而目前,现成的适合外国文学双语教学软件尚未问世。解决软件问题,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外国文学学科结合的前提条件。
四、结束语
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热点,国家的竞争是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使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提高专业人才英语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多媒体的运用,加强了实施双语教学的力度,加快了实施双语教学的速度。创建科学的、有效的多媒体教学理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进理念、开发运用有效软件和加强对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训等措施的实施,将会使师生们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真正感受到文学这门“活的语言”。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1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