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期企业竞争策略
一: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正在来临
新经济时代,一个真正持续发展的时代,一个创新的时代,一个速度制胜的时代。新经济时代,一个企业家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时代。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企业家的竞争精神──高歌弘扬的时代。新经济,一种持续增长而不引起通货膨胀的经济,一种“一高两低”──一方面经济高增长,另一方面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经济;新经济,新在高技术×全球化──新经济是高技术和全球化相互激荡、彼此加强的产物。新经济又是技术创新、公开市场、放宽管制、财政和货币政策相结合的产物。新经济,一个时代的标志──“三大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新经济,它是以高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化的新经济模式。一种新的竞争机制和新的经济体制。一个资源──包括知识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金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更有效地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在新经济时代,日本模式黯然失色,莱茵河模式开始崩溃,而英美的公众持股模式将再一次传播全球。欧盟正在向新经济进军。欧洲大陆充满着觉醒气息。“降税、私有化和放宽管制几乎列在每个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日本也在拼命的挣扎中奋起。日本内阁认为,日本经济中面临一场“历史性的大转变”,即从“现代工业化时代”向“知识时代”转变。基于这个认识,政府应该创造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通过激烈的竞争来培养个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新技术、新产业、新文化层出不穷。于是,“100%的日本大公司在改革”。新加坡也不愿再墨守成规。新加坡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以形成同外部世界竞争所需的更加独立和更富创造性的思想。新经济时代,不是不要传统产业,恰恰相反,传统的产业,包括传统的工业和农业,将获得新的生机。全数字制造和全球化生产,使传统的制造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信息化和生物化,把农业带进又一个新的天地。
二: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是创新速度的竞争
新经济,我们也把它叫做知识经济,其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劳动生产率已经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关键是知识的生产率。而知识生产率又取决于创新的速度。创新的速度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技术储备、科学优势、教育状况、机制体制环境以及观念等等。新经济时代的创新,具有许多新的特点:第一,关键是新产品创新,即品种创新。在新的经济时代,一家企业如果没有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并转化为新的产品,那么,“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积压越多,浪费越大,亏损越严重。近几年,美国每年新增加4万多种新产品。而70年代,每年只增加几千种新产品。第二,重要的是创新的速度。正如比尔•盖茨所说,80年代世界经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质量”,90年代世界经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再造”,2000年世界经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创新速度”。技术每年的淘汰率是20%,也就是说,技术的寿命周期平均只有5年。现在,人人都在提创新,重要的是创新的速度。慢了就要挨打。第三,技术创新取决于机制体制和观念的创新。最新的研究表明,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有六个层次的因素:1、现实的经济实力;2、技术储备;3、科学优势;4、教育状况;5、机制和体制;6、观念。如果说技术是经济增长之源,那么科学是技术之根,教育是科学和技术之本,机制和体制是这一切的关键,观念则是这一切的关键之关键。所以说,技术创新取决于科学创新,科学创新又取决于教育创新,科学、技术、教育创新又取决于机制和体制的创新,这一切又取决于观念的创新。
三:企业精神,新经济的灵魂
企业家,一群靠知识发财,坚信科学技术可以无休止地、创造永久经济繁荣的知识企业家。一群具有无限制的思维方式,为新思想、新思维、新的思维方式而生活的智慧人物。他们不仅仅是商人,也是艺术家。他们了解历史,他们理解技术,他们理解创造‘新人’的那种力量。他们懂得:“速度”是决胜的关键。如果19世纪是“精雕细琢”制造产品的手工时代,20世纪是“大量生产”的工业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大量满足客户个别需求”的时代,“新经济就是竞争未来的经济”,要快速把产品或服务传递给客户,唯一的方法就是“快速向未来”调整。新经济不单是将时间越分越细、越来越快的问题,更将是“与时俱进”的问题,做生意要能够做到“在未来作业,同时又能够掌握现在”。有远见的企业家和伟大的运动员或大明星一样,要在“未来尚未来临的现在,就已经创造出完美的表现”,好比最伟大的守门员,球还没攻到门口,就已掌握其来路,“提早”把它挡住。他们驾驭的企业是以“时间为基础”的企业,他们将面临“零时间组织”、“零时间作业”的营业概念,以满足“客户随叫、服务随到”的要求。
四:发展经济新思路
经济全球化、技术国际化的趋势正在加速,给世界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市场化的同时,推进市场国际化;(1)“不联合即完蛋”;(2)引进企业比引进技术更能促进我国技术、经济发展;(3)“企业是谁的无关紧要”,“你赚钱、我收税,你获利、我就业”;(4)放手发展民间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基础;(5)牺牲部分市场才能引进企业。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1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