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基础信息:
《中国科学》中文版系列和SCIENCECHINA英文版系列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自然科学各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曾用刊名:中国科学D辑;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中文版创刊于1950年8月,刊期为季刊,次年12月停刊.1952年10月《中国科学》英文版创刊,刊期为季刊,至1966年9月停刊.1973年1月,《中国科学》复刊,以中、英文两个版本出版,为季刊;1974年改为双月刊;1979年1月改为月刊.1982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成A,B两辑出版,A辑出版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技术科学;B辑出版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和地球科学,A辑和B辑均为月刊.1996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为A,B,C,D,E五辑,A辑出版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B辑出版化学;C辑出版生命科学,含生物、农学、医学;D辑出版地球科学;E辑出版技术科学.上述五辑除A辑为月刊外,其余均为双月刊.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在2001年创办了F辑信息科学英文版,为双月刊;同年,D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在2003年将A辑分为A和G两辑,A辑为数学,G辑为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均为双月刊.2005年A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从2008年起,《中国科学》系列A—G辑,均为月刊.从2006年起,《中国科学》A—G辑英文版全部将由Springer独家代理海外发行,并纳入SpringerLink网络平台.
2010年,《中国科学》系列期刊与《自然科学进展》合刊出版,刊名中取消序列号,突出学科,英文刊刊名由ScienceinChina改为SCIENCECHINA.中文刊为华语科学界全面提供科学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信息,对国内的基础研究发挥借鉴和引导作用;英文刊则力求全面展示中国科学研究总体面貌、动态和成果,报道国内外重要科学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英文版)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力求及时报道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气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够在地球科学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中、英文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刊物.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收录情况:
中文版:首届国家期刊奖,中科双高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等.
英文版:SCI,CA,EI,俄罗斯文摘杂志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栏目设置: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设有评述、进展、论文、动态和讨论等栏目;围绕公众感兴趣的热点科学问题,不定期刊出特约评论和特约论文.
评述:总结某一重要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评论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议.
进展:评介当前地球科学某个研究领域的突出进展,归纳总结该领域近几年取得的重要成果.
论文:报道地球科学领域具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科研成果.
动态:及时报道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栏目的稿件,排版后不超过5个印刷面(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讨论:对本刊一年内刊出的文章提出意见,原文作者做出答复.意见与答复均为学术性的,并未曾以任何方式公开过.经过评审通过后的意见和答复安排在同期发表,且均不超过5个印刷面(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特约评论:针对公众感兴趣的热点科学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评论.本栏目以约稿为主.
特约论文:报道公众感兴趣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栏目以约稿为主.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订阅方式:
ISSN:1674-7240,CN:11-5842/P,邮发代号:82-752,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717。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社相关期刊-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中国科学数学杂志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社投稿信息1文章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结构简明;尽量避免使用多层标题;文字、图表要简练,用较少的篇幅提供较大的信息量;论述应深入浅出、表达清楚流畅;专业术语运用准确,前后保持一致.
2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处,要紧扣主题,简明扼要,但要有足够的信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方便检索.应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题目,最好不用“…的研究”、“…的意义”、“…的发现”、“…的特征”等词;尽可能回避生僻字、符号、公式和缩略语.一般不超过24个汉字,英文不超过20个单词.
3作者和作者单位:在论文中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应该是对论文工作有实质贡献的人员,应对文中的论点和数据负责.署名单位必须是该项研究的实际完成单位.单位的名称要用全称,同时提供单位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如果作者分属不同单位,使用上角数字标示作者所属单位序号,并请提供通讯作者的E-mail.
4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概括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能够脱离全文阅读而不影响理解.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汇、特殊符号和公式.摘要的写作要精心构思,随意从文章中摘出几句或只是重复一遍结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摘要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序号.
5关键词:用于对研究内容的检索.因此,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主题词,不应随意造词.关键词一般为3~8个.
6基金资助:放在首页脚注,列出资助基金来源,并注明项目批准号或编号.格式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资助”.基金的名称要写全称.英文版中基金项目名称译法要规范,如“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High-TechResearch&DevelopmentProgramofChina”(国家863计划),“NationalBasicResearchProgramofChina”(国家973计划)等.
7正文:应以描述文章重要性的简短引言开始.专业术语应有定义,符号、简略语或首字母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
8引言: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简要介绍相关理论或研究背景.需列举相关的参考文献,尤其是近2~3年内的研究成果.应非常明确地给出本研究的目的,以及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扼要交代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引言部分不加标题,不必介绍文章的结构.
9材料和方法:主要是说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应描述清楚,引用相关文献,使读者了解研究的可靠性,也使同行可以根据本文内容验证有关实验.
10讨论和结论:应该由观测和实验结果引申得出,并注意与其他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切忌简单地再罗列一遍实验结果.讨论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应明确,实事求是.
11图:应该按照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按照“文先图后”的原则置于正文中的相应位置处.黑白图和彩色图的分辨率不能低于600dpi,图中线条要清晰,线条粗细约0.5~0.6mm.中文图中的汉字为7pt的幼圆字体,英文图中的文字和阿拉伯数字为8pt的Arial字体.图的宽度分两种:单栏图宽4~8cm,通栏图宽12~17cm.图的长度一般不超过20cm.如果出现中国地图,请注意中国地图的完整性(如国界线和南海诸岛等).南海诸岛作插图时,务必完整表达附图中与主图相同区域内的专题要素.中国地图的示意图可以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网站(http://earth.scichina.com)“投稿指南”下载.
12表:用三线表,即表格采用横线表形式,纵向不画线.横线数量不限,需分开的内容尽量用横线分开.请将表格插入到word文件中的相应位置.
13公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用圆括号括起置于公式右侧.
14致谢:向对该文有帮助的人员或单位表示谢意.稿件通过评审后,要对评审人予以感谢.
15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进行文内标注和文后著录,即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序号用方括号括起,置于文中提及的文献著者、引文或叙述文字的末尾.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得当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未能在论文中引用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主要文献,尤其是近2~3年内发表的国内、国外期刊刊载的相关文献,或是主要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献,编辑可能会认为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不多.对文中所引参考文献,作者均应认真阅读过,对文献的作者、题目、发表的刊物、年代、卷号和起止页码等,均应核实无误,切忌转引二手文献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社编辑部征稿辽东半岛大营子拆离断层系及其区域构造意义滇西保山地块双脉地晚始新世过铝质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定年、地球化学和成因梁河花岗岩岩浆混合作用:锆石微量元素、U-Pb和Hf同位素示踪渤中坳陷新构造运动断裂活动带PL19-3大型油田晚期快速成藏兴安-内蒙古地区晚古生代生物礁及其构造和油气意义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裂后异常沉降的数值模拟随州陨石中铬铁矿和谢氏超晶石的产状和矿物化学ASAR和TM数据协同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新方法基于浮油膜双光束干涉模型的油膜厚度遥感反演理论地理分析导向的虚拟地理环境:框架、结构与功能7Be和210Pb观测示踪研究瓦里关山近地面O_3和CO_2浓度变化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地区凝析油气藏成因特征研究氯仿沥青“A”、原油及其族组分裂解气轻烃地球化学特征江汉盆地烃源岩中甲基化烷基色瞒系列的分布及其与成熟度的关系生物降解作用对辽河盆地原油甾萜烷成熟度参数的影响煤系烃源岩中正构烷烃、芳烃绝对含量及倾油倾气性判识生物降解作用对辽河原油芳烃组成与芳烃成熟度参数的影响青藏地区岗巴通-亚安乡、东巧-纳木错石油与天然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研究中国南方白垩系油气成藏规律广西桂中地区泥盆系沉积环境及沉积有机质特征塔东地区天然气生成地质模式及其封盖条件评价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油源探讨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1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