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态保护论文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内,居滇中盆地中心,属南盘江流域西江水系,在玉溪市“三湖”生态城市群构建中占有核心地位。抚仙湖流域面积674.69km2,抚仙湖最大水深158.9m,容水量206.6亿m3,是我国第二大深水型淡水湖泊,占全国水资源蓄水总量的9.17%,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资源蓄水总量的68.3%,具有生活用水、防洪、灌溉、工业用水、渔业及旅游等综合功能,是西南地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饮用水资源。
1抚仙湖生态脆弱性特征分析[1]
1.1湖泊水生态系统发生显著变化,局部水体发生蓝藻水华
1.1.1水生态系统发生显著变化,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种类组成明显增加
据十多年的数据分析可知,抚仙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生物量发生了急剧变化,这是应当引起我们充分重视的症兆。据多年监测数据,2000年以后生物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藻类个数由十万个量级/L猛增至百万个量级/L,2002年全湖藻类平均生物量比2001年翻了一番。在2000~2006年短短6a中,浮游植物生物量增长了3倍,绿藻门的生物量增加了4倍,硅藻门的生物量增加了5倍。2002年以来抚仙湖浮游植物生物量范围(95.36~134.17×104个/L,年平均115.76×104个/L)与1980年浮游植物生物量范围(1.7~37.8×104个/L、年平均12.77×104个/L)相比,增长了9倍,其中绿藻门的生物量增长了近14倍,硅藻门增长了15倍。抚仙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发展趋势表明了湖泊水体营养水平的演变。藻类种类明显增加,由清水性种类向喜营养性种类演替,局部水体出现典型的蓝藻水华种类-铜绿微囊藻。多年监测数据表明,抚仙湖浮游植物种群结构从45种增加到78种。抚仙湖浮游植物总体向多样性增加发展。变化最明显的是硅藻门,种数增加了3倍。清水性黄藻自1993年就没有检出。藻类发展趋势是喜营养性种类(栅藻属Scenedes-mus、直链藻属Melosira、四角藻属Tetraedron等)渐渐增多,清水性种类(丝藻属Ulothrix、微孢藻属Microspora)渐渐减少。20世纪50~70年代的优势种水华束丝藻很少检出,已被小转板藻(MougeotiaparvulaHass)所替代,2000年在抚仙湖南岸隔河口湖湾首先出现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随后的4a,铜绿微囊藻大量出现在湖泊南岸,这表明抚仙湖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抚仙湖入湖营养物不断增加,湖水中氮磷浓度上升,尤其在局部水域已具备了发生藻类水华的条件。2002年5月31日抚仙湖南部湖湾约3km2水域受星云湖泄水影响而首次爆发了水华,持续时间3d。水华期间抚仙湖南岸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高达1092×104个/L,CHL-A为116.9mg/L,水华优势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占70%。这种水华与滇池发生的蓝藻水华几乎一样[2]。
1.1.2水生植物呈现不健康发展趋势
2000年4月调查发现,抚仙湖水生植物的分布面积和群落密度与1980年(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1980年调查资料:抚仙湖水生植物品种单一,主要分布在避风的河口冲积扇区域,分布面积20hm2,不到湖面面积的0.1%,分布深度不超过5m)相比不仅没有明显的发展,而且水生植物表面普遍生长了附着藻类,生长受到很大的影响,呈衰退趋势。2005年的调查表明,抚仙湖沉水植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种类为12种,分布面积是以前的15.9倍,资源量是以前的48.8倍。抚仙湖为贫营养湖泊,在20世纪80年代沉水植物生长差,只在局部水域分布,但随着抚仙湖富营养化趋势的加剧,近年沉水植物在全湖岸带的分布和生长都得到了加强,黑藻群落生长茂盛,成为抚仙湖第一优势种类,耐污染的穗状狐尾藻和篦齿眼子菜群落也发展很快,水生植物生长与抚仙湖水质呈现不协调发展变化趋势。
1.1.3水生动物土著物种不断灭绝、外来物种资源增长,对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冲击
在底栖动物中,曾是抚仙湖腹足类主要种类的螺蛳(Margarya),随着环境的变化已趋于衰落;2005年的调查表明,云南高原湖泊的特有种螺蛳和仿雕石螺的优势地位由长角涵螺、环棱螺和河蚬等替代。在土著鱼类中,许多以前常见的土著鱼类现在变成了偶见种,有些种类甚至很难见到。抚仙湖原有25种土著鱼类中,有12种属抚仙湖特有鱼类,8种属云南水系或湖泊特有鱼类,5种属我国广布型鱼类,目前这部分土著鱼类资源在逐渐衰退,外来鱼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外来鱼类如棒花鱼、麦穗鱼、太湖新银鱼等小型鱼类适应抚仙湖不同的生态位空间,已经逐渐取代土著鱼类,分别成为生活于敞水区和沿岸区底层的优势种群。土著鱼类?(鱼良)产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全湖300~400t降至目前的0.5~1t,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而太湖新银鱼作为外来鱼类,从星云湖经隔河自然进入抚仙湖后,仅几年时间就形成了稳定的种群,产量由1988年的213t上升到2003年的1538t。目前在种数和数量上,非土著鱼类已经成为抚仙湖鱼类捕捞的主体,在食物、活动空间和繁殖等方面对土著鱼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对抚仙湖生态系统产生冲击。
1.1.4耐污种增多、清水性种类减少或消失
在底栖动物中,与1980年前后的调查资料相比,摇蚊幼虫的出现率和现存量显著增加,并出现了典型富营养型的指示种羽摇蚊。在浮游植物中,喜营养种类(栅藻属Scenedesmus、直链藻属Melo-sira、四角藻属Tetraedron等)渐渐增多,清水性种类(丝藻属Ulothrix、微孢藻属Microspora)渐渐减少。在水生植物中,近几年来,耐污种篦齿眼子菜的分布面积、频度和优势度不断增加。
1.2湖泊、河流沿岸带生态系统结构不完整、生物多样性单一
1.2.1自然湖滨带破坏严重
抚仙湖湖岸线总长约100.8km(湖面高程1722.5m),具有湖岸较陡、湖滨缓冲带较窄的特点。抚仙湖湖滨缓冲带区域适于最优原始植被生长区面积共约5km2,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湖滨带基本被破坏,抚仙湖缓冲带及周边多被人为侵占,主要为村落、农田,在法定最高水位1722.0m以下,有102.8hm2湖滩被侵占,农药、化肥、饲料和渔药等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近岸水体污染严重,严重破坏了缓冲带的生态系统及岸带自然景观,造成缓冲带内植被物种单一,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机能基本丧失。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大量园林景区及湖滨带人工恢复,总共约恢复1.5km2,抚仙湖湖周缓冲带得到逐步修复,但人工恢复湖滨带与原有最优原始植被生长区面积所占比例仍然很低,湖滨带生态系统结构仍然非常脆弱,亟需进一步建设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