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正文

论农村职业教育中的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021-4-10 | 职业教育

摘  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一种典型,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产业的订单经济向教育界渗透的一种表现,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具有可行性,农村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农村职业教育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需要“订单式”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制度构建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建立政府调控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理念。政府应加打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政府主导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和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二要以“订单”主导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四要利用网络教育推进农村职业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订单式”  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产业的订单经济向教育界渗透的一种表现,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些年来以来,每到春节过后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常常出现了招不到民工的“民工荒”现象。“民工荒”现象并非炒作放大,也非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它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发展与农民工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问题。而农民工文化素质低、就业技能欠缺是形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应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重塑农村职业教育新体系。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解决“民工荒”问题①。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面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一种典型。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围绕“订单”建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围绕“订单”设置专业、开发课程、实施教学和进行教学评价。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专一,针对性强。
    第二,专业设置的市场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依据设置专业。市场紧缺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迅速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
    第三,课程开发的职业性。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订单”是课程开发的基础、用人单位对职业岗位的要求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与用人单位一起根据“订单”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通过对“订单”所确定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的认真分析,构建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而开发为具体的课程。用人单位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用人单位对职业岗位要求是课程开发的依据。
    第四,育人过程的合作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用人的意图,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的人才。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订单”的要求,保证用人的质量,校企双方需要积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人才的培养不再仅仅是学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人单位不仅为学校提供“订单”,而且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参与培养计划实施的全过程。为此,校企双方都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投入相应的人、财、物,提供相应的教育设施、设备作为必要的支撑。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
    第五,校企接轨的无缝性。“按需培养、企业录用”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产销对路”,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的无缝接轨成为可能。当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益与风险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在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的“三赢”的同时,也使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决定了“订单”必须瞄准未来的市场、未来的职业岗位。今天的“订单”是在对二至三年后市场变化预测的基础上完成的。然而,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的变化,职业环境的变迁并不是都完全按照预测的趋势发生变化。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可行性
    农村职业教育,是相对城市职业教育而言的,针对农村的经济、地理环境、人文特征等区域特点而提出来,是指县、市以下的经济区域开办的职业教育。一般来讲,它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村培养各类型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与成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类型。一般包括中等和初等职业教育,其学校类型有: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初中及其相应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是高等学校尤其高等职业教育推崇高的教育教学方式,它对提高学生就业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完全可以用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技能,促进农村劳动的转移,解决部分企业“民工荒”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必然要求农村职业教育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实行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并行的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大量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产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30.1%下降到2008年的11.3%,社会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8年的39.6%,劳动力工业化率由1980年的18.2%提高到2007年的26.8%,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19.39%提高到2008年的45.68%,非农化率由1980年的69.9%提高到2008年的88.7%。上述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使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向城镇聚集;二是农科专业比例不断下降②。“订单培养”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产业的订单经济向教育界渗透的一种表现,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市场化经济必然要求农村职业教育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