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游戏动漫
前段时间,我区的一位教师上了一节面向全区的公开课,内容是四年级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动物”。在课堂上,执教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训练的方式多样,有采访、互相介绍、表演、给动漫配音等,每个环节都是在互动中完成,教学效果较好。课后,我作为区教研员,组织了200多名教师进行评课。在评课时,有位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堂上“给动漫配音”这个环节是多余的,因为没有互动,不符合口语交际的要求。问题一抛出来就引起了大家激烈的争论。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造成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有下面三点:
一、没有正确认识“倾听”
“表达”和“应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认为“给动漫配音”这个环节不妥的理由主要是:这个环节只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训练学生应对的能力,是说话的单向训练,这个环节是多余的。
持反对意见的教师的理由是:本环节训练了表达能力,即使没有应对,也符合口语交际的要求。显然,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倾听”“表达”和“应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同的理解。其实,“倾听”“表达”和“应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倾听”和“表达”互为前提。
只有听清楚、听明白了,才有可能说好;只有把话说好,才能让别人听清楚、听明白。
其次“,倾听”又是“表达”和“应对”的前提。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根据对方的信息做出反应,从而更好地表达,进行双向互动的交际活动。以本节课“给动漫配音”为例,角色之间必须根据动漫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做出反应进行应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双方甚至多方互动的过程。
再次,“应对”以“表达”为表现形式。表达包括语言的表达、神态的表达和动作的表达,交际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语言、神态和动作做出反应。
在“给动漫配音”这个环节中,我们不仅听到了学生之间在语言方面的表达,我们还看到了学生肢体语言和情态方面的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但没有详细去阐述“倾听”“表达”和“应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反复实践,深入领悟,不断总结。
二、忽略了“单向说话”是“双向说话”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可见“双方互动”是口语交际的特点。只有双方说话交流,才算是口语交际。但是,“双向说话”必须以“单向说话”为基础,只有训练好单向说话,双向互动才会更好。因此,我认为把单向说话的训练作为口语交际课中的一个环节是允许的,就算本节课“给动漫配音”这个环节是单向说话训练,我看也未尝不可。再者,这个环节是安排在课的后面,可作为拓展延伸、激发兴趣的一个环节。
三、没有真正了解“应对”的内容
口语交际中的“应对”,包括语言的应对、神态的应对和动作的应对。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学生在给动漫配音时,许多听课教师只听其音,不见其人,眼睛只盯着动漫的画面,没有认真去观察配音学生的神态与动作,把学生的配音片面地看作是“对口型”配音,误认为这种配音缺乏“应对”。
事实上,配音的几个学生不仅说得非常生动,而且还伴有不同的手势和丰富的表情,他们兴奋不已,把角色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教师创设了一个非常好的交际情境,这配音“表演”的过程,也正是多方互动的过程。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个环节很感兴趣,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