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正文

无公害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2021-4-10 | 农业

 

农产品质量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型到小康型过渡;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却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国务院于2002年全面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获得通过,累计制定农业国家标准10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1600多项,地方标准6179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和认证种类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合格率持续上升。但是诸如“毒豆角、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问题的反复出现,说明我国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制度问题、体系问题、执法管理问题还存在许多漏洞。文章通过分析漯河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解决途径和发展方向,以供借鉴。

 

1漯河市农产品质量状况

 

2003年漯河市提出了建设无公害食品基地市的目标,并于2004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经过多年的努力,漯河市基地认证数量、面积、覆盖范围都已排在河南省前列,农产品质量大幅提高,蔬菜出口备案基地数量、畜产品出口量都居河南省首位。

 

1.1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制定与执行

 

漯河市市委、市政府在2003-2007年间,参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吸收各地无公害生产经验,组织编写了《漯河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全书》,共组织整理、制定及推广各类农业标准238项,其中国家标准56项、行业标准86项、省地方标准30项、市地方标准66项,一批“漯河标准”成为“国家标准”。技术监督部门还帮助指导部分龙头企业完善了一批企业标准。农业部门把科技承包与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相结合,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市畜牧部门统一制定了动物防疫、用药、用料、疫情、监测、消毒、无害化处理8项制度,为饲养场建立防疫、治疗、消毒、饲料使用等各项生产记录,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进行检查和监测,实现从引种到出售的全过程监管。

 

1.2投入品管理

 

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漯河市加大了对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制售违禁农(兽)药的打击力度。市、县农业部门都相继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队,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积极配合农业部门,开展了多次农业投入品市场执法检查,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每个农资经销商都有一幅国家禁用、限用农(兽)药目录,凡是国家禁用、限用农(兽)药,不准经营销售。2003年以来,全市出动执法人员26700人次,出动宣传车辆4760辆次,检查企业370余家,整顿市场750个(次),查处违规农资266万kg,取缔不合格经营户96个。

 

1.3市场准入及质量检测

 

漯河市自2003年起至今,逐步在三县两区全面实施、完善蔬菜市场准入制度,水果、水产品、猪肉为主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并将市场准入范围扩大到乡镇、集市,准入品种逐渐扩大到了面粉、食用油、大米等其他农产品。全市实行蔬菜市场准入以来,共检测各类蔬菜样品298550个,检测不合格蔬菜2434批次,销毁不合格蔬菜78924kg,市场上销售的无公害蔬菜合格率由原来的68%上升到99.8%(见附表),全市农药残留超标率由原来实行市场准入前的32%下降到现在的0.2%。

 

2农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

 

2.1管理问题

 

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经营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系统、连续的质量管理体系。

 

2.2投入问题

 

2.2.1生产基地科技力量不足

 

除了少数畜产品养殖基地和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外,大部分农民自发组织的基地生产规模较小,无力聘请或引进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及投入品不能完全满足标准化要求,种植管理技术全靠模仿、跟随。

 

2.2.2质量检测设施的缺乏

 

县乡级监测点、站、集贸市场、超市多种检验检测设备配置不齐全,有的检验室因缺少经费而不能正常运转,有些检测点则根本无设备可用。因培训经费少,使技术宣传、专题讲座、人才培养、引进交流等缺乏活力。

 

2.3质量隐患问题

 

2.3.1生产过程不规范

 

几年来,漯河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虽然进度很快,但种植、养殖等并没有100%覆盖,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按无公害标准生产,投入品市场无法净化。

 

2.3.2农业生产者素质低

 

随着城市进程和劳动力转移加快,老弱、病残、妇女儿童承担了大部分农业生产劳动。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继续降低使得新生产技术、新管理方法无法发挥最大效力,明令禁止使用的药品也无法100%杜绝。

 

2.3.3质量监控漏洞多

 

农产品检测点少,各点检测仪器、人员配备不合理,日常监测不能如期全面开展,造成监管漏洞。从附表可以看出,“漯河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从2005年以来检测数量逐年下降,2010年以后监测数据不全,其质量监控作用令人担忧。

 

2.3.4生产基地管理存疏漏

 

经多个种植业无公害基地走访表明,多数基地都没有合格的生产记录,没有完整的财务记载,投入品购买随意性大且记录不完善,产品销售无记录或记录不全。标识使用不连贯,有基地外借现象。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产品标识检查缺乏连续性。

 

2.3.5生产销售环节多,问题大

 

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中环节越多,对质量的控制作用越小。“公司+基地+农户”、“经纪人+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市场+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诸多形式,虽然对生产和销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产品质量问题、生态环保问题、滞销问题还是不断出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