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古代文学论文
高师古典课的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有所创新和突破,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文学史好比一条线,众多的作品好比是若干珍珠、若干闪光的点。学习古典文学,就是以线串珠。学习作品是基础,是基本的一环,因为不掌握作品,线就是空的;同时又必须牢牢地把握线,因为它能把处于散乱无序状态的珠串起来,使之成为闪光的链条,成为系统化的知识。同时,还须从古典文学本身之外寻求联系,以期在面的视野上也有所扩展。因此,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必须是文学史和作品的教学并重,且兼顾知识面的开拓,以文学史的教学为线索和导向,以作品的教学为重点和难点,以面的教学为深化和升华,并力求把三者结合起来。
一、线的贯穿
文学史知识的教学应力求清晰精要,这是因为它是“史”,主要地是阐述古典文学纵的发展和横的联系,各种文体的演变,各种文学流派的兴替,一些重要作家之间的传承关系,梳理出较为清晰的线索;从横的方面说,对各个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各种文体的状况,一些主要的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他们在那个时代所处的地位,必须勾画出较为清晰的轮廓。这样,才能显示出“史”的特点,因而清晰精要是文学史知识教学的灵魂。
我们使用的教村大都采用论述体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理论性较强,但放入高师的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将教学内容条理化。它有利于从不同的方面展示某个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某些作家群体、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的创作特色,有利于展示文学演变的阶段性,有利于揭示文学现象的各种内在联系,它体现了文学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教学形式的条理性的统一,具有清晰、易懂、好记的特点。如讲《唐代传奇小说》一章,就可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将古代短篇小说的发展过程梳理为:溯源于古代神话传说,胎息于先秦散文,产生于汉代,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中唐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这种精要的陈述将某种文学现象、文学体裁、文学流派的发展演变勾勒出较为清晰的线索的方法,使学生便于理解记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提要钩玄能力的一种示范。
据粗略统计,学生们在中小学阶段已学过160多篇古诗文,已具有某些关于古代文学的初步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碎的、片断的,只是若干个孤立的“点”,没有形成一条“线”。在备课时,我们将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按时代先后全面排队,并将其穿插在各章节之中,贯串在文学史这条线上,纳入古代文学的整体系统的框架,我们把这叫作“旧知识上架”。这样就能使学生把握过去接触过的单个作家、单篇作品在整个文学发展流程中的位置,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为达简明精要之要求,我们还充分利用图表化的形式归纳总结,以便掌握每一时期文学的总体情况,又可以按时间之先后窥其发展演变的轨迹,可以从作家、作品的栏目里把握学习的重点和关健。
二、点的掘进
作品是“古典文学”教学的重点。这不仅因为线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离开了作品,文学的历史便空洞无物,而且这也是专业的“师范性”决定了的。我们培养的多是中学语文教师,他们将来面对的乃是诗文作品,教学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取决于他们理解、分析和鉴赏作品的能力的高下。这就要求我们精心选材,把握特点’讲深讲透,使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学会把作品读懂弄通,能分析,会鉴赏。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教材所选作品数量较多体裁较全,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我们选讲作品的标准一是要“文质兼美”,即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二是“文用兼顾”,即既考虑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又要注意学生的实用性和可接受性。对于所选作品也要适当区分为讲读和阅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规定不同的学习要求,以讲读带阅读,以阅读辅助讲读。只有对于重点作品(讲读作品)领会得更深一些,才能举一反三,带动一般作品(阅读作品)的学习。这就要求作品的讲授务必抓住特点,力求打破传统讲时代背景、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教学模式,抓住确具特征的一两点讲述,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们对((木兰诗》只讲了两点:一是其形象塑造的魅力,二是转换人称的叙述方式。木兰是一个女强人的形象,千百年鼓舞着中国妇女冲破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束缚,力争“半边天”的独立人格,成为她们自信自强冶立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该诗特殊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之所在。在表达方式上,时而采取叙述人的口气说话,以迅速地展开故事情节;时而采用过路人的口气说话,以表现出对主人公命运的关心;时而用女主人公木兰的口气说话,以便更卯腻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进而指出这种人称转换的手法,在曲艺作品和当代小说中是经常使用的。又如讲《诗经•东山》,主要讲它的散发式的艺术思维,并由此引申说明这种写法与现代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与现代小说的意识流手法都有相通之处。这样便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个文学鉴赏的新天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讲授作品要有深度。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艺术意蕴的深厚性和阅读接受的层次性,它的艺术意蕴可以说是“此中无垠”、“味之无极”,而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它领悟的深度是很不相同的,大学生的领悟理当比中学生更深刻一些。这里的关键是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作品,既要广泛吸取古今学者对该作品的某些精深的见解,要求自己烂熟于心入乎其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而不能停留在教材评介揭示的水平上,或照搬某些赏析文章。像《女蜗补夭》、《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神话,教材上评说它们反映了远古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表现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这种阐释还是太笼统了,我们觉得其中还含有更丰富的思想意义:《女蜗补天》表现了我们民族扭转乾坤的气魄和敢于斗争的精神,《精卫填海‘》则表现了我们民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而《大禹治水》正是这两种伟大品格的统一。正是这两种品格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这正是我们需要弘扬的民族精神。显然,文学作品教学的深度首先决定于教师钻研作品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