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生态论文 » 正文

滨江景观带的规划

2021-4-10 | 城市生态论文

 

当景观成为道路设计主导因素的时候,道路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就会和常规做法不同在交通功能大大减弱的同时,景观的愉悦感和行人的舒适性成为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景观道路品质的判定标准变得主观而且模糊,合理的线型与纵坡、高大的行道树、昂贵的人行道铺装等,这些常规的道路品质提升手法都不足以成为景观路的必要条件。传统的道路景观设计手法和工作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景观路的高品位要求,道路设计需要更多的理念和内涵。笔者以重庆广阳岛环岛路的设计为例,综合考虑行人的使用、生态的需要、景观的营造、交通的管理控制和结构工程措施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完成了滨河景观道路的设计。在设计理念中,道路空间不再由汽车主导,道路不再是交通噪音和汽车尾气的发生地,道路甚至不再只是仅供人类使用的通道。道路在为市民提供交通方便的同时,还需要为市民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宜人的街道空间。

 

1项目背景与项目概况

 

重庆广阳岛位于重庆主城下游南岸区境内,规划用地面积594ha,是长江内河的第2大岛。广阳岛的功能定位为高品位的生态居住之岛。环岛路是广阳岛开发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工程,是结合防洪堤而建设的一条滨江城市支路。道路全长约11km,标准段路幅宽度16m,环岛路内侧是城市建设用地,外侧是环岛滨河公园。基于规划的功能定位,一开始就提出了“生态、绿色、景观和高品质”的设计要求,见图1。

 

2设计要点

 

2.1公园的道路

 

环岛路是广阳岛上最先建设的道路,它与道路外侧的防洪堤共同形成环岛公园。因此道路在方案设计之初,是从环岛公园的整体景观构思出发,将公园的景观游憩和交通纳入一体化考虑。根据环岛公园在不同区段的地形、风景资源和与规划的关系,将这11km的道路分为3类不同个性的4个区段:岛头滨江段、城区段、岛尾滨江段和林区段(图2),这4段大致各占1/4的长度。其中城区段的道路不临江,林区段的道路则从山林陡坡的半山腰穿过,外侧是长江主河道,可以远眺铜锣峡口,沿线没有建设用地。根据这3类不同性质的区段,分别作了不同的设计考虑。

 

2.2多功能的道路

 

环岛路作为一条城市支路,需要满足交通和服务的功能。再加上滨江公园是对城市开放的公园,因此功能比普通城市支路复杂,除了满足本地居民的人行、车行交通及停车外,还需要考虑外来游客的活动,另外还有一年一度的自行车环岛比赛的特殊功能要求。道路空间的分配需要兼顾以上人群的需求。

 

在目前国内的城市中,行人与汽车的矛盾日益突出,两者对街道空间争夺的结果直接决定街道的品质,所以根据环岛路的功能与定位,决定在这条路上限制汽车交通(包括行驶速度和路侧停车位),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

 

关于自行车交通,这里需要特殊说明一下。重庆山城的地形特点极大的影响着城市交通方式,它是少数几个几乎没有自行车的城市。近年来,自行车健身运动逐渐兴起,加上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政府正在尝试推行自行车公共租赁系统,改造道路,设置专用自行车道,因此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使用自行车作为环岛健身游览的工具和居民在岛上出行的主要私人交通工具。11km的环岛长度,是一个非常适宜的自行车出行区域。

 

标准段考虑了以下设计要点:车行道、自行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宽度分配,电瓶车站(岛上使用电瓶车做公交车)的位置,私家车路侧临时停放,以及交叉路口处的稳静化措施。在上述的3个不同区段,分别有基于标准段而来的不同的做法。

 

1)在滨江段,环岛路既是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重要交通道路,它是城市和公园的交汇地带,也是两者之间的分隔。希望这条路尽可能减少两者之间的隔离,让公园的环境往城市渗透。因此,在设计时着力于往居民生活、人行舒适和城市景观的方向倾斜,在保证交通的可到性与方便性的前提下,降低汽车交通的舒适性,减低车速,控制路侧停车,提倡低碳交通。确定这一段汽车、自行车和步行者这3者的空间分配关系:7m宽的车行道两侧各有2m宽的连续绿化带,将快行交通和慢行交通隔离,城区侧的绿化带之内是2.5m宽的自行车道,接着是1.5m宽人行道;公园侧的绿化带则与滨江公园的绿地联成一体,人行道与自行车道设置在防洪堤的马道上。见图4。

 

2)在城区段,我们延续了滨江段的设计理念,唯一不同的是:道路外侧绿化带宽度之外设有1.5m宽的人行道,供相邻地块的居民使用,如图5。Fig.5Transactionoftheroadinthetown

 

3)在林区段,由于周边没有建设用地,而且该区段山坡陡峭,所以考虑尽可能压窄道路宽度,减少工程挖填方量,减小人工构筑物的尺度。同时,根据交通分析,该路段是环岛路交通流量最大的路段,因此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及人行漫步道在不同的标高上分流,机动车道设置在50年一遇的洪水位上,自行车道和人行漫步道则设在沿江的175m标高位置,该处地形平缓、亲水性好,不会出现大体量的人工构筑物。在这一区段的车行道上,没有采用其他区段的对车行交通的限制措施。林区段标准横断面,如图6。

 

以上3段的共同点是:交通功能并不是完全在道路红线之内解决的。只要条件许可,可将道路的部分功能放到公园内,同时在道路红线范围内增加绿地的面积,这样更有利于整体景观的营造。

 

2.3宁静的街道

 

道路上的噪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汽车的高速行驶,减小交通噪音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降低车速(因为这个原因,笔者介绍的工程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道路)。环岛路在规划定位上是一条景观休闲性质的城市支路,设计时速20~30km,交通功能较弱,有条件实现稳静化的交通。

 

由于在路上设置限速标志的作用并不明显,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参考《文明的街道———交通稳静化指南》[1]中国外的稳静化工程做法,设计了一条汽车跑不快的路。除了与中干道相接的交通流量比较大的3个路口设置了红绿灯外,其他路段我们组合使用了以下几种做法:道路窄化、减速弯道、减速带、路拱、加高交叉路口、交通岛、环形道和特殊标志标线。稳静化工程措施主要集中在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方,即道路交叉口、较长平直段和转弯半径较小的弯道路段。根据规划情况,设计了以下几类稳静化节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