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体育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境内高山绵延,巨流纵横。世代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藏族传统体育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生到发展都与藏族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其中,石文化在藏族传统体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大主角。
一、藏族族群发展进化中的石文化
大约在4000万年前,欧亚板块撞击的造山运动把原本是一片汪洋的特底斯古海奇妙地变成了地球的屋脊,千姿百态的大山是天公对这片超尘脱俗的地球高地最慷慨、最丰盛的馈赠。西藏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高山林立是一大特点,有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等,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有伯舒拉岭、高黎贡山、怒山、芒康山、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这样的生存条件给藏族的先民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也造就了藏族文化与石头间的不解之缘,因此,石文化在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西藏地区发现的古人类的考古资料、藏族民间传说及藏、汉文文献记载充分说明:藏族先民自古以来就活动于青藏高原上。[1](P303)藏族先民进化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藏族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体育即萌芽于这一过程。
同其它民族一样,原始的藏族先民过着“以果实、坚果、根茎作为食物,没有武器而以群体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的生活。在采撷和狩猎时期,原始人大多群聚生活、集体围猎,棒打和投掷石块是主要方式,石头是最重要的觅食和防卫的天然工具之一。狩猎的随后人类学会了制造工具,进入了石器时代。石块是人类先祖制造工具最方便简捷的原材料,特别在西藏高原,到处都是大大小小、材质不同的石块。经过把天然的石块作为天然工具的阶段后,人类开始对石块进行打制加工,根据打制出的不同形制的石器决定不同的用途。随着技术的积累和人类的进化,发展到根据用途来打制石器,人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考古发现,在藏南的定日县、藏北的申扎县、双湖地区都发现了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砍砸器和石片等旧石器。[2](P64-128)随着人类制造工具能力的发展,采集和狩猎提供的产品的增多,原始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继发展起来,人们有条件和能力制造出更加精细和功能专一的石器,于是就发展到新石器时代。1978年发掘的距今五千多年的昌都卡若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陶器和动物骨骼、穿孔的贝壳等。经鉴定,这些出土石器分别属于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其中包括石刀、石匕首、石刺刀、石矛、石戈、石钺、石簇、石斧、石镜、石铲、石绣、石球等工具,[3](P2-8)这些石质工具孕育了许多传统体育项目的萌芽。
藏族先民靠山吃山,磨石斧以狩猎,凿石锅以煮食,垒石屋以避寒,佩石坠以驱邪,如此维系着长久不衰的巨石崇拜与灵石崇拜。散见于西藏各地的摩崖石刻与玛尼石堆,便是这一古老信仰习俗流变的具体体现。石头是藏族人独有的一种心灵语言。人们通过它和山水交谈,将外在的风景化为内在的心境,同时也把冷峻的高原变成熟悉的、让人“诗意地栖居”的家园。[4]石器时代的细石器工具、石砌建筑、石棺葬等,标明了青藏高原远古文化的特征。迈进文明的门槛之后,第一代王者聂赤赞普居住的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就是一座建在石山顶上的石砌城堡。如今在藏区,以石头为材料的民居、寺院、宫殿、庄园、堡垒以及各种石质的宗教象征物比比皆是,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藏族传统体育中的石文化生活在高山石丛中的藏族先民的体育活动,到处都有石头文化的痕迹,古朵、抱石头、抛石头等是典型的代表。
1.投石
投石藏语为“古朵”,是利用离心力将石子抛掷出去的活动,是藏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投石起源于藏族原始先民的狩猎过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技能,经过改进形成放牧和狩猎、防身自卫和锻炼身体的手段。在1904年的抗击英国侵略的江孜保卫战中,藏族人民曾用“古朵”作为抵御英国侵略者的重要武器。在原始的狩猎活动中,最原始的方法是用石块砸向猎物,直到捕获猎物为止。后来人们把石块与绳索等结合起来,制造成复合工具。从民族学资料可以看出,近代一些原始部落利用石球制造的狩猎复合工具,一类是绊兽索,一类是飞石索。飞石索有单股和双股之分。古朵类似于双股飞石索,在捕获猎物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演变而来。放牧时代,古朵发展成驱赶牲畜、攻击野兽的工具。放牧人在闲暇时间练习古朵的准星和远度,逐渐演变成休闲健身的体育项目。“古朵”成腰带形,用牦牛毛编制而成,质柔软,约有2.5m长,两端细窄而中部较宽,中央最宽处约5~7cm,并有一块约8~10cm长,5~7cm宽的皮垫,用以包放投掷的石头,绳子一端有扣。使用时,将有扣的一端扣于中指之上并用食指和拇指夹住另一端,把古朵对折,皮垫中加一块约鸡蛋大小的石头,在身体侧上方做圆形匀加速旋转,即发出“呼呼”声响,旋转到高速度时,挥臂甩向目标,同时迅速放开没扣的一端,伴随着一声清脆响声,石头即飞掷出去。用“古朵”掷石,是藏族传统体育独具特色的一个项目。比赛一般分打远、甩准、甩响。有团体和个人比赛之分,团体比赛采用打准的方法。单人比赛多以远度或响度决胜负。
2.抱石
抱石藏语叫“朵加”,意为举石头较量臂力。抱石头起源于藏族先民的生产劳动,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演变起来的。在集会时或劳动之余,藏族男子常常抬举周围的东西或牲畜,以显示男性的力气。松赞干布时期建造的大昭寺和赤松德赞时期建造的桑耶寺壁画中就绘有抱举石头的画面,充分说明在吐蕃时期抱石头已经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体育活动。在这些壁画中,抱石者均为彪形大汉,他们大都长发梳辫,身穿长袍,下着长裤,腰间系带,足蹬翘头鞋。壁画中从怀抱石头到上肩等比赛的整个过程及赛场环境等都有形象逼真的描绘。据藏文史料记载,藏族非常崇拜大力士。在吐蕃赤松德赞时,曾有七名大力士。其中一个名叫桂雅琼的大力士,能将一头鹿剥下完整的皮,腔内装满沙子举起,并将沙鹿举过头顶,旋转自如。另有一大力士则能奋力将一头牦牛举起,可见力大超群。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举重活动,一向为藏族群众所喜爱。随后,在比赛的实践过程中,为了一决雌雄,抱举重物逐渐固定为石头或沙袋,但不分重量、级别、年龄,只要把事先规定的抱举物举起即可。抱举的规则、形式越来越丰富,复杂度、难度亦有所增加,形成了后来的抱石走步、先抱后抛、抱石翻肩等项目,并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