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旅游管理
1生态文化旅游的特征与发展状况
生态旅游的实践一直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之中,体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惜,尊重和呵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Ceballos-Lascurain1980年首次从理论上定义生态旅游为:在旅游过程中最小程度打扰和污染环境,其目的是学习、尊重和欣赏自然景观及其动植物和所发现当时或以前存在的文化。文化旅游是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各种文化活动的旅游。通过文化旅游游客感知、了解、体察当地人民的历史生活方式、宗教文化、艺术建筑、以及其他文化内容。
近30年来,生态、文化旅游已形成国际趋势。如MeganEplerWood1989年在美国福罗里达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强对环境和文化尊重的意识,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世界各地,文化旅游已成为寻求文化享受和民间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国,为了引导人们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珍惜呵护,许多地区把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如湖北省于2008年11月将该省西部地区组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激活该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等资源,推进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效。
2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中薄弱点与问题
在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中,也暴露出我国生态环境的一些薄弱点,在项目建设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2.1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有些生态资源在逐步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有些方面变得更加脆弱。如即使在湖北生态环境具有独特优势的神农架林区,许多生态资源也在退化之中,有的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如各种野生动物栖息范围还在不断缩小,许多珍稀植物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
2.2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大自然自身孕育需求
由于目前仍然用GDP衡量经济增长目标,各生态文化区尚不能摆脱以GDP为中心的发展模式。项目投资和旅游价值依然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攀比投资额度和短期经济回报,较少考虑环境自身的发展孕育需求。各地热衷于建设现代化豪华设施,缺少回归自然的理念。许多生态文化旅游项目边开发,边破坏生态环境。有的地方在自然保护区中心建立旅游机场,旅游公路延伸到动植物保护核心区域,忽视了动植物栖息繁衍需要足够的安息环境。2.3急功近利,用经济目标衡量文化项目在文化旅游方面,重视与经济发展直接联系的文化项目,忽视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地方政府喜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热衷于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文化项目。一些民间古朴归真、勤劳节俭、呵护自然的风俗习惯,由于直接经济收入不佳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3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探讨
我国生态文化旅游起步晚,发展快,急需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以促进生态环境与旅游的共同发展。
3.1用绿色GDP取代传统GDP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发生的冲突日趋明显,如森林面积的萎缩、水土流失加重、沙漠化的扩大、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能源的耗尽,等等问题。这些冲突不断威胁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尤其是能源的短缺,使市场经济的发展难以持续。经济发展如果突破环境所承载的极限,经济与环境会同时遭受极度的破坏。因此,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处理和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时,必须把经济利益置于生态环境利益之下来研究(Brown,2001)。在经济效益伤害生态环境时,要果断地选择替代经济方案,以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与良性发展。市场经济的最大弊端是以GDP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果,它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成本和价值,而地球生态环境一旦毁灭,人类将失去生存基础。因而,迅速采用绿色财富核算方法,用绿色GDP取代传统GDP来衡量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是当务之急。在生态文化旅游区,应优先采用绿色GDP指标,来衡量区域发展的成果。
3.2把旅游对生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生态文化旅游是旅游与生态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1990年制定的基本规则,旅游者要保护旅游区的环境并促进当地居民的福利。要把对生态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要敏感地觉察和尊重环境,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提供积极的经验,为当地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的利益提供财务上的支持(蒋洪强,2007)。在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中,应切记不能大兴土木,贪图豪华,建设过多人工项目和现代化设施。要倡导绿色旅游和绿色消费方式,在旅游项目建设中要利用自然,顺其自然,回归自然。
3.3森林资源要列为生态区域的核心资源
森林资源是当今最稀缺的自然资本,它兼有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退化、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森林资源既保护了国家的生态安全,又为市场提供循环永续的能源和材料。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8m3,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9。全球森林资源都处于紧缺状态,作为世界上木材主要消费大国,中国木材和纸浆严重依赖进口,所需外汇排在石油、钢材之后居第三位。因此,森林资源林是主要的国家安全和战略资源。森林资源作为最长久急需的再生绿色财富,应成为生态经济区域的主要支柱产业。
3.4弘扬尊重自然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经济理论不谋而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就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如道家思想就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见素抱朴、节俭实用的理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反应历代民众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我们要继承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文化,不要惊扰大自然的生息。生态文化旅游区的一切发展项目,都要以保护现有生态环境为前提。使各种地质地貌得以安详演变,各种山川河谷得以世代保留,各种生物物种自然演绎繁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