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态保护论文
1石漠化现状及成因
1.1石漠化现状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石漠化是岩溶土地持续水土流失的最终结果,也是我国南方山地荒漠化的特殊形式,又称喀斯特荒漠化或者石化。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危害最大的缓变地质灾害,它是由于脆弱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植被破坏,岩石裸露,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旱涝灾害频繁,区域生态环境气候恶化,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1,2]。我国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12.96万km2,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等8个省(区、市),其中以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1]。石漠化区域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红河流域三大大水系的源头和上游,生态区位极其重要。石漠化造成的水土流失导致大部分泥沙进入长江并在下游淤积,导致河道淤浅变窄、湖泊面积逐年缩小,使蓄、泄洪水能力下降,最终将威胁到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国家“西电东送”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影响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而且石漠化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危害匪浅[3]。石漠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低下,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落后、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对这些地区而言,石漠化不仅是严重的生态问题,更是突出又急需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制约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导致“三农”问题突出和地区贫困的根源。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扩展态势,改善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1.2石漠化特点
一是面积大。根据监测,石漠化面积已达12.96万km2。此外,还有12.4万km2的潜在石漠化土地,如果不尽快实行保护,很容易转化为石漠化土地。因此,防治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扩展趋势快。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坡耕地的不良耕作,潜在石漠化土地变成了石漠化土地;二是矿山的开发和公路建设,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产生了一些新的石漠化;三是石漠化程度在加剧,轻度向中度发展,中度向强度发展。三是防治难度大。岩溶地区虽然雨热条件好,但是分布不均,且由于土壤流失殆尽,肥力极差,治理难度大。同时,区域经济不发达、人口密度大、各种不合理人为活动频繁,石漠化防治难度很大。四是区位特殊。岩溶地区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红河流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有45个民族、近3000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8%。同时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有152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超过1000万人,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4.6%[3,4]。五是危害严重。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威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许多地方丧失了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石漠化还造成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可见,石漠化危害严重,形势严峻,已经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3石漠化成因
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的形成是特殊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也是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基本出发点。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一是由于岩溶区碳酸盐岩具有易溶蚀、成土慢、土壤易流失的特点,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据研究,形成1厘米厚的土层所需的时间,为同纬度非岩溶区的1.0倍~40倍[5]。形成的土壤土层薄,层次发育不全,土层与其下伏的刚性岩石粘着力差,极易侵蚀。二是岩溶地区绝大多数地区年均气温处于1.5~20℃之间,山高坡陡,降雨丰沛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三是岩溶地区年降雨量大,降雨多集中在5月~9月,降雨强度大,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四是岩溶地区地形陡峭、切割深、落差大,随着坡度的增加,坡面下泻水土的速度大大加快,冲刷力成倍增加,加剧了土壤侵蚀[6]。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6]。一是岩溶地区人口多,密度大,超出了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长期以来,盲目毁林垦荒,陡坡耕种,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形成石漠化;二是岩溶地区生产生活能源主要依靠薪材,过度樵采,使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植物群落迅速退化,土壤流失加快,石漠化加剧;三是岩溶地区的经济主要来源于牲畜业,以放养为主,牲畜大幅度增加,造成过度放牧,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而且增加地表粗糙度,造成土壤易被冲蚀,导致石漠化;四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对植被保护的重要性和生态重建的难度认识不足,没有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大量开采挖矿,破坏林草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开采过程中过程中排放和丢弃“三废”,危害林草生长,加速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加剧了石漠化过程。
2石漠化试点工程取得的成绩
石漠化问题是中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更是岩溶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4年~2005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基本查清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为石漠化科学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同年,国家启动了100个县(市、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为全面实施石漠化治理探索道路、积累经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3年来,各地在石漠化防治技术与工程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为“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奠定了一定基础[7]。
2.1生态效益
加快石漠化地区的林业建设,是恢复和改善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迫切需要,是根治长江、珠江水患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是推进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巩固成果的必然要求。3年试点工程在林业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植被管护,主要通过现在实施的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与天保工程的森林管护项目完成;封山育林育草,石漠化区域大多是坡度较陡的高海拔区域,在人为操作难度较大和成本利益的考虑下,封山育林育草便成了比较理想的生态恢复方式;人工造林,包括生态林、生态经济林和薪炭林;低效林改造,结合目前实施的低效林改造项目布局;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岩溶景观资源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主体的特色生态旅游业。通过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加快石漠化土地植被的恢复,各治理区初步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功能防护体系,土壤理化性能得到有效改善,节水、保水效益得到明显增强,减缓了地表径流的冲刷,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土流失,彻底遏制土地石漠化不断扩大的势头[7,8]。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和林草植被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固碳释氧,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