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社科相关
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中国西南地区发生大面积干旱。旱情严重影响到这一区域的工农业生产,导致数千万人生活饮水困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位于桂西山区德靖台地大石山区的那坡县也不例外,从2009年8月份开始,那坡人民面临着“旱魔”和“火兽”的严峻考验:土地干裂、水源干枯,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出现困难,森林火灾存在极大隐患,春播夏种都无法进行。据那坡县政府的资料数据显示,由于天气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少60%,全县9个乡(镇)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旱情,全县人畜饮水及工业、农业、林业和渔牧业用水出现严重困难,造成经济损失1155万元,受灾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8.9%;截止3月7日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18起,过火面积约718亩,受害森林面积约392亩,造成经济损失达150万元[1]。
那坡县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处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余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中、低山峰丛洼地及峰林谷地地形。当地人称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为“弄场”。那坡地区系扬子地块边缘,由于该区石灰岩地质纯,多节理缝隙,透水性强,渗透率高,山高坡陡,石多土少,致使土壤瘠薄,粮食产量很低。仅有的少量耕地集中在大小不等的“弄场”,“弄场”低洼易涝,也易旱。夏季山洪往“弄场”里灌,形成涝灾,摧毁农作物;冬春雨少,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2]。但是历史上,在当地生态系统未遭到大肆破坏之前,该地区森林茂密、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有“天然空调”的美誉。可如今除少数村庄的庙宇和人迹罕至的山顶以及田边地头尚存少量林木外,其余全部是光秃秃的山、裸露的岩石,就连灌木丛、草木丛也难以看到。该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便旱灾频发。据气象资料统计,20世纪50年发表生干旱9次,60年代18次,70年代25次,80年代25次。从1958年到1990年,春旱15次,其中严重的8次;夏旱19次,其中严重的10次;秋旱16次,其中严重的3次;冬旱18次,其中严重的5次;冬春旱相连8次,秋、冬、春旱相连1次,209天;冬、春、夏旱相连1次,227天;春、夏旱相连1次,92天[3]。但是2009年的干旱却是当地六十年不遇的最严重的一次干旱。素有神秘及文化“活化石”之称的黑衣壮(黑衣壮:壮族的一个分支“敏”,他们因保持了制作和穿着黑衣传统服饰的习惯,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刚好就世居于这个如今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大石山区。虽其自然环境如此恶劣,但黑衣壮人却凭借着蕴含在其文化社会结构中的地方性知识、与山区生态相适应的生计模式应对自然灾害,度过了难关。不仅体现了他们的生存智慧与地方性知识,也显示了黑衣壮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一、应对旱灾的地方性知识
世代生活于广西那坡县喀斯特地貌环境中的黑衣壮人,由于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山区和半山区水资源紧缺、对降雨的高度依赖等原因,不断与自然抗争和磨合,总结出了一套与水紧密相关的地方性知识。我们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整理,总结如下:
(一)生计方式中蕴含着御旱知识
在历史上,黑衣壮人以山地农业为主,兼营纺织业和蓄养业,近年来又通过外出打工、茶叶和山货种植等途径发展出一套适应大石山区生态环境的生计模式。黑衣壮由于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不同,根据其所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生产生计方式可分为石山旱地农耕类型、土坡旱地类型和低山河谷水田农耕类型三种。
在那坡中部一带,水田较少,大部分为旱田。黑衣壮人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与水利资源),在山区旱地种植耐旱的玉米、红薯和南瓜;在土坡旱地种植早稻、黄豆等经济作物;在河谷的水田种植水稻。由于水田少,且当地的气候干旱,黑衣壮人一般选择玉米作为他们的主食。尽管其生活于“九分石头一分土,耕地碗一块瓢一块,盖顶草帽少一块”的恶劣环境中,玉米苗仍像稀稀拉拉的野草一般一丛丛的顽强地生长着。为了有效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黑衣壮人在耕作玉米时总是会套种黄豆、竹豆、红薯、南瓜等,以补充单一作物经济,保障温饱。尤其是南瓜苗,在每年青黄不接的四五月份,作为黑衣壮山区唯一的蔬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粮食补给作用。
玉米种植与储藏的方法中蕴含的地方性知识:首先是选种,他们一般选粒大、饱满、色好的玉米棒,去掉两头过小或过大的玉米粒,脱粒晒干,拌石灰贮存起来;然后是浸种,本地都有浸种的习惯,一般将准备作种子的玉米粒,置于石缸或其他容器,倒入适量的大粪水或猪粪水,撒上桐油搅均,浸泡1—2天,浸种的目的是让种子尽快发芽,而且可以杀死病毒;接着就到了出种子阶段,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下午,当“开路”的鞭炮点过后,各家各户把牛从牛栏赶出到附近山地上,象征性地去犁一点点地,至于犁哪里,东、南、西、北方向由当地的师公择定。犁地之后,由家妇带着工具、几粒种子、一些肥料,在已“耕”地上种下玉米,表示“坐种”、“开种”的意思,种时要“屏气”,不能呼吸,过了正月初三,方可进行春种;再次是选苗,玉米长苗后,在农历三月前后,人们就开始选苗,每坑留粗壮的玉米苗一至三株。紧接着就是栽培,等玉米苗长到一尺左右,进行第一次培土,叫小培。长到三尺左右时,再培一次土,叫大培。收获季节一般在农历七月。玉米棒收回家后,一般都一束一束的悬挂在楼阁上。挂在楼阁的目的主要是让家里的炊烟慢慢熏,慢慢烤干,可防玉米虫的“侵犯”。待食用时,再拿下来剥壳、脱粒、碾磨。
笔者在那坡进行田野调查时,听到一句俗语,“干旱吃饱饭,下雨饿死人”,很是疑惑。据村民解释,那坡往年雨季来临时,一般正值玉米抽穗的季节。大雨一打,洪水一冲,玉米收成去了大半,如果干旱的话,只要玉米能长成肯定有收成。因此,尽管天气越来越干旱,但村民们仍将肥料挑到了地里,一袋袋堆放好,只等天一下雨就立刻播种。听他们讲,关键是看在农历五月是否下雨,如果到时下了雨,他们就可以种好田地,如果一直这么干下去,玉米就没法种了。许多村民都像年近五旬的李志华一样,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下雨可以种植玉米,他们便在家务农,如果一直干旱种不了玉米,就外出打工以谋生计。为了家庭的发展,李志华已经安排了两个小孩先去广东打工,让他们寄点钱回来补贴家用。不过现在随着干旱的持续,他也联系好了南宁的“东家”,做好了举家外出的准备。不少村民都表示,如果干旱太严重,可能也会外出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