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外国文学论文
一、海明威对大自然的复杂情感
广义上来说,海明威本人的自然主义可以看作是回归大地、回归自然,就像梭罗一样,面向生活的本质,在物质方面只满足基本的需要,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海明威的自然主义在他毕生对自然界的追求中和满足他对冲突与暴力的渴望的自然运动中得到了最个性化的诠释。一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的自然主义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对现代生活的回避,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海明威并不是从普通的自然主义价值观的角度反对社会,认为应该像自然主义者所倡导的那样生于土地,死后也和土地融为一体,而是从他自己特有的自然观的角度出发,与大地对抗,以一种进攻的方式和超越自我的方式对抗他所崇拜的生物和自然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同死亡的对抗。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喜欢大自然带给自己的感觉和快乐,但是也讨厌那些被不断激起的犯罪感,海明威似乎总是强迫自己在大自然要惩罚他前接受大自然的报应。海明威认为花大量时间捕杀动物和鱼是为了自己免于被杀死。在同死亡抗争的时候,自己也能够得到上帝恩赐的快乐。
不管是海明威的作品中的人物,还是他自己本身,都在不停地和大地作着斗争。从他的书信和自传中我们发现,海明威捕杀动物的种类之多是惊人的。史韦兹的生态伦理观强调:有思想的人能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显然,海明威的很多作法,已经违背了生态伦理观,甚至丧失了基本的道德伦理。海明威的矛盾自然观,实际上源自于对战争破坏自然和为了自我利益而牺牲大自然的反对。他的自然观是杂糅的,所以他并不承认生命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无法认识到人类如何在了解和利用大自然的同时又不破坏大自然。死亡其实也是一种物质的循环,周而复始,万物重生。那些土生土长的土著人就是这样同世界和谐共处的,这让海明威既矛盾又崇拜,他离开自己的国家,四处追寻大自然的痕迹。事实上,海明威从没否认说自己不是拓荒者,在《非洲的青山》中,他就是以一个入侵者的口吻对狩猎故事进行描述的。他认为他的白人祖先可以肆意开发土地的特权已经影响到了他人,损毁了大量的土地。对密西根的森林是如何被毁的,海明威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就像他在小说中所揭示的那样,非洲已经成为最后一片净土了。他认为大地是永存的,但是真正的英雄是否可以像大地那样永存呢?这对海明威来说,一直是个在探索的问题。海明威恪守自己的信条,但在大自然的伟力和无法抗拒的死亡面前,海明威也保留了像土著人那样的原始的自然主义。对他来说,死亡是残忍、令人生厌的,总是让勇敢的人成为它的牺牲者。海明威就是这样,总是想控制和操纵那些他认为是敌对力量的东西。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自然不过是那些侵略性和毁坏性的个人主义的舞台。这种个人主义,不光使得大自然遭到严重破坏,也毒害了当代社会的有机来源,最终,海明威不得不到更原始的大自然中寻求逃避和解脱。
二、作品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矛盾心理
《老人与海》中,老人与自然界之间的那种紧密相连的关系,也是《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本质内涵所在。由于年老力衰,老人随时都有可能失败,茫茫大海上,老人独自一人孤军奋战,也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也使得老人与大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老人感慨世间万物都要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奋斗。人也和动物一样,和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明威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复杂的。虽说《老人与海》中强调了人战胜自然的毅力和决心,但是,圣地亚哥老人在与象征着自然伟力的大马林鱼和灰鲸鲨搏斗的过程中,也明显流露出对自然的爱甚至是敬畏。甚至可以说,对海洋中的各类生物,老人都充满了爱慕与崇敬,将其视为自己的兄弟,饱含深情。
圣地亚哥的这番评论和对待大鱼的态度恰恰揭示了其生态思想意识:任何生物都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把大海及海洋中的生物都视为自己的朋友。圣地亚哥欣赏一切有力量的生物,而这条灰鲸鲨恰恰是大自然神奇伟力的体现和代表。可以说,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是兼具原始主义的自然观的,他懂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懂得在一定程度上敬畏自然,同时,也将大自然中的万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和兄弟。他相信,人和其他生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平等的,虽说人和动物时有冲突,但总体上是和谐共处的。由此可见,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并不是敌对关系,而是自然界的内在关系,是朋友和伙伴的关系。解决人类与大自然的冲突的关键在于人类自身调整人与大自然的物质交换方式,而不是做生与死的斗争。
三、生态回归
作为对工业文明和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反思,人类提出了生态文明。而今,生态文明的发展让我们建立了回归的理念,在经历了千百年的扩张与征服后,人类终于意识到生态回归的必要和价值。所谓回归并不是倒退,而是对生态文明终极价值的实践活动。如今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正需要生态回归理念的指导。这同时又是一场精神和观念上的革命,是一种精神的重塑运动,人类的精神生命很可能再次得到延续和提升。面对现代社会对大自然资源的无尽掠夺,人们提出了回归简单自然生活的理念。简单生活并不一定是让人们抛弃物质文明,深居简出,而是呼吁人们尽可能地简化繁琐的物质生活,多接触自然与自然进行交流,以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使简单生活充满意义。人们应该彻底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重建生态平衡。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老人便是简单生活这一生态理念的最好诠释者。老人的棚屋简陋而质朴,虽说老人的生活是简朴的,但是老人却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他十分关心棒球赛事,和孩子兴致勃勃地讨论了赛事并且确信扬基队是不会输的。对于自己出海捕鱼,老人也始终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在《大双心河》中,尼克放弃了人相对于自然的主体的位置,反映出尼克顺从了自然而不是强迫自然屈服于他的意志,表现出对真实存在、变幻无穷的大自然的尊敬和一种公正开明的态度。从生态批评来看,尼克的这种对人类主体位置的放弃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自我,放弃的美学只是暗示悬置自我,以便使人感觉到环境至少应该与自己一样值得关注,体验自己处于许多相互作用的存在之中。因此,若想回归自然,就不应该把人的意志强加于自然,应当开放全部感官去感受自然、体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