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文学理论论文
如同一束烟火,香消玉殒的瞬间璀璨绽放,又如一滴眼泪,崩裂的刹那晶莹剔透、灿烂辉煌,更如响遏行云的泣血天籁,在最长、最尖的荆棘刺透那颗追求完美的心脏时,流泻在荒蛮的枝条间,凄艳、淋漓、嘹亮……悲情美,犹如一枚裹着沙粒、和着血泪的珍珠,给人的心魂一种磨砂般的疼痛与诱惑,像一条绵连不断的藕丝,若隐若现地穿透了众多的中外文学爱情佳作,使人们为之叹息,为之流泪,却又迷恋其中不能自拔。
各色爱情悲剧,像如泣如诉的音乐,不同的旋律演奏着不同的伤感与缠绵,却一样的婉转动人,令人久久难以忘却。
旋律一: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20世纪美国经典电影《魂断蓝桥》(WaterlooBridge)中,女主角玛拉(Myra),在邂逅高级军官罗伊(Roy)前,她的青春与激情只绽放在芭蕾舞的优雅轻盈中。“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那颗玲珑的芳心,已寂寂守护了多年,直到那个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空袭的夜晚,在刻骨铭心的滑铁卢桥畔,她紧锁的心扉被那位名字叫做罗伊的男人叩开,从此,她那句“我只爱过你”便成了她和他彼此深爱最好的诠释。她甚至听到了教堂钟声的召唤,召唤他们终成美眷。然而,战争这只可恶的黑手摧毁了一切:罗伊奔赴沙场,从此音讯全无,玛拉失业,穷困潦倒。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在阵亡将士的名单上,玛拉竟然发现了罗伊的名字!失去爱情的玛拉彻底崩溃了、堕落了,为了生计,她沦为娼妓,卖笑求欢于形形色色的男人间,而她的心扉深处,却仅仅珍藏了一个罗伊。如果不是滑铁卢车站的尴尬重逢,她也许就这么行尸走肉般、捱过惨淡的人生。然而命运偏偏弄人,让她自认为备受摧残与玷污的身心已无资格再爱时,却偏偏与最爱的他重逢。这种痛楚,是比永不相见更加尖锐的折磨,她,只能不舍却又无奈而果决地推开他温暖的怀抱,独自啜饮相思、无奈、悲愤勾兑的苦酒,在沧桑的岁月里苟延残喘。
明月点缀了他的窗子,他点缀了她的梦,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风景。然而,他哒哒的马蹄声只是美丽的错误,他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怨憎会、爱别离”,有什么比“你站在我面前,我却不能爱你”更加让人煎熬的呢?在生命如草芥的战争中,真情犹如弥足珍贵,然而,造化弄人,玛拉与罗伊的悲剧,让人感受到爱的纯洁与美好的同时,又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旋律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唐朝传奇《莺莺传》,绝色莺莺与落魄张生一见倾情,为了爱情,莺莺以飞蛾扑火般的勇气与决绝,挣脱礼教束缚,冲破重重阻碍,在丫鬟红娘的帮助下,于三五明月夜,与张生相约于西厢,共赴巫山云雨,成就花好月圆。然而,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后来,张生情迁,始乱终弃,失去爱情的莺莺还清楚地知道,礼教森严下,她这样处境的女子可能会面临的蹇运是什么。当时,莺莺心中的恐惶、悲苦与悲愤,恐怕不亚于一条毒蛇对这名如花女子的吞噬。但是,终究,她美过,她爱过,她为自己谱写了一首和着血泪却也缠绵悱恻的爱情悲歌。
再后来,张生另娶,莺莺别嫁,当张生路过莺莺门前,欲以外兄身份求见时,莺莺断然拒绝。
夜与昼的交替并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就像爱与恨的纠缠。拒而不见,不是因为遗忘,而是因为难以了却前缘。
貌美如花、感情热烈、勇敢忠贞的莺莺,在男权社会里,注定只能以“薄命千年恨,芳心一寸灰”的悲剧形象站立暮色苍茫的时空中。而真情的美,却永远播撒着芳馨。
旋律三:恨不相逢未嫁时。
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传世名作《廊桥遗梦》(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以一种散发着“真实性、悲剧性、死亡性”气味的笔触,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凄美、无奈、然而却震人心魂的爱情故事。
散发着泥土一般自然烘培的温热气息及青草曝晒过后的芬芳的农妇弗朗西斯卡(Francesca),与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Robert)偶遇却相见恨晚,两人彼此守候的四天成为双方一生最珍贵的记忆和情感归宿。最后,由于弗朗西斯卡不愿舍弃家庭,不愿抛却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二人忍痛分手,他,远走高飞,她,回归家庭。然而,四天即一生,这份电光火石般的感情成了男女主人公终生的寄托与追忆。故事中最感人的,不单单是那骄阳般热烈的情感,更是那无奈离别中的心灵折磨以及历经岁月洗刷却没有褪色的爱的永恒。
心在滴血,她在意欲与他私奔的刹那挥剑斩情丝,他许下承诺,绝不再来打扰她的生活。
她和他遥遥相望,他揪心地等待,无声地告别。
分离后,滂沱大雨天,他们在镇上相遇,她身边坐着从未曾也永不会理解她的农夫丈夫,车窗外,是浑身湿透、狼狈落魄的他。
她收集他的一切作品,包括与他相约的那枚纸条。睹物思人,物在人空。她和他日日夜夜彼此怀念,激情潮起潮落,岁月无情冲刷。他先她而逝,再也没有机会重逢。临终前,她留下遗嘱:将她的骨灰撒在与他邀约的罗斯曼桥畔,从此,与他永远相伴相依。遗憾,成就一种撕心裂肺的悲情美。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各自伤神。
旋律四:镜中水月梦中花,踟蹰望月空牵挂。
《红楼梦》“是一篇情文字,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脂砚斋对《红楼梦》作如是评价。该书中,贯穿始末的主线是宝黛缠绵悱恻的爱情。宝黛之情是彻头彻尾的悲剧,然而这种悲剧却有一种震撼人心魂的艺术魅力,因此才能使“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