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宏观经济
在传统经济理论和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经济快速增长在带来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导致全球性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罗伯特•雷佩托指出:一个国家可能耗尽它的矿产资源、砍光森林、侵蚀沃土、污染水体、使野生动物和鱼类等濒临绝迹,但是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随着这些资源资产的消失而稳步上升。[1]
1人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趋势
按照内外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路径是任何一个经济体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增长过程,即经济产值和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后来,人们注意到,发展并非是纯经济性的,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经济繁荣,还应包括社会状况改善和政治体制进步,发展因此被视为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之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发展是受限制的,而资源环境因素的限制是最基本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又被纳入发展的视野,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对各种发展观点兼收并蓄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日渐成为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依据。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逐步形成了全面、综合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观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中,资源环境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的作用,资源环境本身也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的焦点问题,纵然是在可持续发展内涵日益丰富的情况下,资源环境问题仍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沿领域。正如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同时也要求一国一地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全球或他国的利益为代价”。[2]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是一种立足环境和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发展模式。
20世纪70年代,迫于资源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发达国家开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把传统的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表现为高耗能、低利用、高污染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表现为低能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的“循环经济”。这一转变对这些国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产生了显著效果,尤其是应运而生的环保产业为这些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利润。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遵循自然规律,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切实转变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3]
2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里,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物质来源;环境是一种具有自产能力的特殊资源。环境生产是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无一例外都来自环境,但自然资源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所以,环境是自然资源的生产载体和人类重要的生存性资源,它具有的净化能力能够不断吸纳和同化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环境一方面能够为人类提供有益于健康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环境恶劣不仅能导致各种疾病,也是贫困的重要原因。从世界范围看,最贫穷的人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生态脆弱的环境中。当前,随着全球生态、能源危机不断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和消费主义恶性膨胀,尤其是经济危机的持续爆发,迫使人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结果是:物质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现代化模式不仅造成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所引发的人的严重异化,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激烈冲突,使生态和能源资源危机不断恶化,全球合作和治理困难重重,如果继续按传统现代化模式走下去,人类社会只能走向自我毁灭。为此,必须抛弃以物为本的传统现代化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现代化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坚持全面发展,必要时宁可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换取环境、社会、精神生活的改善,从根本上改变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使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平衡,坚持在全球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全球化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发展过程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发展的结果要保持自然资源库的恒定或稳定,要将发展限制在自然的和人类的环境承载力之内,实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同进化。[4]
3甘肃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是一个以农牧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生态环境脆弱和污染突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经济启稳回升主要是靠政府投资政策的强力刺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缺乏新的增长点和带动力,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等结构失衡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亟待解决。
(1)作为经济欠发达和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三农”问题较之全国更为突出。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3元,而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050元。①甘肃“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农业一直是甘肃发展相对落后的产业,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相对来说,牧业和林业发展缓慢,渔业则处于停滞和倒退的发展状态。2008年,种植业占第一产业的73.42%,牧业占23.33%,林业只占3.11%,而渔业仅为0.14%。②第一产业内部的这种结构失衡严重制约着第一产业内部各部门的关联和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导致第一产业结构效益低下,发展第一产业的循环经济链难度很大。2)第一产业的产值规模与就业规模严重偏离。2008年,甘肃第一产业GDP总额为462.27亿元,占三次产业比重为14.55%;而同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有901.79万人,占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65%,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无法转移,导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也影响了第二、三产业发展和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③3)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的确立和区域化发展格局也没有真正形成,第一产业整体效益低下。4)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较低。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0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83%,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7.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现状直接导致了农村劳动人口素质不高。④5)劳动力技能和素质低下导致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如何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目前尚缺乏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