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公共管理
城市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系统,高度集聚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并创造丰富的国民财富。同时,城市是开放生态系统,在与环境广泛的交流中,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生产、传输、转化、消耗,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和市场的争夺是必然的,城市之间会因为这种争夺中产生强烈的竞争。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城市面临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城市竞争力成为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对我国城市政府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城市管理者要有独特的眼光、思路、知识与水平,而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实力和能力的体现,绝非是宽修马路,大建广场,多做广告这么简单,必须兼顾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研究城市竞争力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城市竞争力话题,许多学者基于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生态环境理论等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使得城市竞争力理论有了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重点梳理与城市竞争力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并试图寻找出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一、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
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兴盛于上世纪80到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MichaelE.Porte)教授,他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且提出其理论适用于次级的经济体,即城市或区域[1]。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或区域经济体更适合于作为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单元。道格拉斯•韦伯斯特(DouglasWebster)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四个要素的城市竞争力模型[2],并把这种模型运用到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上[3]。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2006年发布了关于《全球经济中的城市竞争力报告》[4],2007年又出版了《城市竞争力:一个立体发展的创业模式》报告[5]。世界经济论坛(WEF)在2011年出版的《世界竞争力报告:2011-2012》,从机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高等教育和培训、健康和初级教育、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准备、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创新等十二个方面来测评世界各国的竞争力[6]。
我国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而且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研究更加深入,成果更加丰富。一方面是以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为侧重点的研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上海社科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2001年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等,本文重点研究的是与城市竞争力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因此不对评价模型进行过多探讨。
另一方面是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如倪鹏飞博士建立了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7],他定义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仇保兴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竞争力,则是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人才资源以创造价值和占领市场的能力”[8]。宁越敏教授借鉴国家竞争力模型,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9]。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从城市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五要素论,认为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包括五个层面:即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10]。《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国际化和市场化舞台上,在生产力要素的综合表达上,在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动力培育上,在发展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上所表现出的比较优势和综合潜力[11]。连玉明教授提出了“城市价值链”模型,强调城市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本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行模式,可以把城市竞争力理解为一种知识体系[12]。王桂新等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三维竞争力理论[13]。而生态学家马世骏等学者从生态学角度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与人类的社会及经济活动紧密相连[14]。
二、不同视角的城市竞争力理论基础研究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系统,因此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从不同的视角来诠释城市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从而构建起来一个丰富而立体的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体系。通过梳理各种理论,构建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优势理论、城市区域规划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生态城市理论。
(一)竞争优势理论
1.绝对成本-比较成本理论。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ht)提出:资本积累是一国财富增长的重要途径[15]。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优势或后来获得的优势,只要甲国有此优势,乙国无此优势,乙国向甲国购买,总是比自己制造有利。这就是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16]。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在一个具有充分商业自由的体制下,每个国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置于对自己最有利的用途”[17]。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等。
2.集聚优势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18]。提出当企业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的集聚所产生的相互间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后来研究表明,产业聚集的成本优势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如科技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制度因素、人力资源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