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文史相关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大都市的快速发展,历史古迹特别是市区中的文化街区建筑改造活动成为城市未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生态理念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下,面对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城市发展的必然性,成都宽窄巷子的文化街区改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模板,重构后各方面的利弊得失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2千年少城的历史底蕴
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美誉。成都作为历史上的西南重镇、七朝古都,历时两千年名声显赫,历史古迹不计其数,文化底蕴雄浑浓厚。大慈寺、文殊院、宽窄巷子并称成都的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尤以宽窄巷子地位显著,成了老成都特殊的标志和永恒的记忆(图1)。宽窄巷子承载了蜀都千年“少城文化”,展现了“最成都”的特色。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后,张仪、张若筑城,少城肇兴,其后格局变化甚微。至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朝廷调荆州八旗三千官兵来川。清朝廷在成都西垣秦代少城遗址上修建了满城,以驻旗兵,亦称作少城。满城方圆十里,城墙高耸、楼阁相望,城内建筑结构、衙门位置、营房方位都严格按照八旗军的传统方式来安排,建有官街8条、兵丁胡同42条[1]。如今保存完好的宽窄巷子拥有200多年的历史,处于闹市中长顺街和同仁路之间,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中心遗留下来的规模相对完整的清朝古街建筑。由此可见,宽窄巷子拥有非凡的历史地位和极高的文化价值。
3宽窄巷子的今夕对比
2008年6月14日,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历时四年的改造重建,宽窄巷子举行了隆重的开街仪式。作为汶川大地震过后成都旅游重建启动的标志,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有着特殊的意义。如今,表面上宽窄巷子跃居成都“新十景”之首,被誉为成都的“第一会客厅”。然而,其历史格局在潜移默化中已经破坏,丧失了原生性与真实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领域,不仅要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延续社会生活脉络和维护场所精神,而且应着力提倡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的观念[2],宽窄巷子的部分改造活动显然违背了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理念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空间布局的失衡
宽窄巷子历史格局以面状空间为主,布局形似蜈蚣,以三条平行的胡同巷子将各院落连接成四通八达的平面网。“千年少城”有着合理的中轴线和界限分明的院墙,四向开展形成极具特色的鱼脊骨形道路结构,街道断面高宽比不大于1.0,由此自然形成宽窄巷子街道氛围静谧亲切、疏紧宜人,院落空间封闭、内敛的特色,可谓我国古代城池和兵营阵地的完美结合体。宽窄巷子空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平面区划和立面装饰。平面上在街区东西两端新增的入口节点增强了区域的可识别性和吸引力,丰富多变的庭院与街道结合呈现出以线串点的总体空间结构,营造出休闲、惬意的历史文化氛围(图2)[3]。改造后,增加了停车场等服务场地,新增的现代设施延伸到街区中,显得十分突兀。立面装饰大多使用现代材料,与原有环境很不协调,比如增加玻璃隔墙,绚丽涂料或是金属构件。一些园艺盆景也随着现代建筑物从上而下零星地排布,传统灰墙黛瓦与现代材料的掺杂混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格格不入之感,整个空间层次略显紊乱,打破了历史气息的原真性。
3.2建筑特色的潜移
江南的乌镇,北方的胡同,丽江的四方街,成都的宽窄巷子,这些历史遗存的老街古巷往往极具特色,蕴含当地的民俗特色,成为一张张地理名片。走进成都的宽窄巷子,一律的青砖墙,四合院,高门楼,花墙裙,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有北方满蒙文化的内涵[4]。由街巷胡同进入院落内部围合空间,形成一院一景一天地,这种布局和建筑风格不仅是老成都千年少城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风貌的最后遗存,亦是北方胡同建筑在中国西南大山深处的川西平原上的孤本[5]。院落房屋以一到二层居多(图3),采用青瓦灰墙、竹编壁墙、镂空雕花、门头镶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西民居传统建筑。建筑的底楼和顶楼对外开放,底楼可看人,顶楼可赏景。而中间阁楼摆上几张圆木桌,琴棋书画一应俱全,文人墨士在此谈古论今,庭院中也注入了自然古朴的川派园林景观特色,这正是老成都以安逸休闲著称的体现。如今宽窄巷子虽然规划是“修旧如旧”,行动上确实“修旧如新”,改造后的宽窄巷子融入了较多的现代元素(图4)。内部新旧建筑混杂,约有20%的明清古建筑得以保留,40%进行更新,窄巷子则几乎全部推倒重建。新建建筑以青砖、灰瓦、棕木为主要材料,在总体上呼应了原有老建筑的特色。但有部分店铺出于商业需要设置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和钢结构支撑,虽然具有现代感,但在清雅、淳朴的民居风貌中稍显突兀[3]。水泥、玻璃、金属等材料滥用破坏了原本川西建筑的和谐,现代的灯光照耀下,闪闪金光却是那么刺眼。还有白色涂料的墙面装饰,显然是江南水乡的基调,与西南灰墙青瓦的深灰色传统显得格格不入。这些不尊重历史的设计缺陷的确是改造者的一大败笔。
3.3功能导向的转换
宽窄巷子原本以居住休闲为主要功能,而如今却演变成活生生的商业区(图5)。宽窄巷子改造过于借鉴上海“新天地”市场运作的全新模式,迎合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充分将成都特有的休闲文化变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商业效益。项目定位为高品质的,以体验旅游、休闲、美食、会馆等主要业态构成的商业文化街区。诚然,合理的商业转变无可厚非,原则是在保护老成都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以保护为先导。在具体运作上,不能只是最大限度地攫取商业价值,置文化内涵于不顾。我们应该进行街区整体的保护、整治、宣传、招商、经营和资产运作,统一协调保护区范围内的经营行为,塑造整体品牌形象,以宣传老成都文化的方式实现无形资产和总资产的升值。然而,开发商借宽窄巷子的名声大肆炒作,单方面建立各种商业用途,谋取丰厚的私利。为了新的商业格局不惜破坏原有古建筑,这种彻底“功能置换”的改造方式功利色彩太过严重,刺痛了原住居民的心,也抹杀了老成都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