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论文 » 正文

河道整治及生态景观建构

2021-4-10 | 生态建设论文

 

河道整治是当前我国城市水务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城市水务行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热点问题[1]。由于我国的绝大部分城市此前经历了膨胀式的发展阶段,没有及时保护好城市内的河道,且在河道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和不足之处。片面强调其简单的防洪排涝工程属性(如“渠化”),而忽视生态、景观等社会属性,致使部分城市河道污水横流、水质低劣,河道及河道周边环境严重恶化,河道生态功能尽失,更无河道景观可言[2]。为此,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的城市河道整治,满足多方面的综合需求,结合近年深圳市的河道综合治理经验和做法,对于城市河道整治的相关原则与方法,城市河道整治的生态景观工程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城市河道的功能

 

河道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人们都偏爱“近水而居”。我国的大部分规模或大或小的城市都建在河道周边,这也反映了人类对河流的潜在需求。社会发展到今天,城市河道的功能更加丰富和多样。城市河道的功能主要包括行洪排涝功能、灌溉供水功能、交通运输功能、调节小气候与净化空气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态功能等7个方面[3-5]。

 

(1)防洪排涝功能。河道的自然形态及两岸的湿地具有减缓洪水行进速度的功能,从而减轻河道下游洪峰的强度和形成。河道的行洪排涝作用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对位于城市内河道或河段的最基本要求。

 

(2)灌溉供水功能。河流具有一定的蓄水、滞水作用,是城市居民与其他生物维持生存,以及城市环境得以存在的必要因素。从河道引水灌溉农田、供给工业和市民生活用水,因此,良好的河道水环境是保障水资源持续供应的基础。

 

(3)交通运输功能。随着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及其较高的运输效率,河道运输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城市河道的运输功能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的一些中大型河流上,仍然不失为一种低廉的交通运输方式。此外,滨河道路和河道提防可以用作跨越式通道、休闲运动通道或者立体交叉的空间。沿河道路或者堤上道路也是交通观光、接近自然的途径。

 

(4)调节小气候与净化空气的功能。河道具有调节局域小气候的作用。由于城市河流有较大的水面蒸发,河流水的高热容性、流动性以及河道风的流畅性,可以增加临近区域的空气湿度,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城市河道的周边绿化可以吸附灰尘、汽车尾气等毒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带状的绿化还可以消解嘈杂的城市噪音以降低噪音污染。

 

(5)景观功能。城市河道是一个城市的绿色生命带。美丽的滨水景观可得几乎由直线条方块体构成的城市不再机械,水面转化了固体边界,水体潜藏着无限神秘,水流充满了勃勃生机。无论奔腾咆哮的大河,或是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流,几乎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水域都会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流动的水体和稳固的岸堤构成了河流景观动与静的和谐统一。

 

(6)休闲娱乐功能。城市河道不仅带给人们安谧性、运动性、持续性和舒适性的美学享受和精神体验,同时还具有休闲、娱乐功能。河流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的娱乐活动可以分为两类:①直接利用水的娱乐活动,如划船、滑水、游泳、渔猎和漂流等;②沿河岸进行的休闲活动,如露宿、野餐、远足休闲和摄影等。

 

(7)生态功能。自然状态下的河道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河边绿化可净化市区空气,调节小气候,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河水的自净能力能够消除污染物质,净化水体,同时边坡植被可截留部分污染物;生态河岸可有效降低岸边土壤流失,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作为景观生态学中的线性要素,河道的异质性决定其河流廊道的身份,供野生动物栖息,尤其是输送矿物养分满足生物迁徙需求,具有其他廊道类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河床的透水性可以保证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弱河道的水文变化。在城市河道的以上功能中,行洪排涝功能、灌溉供水功能、交通运输功能最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而调节小气候与净化空气的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态功能则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被人们忽视,特别是在我国城市急剧扩张的某些阶段,某些城市的某些河道的这些功能已丧失殆尽。

 

从城市生态和河流健康的角度,只有具备以上各项功能的河道才是一条完全意义上的河道,名副其实的河道,才能发挥河道的系统功能。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现代城市水务工程河道综合整治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城市河道的以上功能,特别需要注重调节小气候与净化空气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态功能等易于被人们忽视的城市河道功能的最大程度保护、开发和重构。

 

2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原则

 

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应充分遵循河流本身的自然规律和自然属性,使得通过河道整治的相关工作,还原河道的本质属性和自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河道的各项功能。因此,在城市河道的整治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6-7]。

 

(1)遵循河流本身特性的原则。这是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基本原则与本质性规律性所在。在整治的过程中,河流自身的水流特性、水力学特性、生态流量、降解特性、生物属性等自然属性是整治工作的依据和落脚点。任何违背以上规律的城市河道整治工作都将不能完全发挥城市河道的功能,或者留下其他隐患。

 

(2)防洪安全与生态安全并重的原则。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需要同步解决防洪排涝问题和河道生态安全问题。河道整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防洪排涝安全,更重要是为了供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的质量安全。河道整治应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保留或重构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促使水体自然循环与净化,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地域适应性原则。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求在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的整治措施。流经城镇居民区的河段在整治过程中宜注重景观功能,满足人们回归、亲近自然的要求,把水利工程和城镇景观结合起来,造当地浓郁的人文气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切勿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整治措施或具体方案,而应该根据本区域的气候特性、河流特性、生物群落等特点和属性,选择适合的整治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