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旅游管理
一、引言
张家界市地处北纬28°52'—29°48'、东经109°40'—111°20'之间,是湖南省西北部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以发展张家界旅游业为特征的新兴省辖地级市。作为本文重要研究对象的武陵源区,其地处湖南西北部张家界市中部,位于北纬29°13'20″—29°27'15″,东经110°18'45″—100°41'20″,属于武陵山脉的余脉,全区域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约25.6公里,总面积397.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约为264平方公里。武陵源区成立于1989年,隶属于张家界市,包括三乡一镇两处。全区共有42个行政村,384个村民小组。截止2010年底,全区总人口达53085人,汉族、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多个民族居住其中,共享武陵源的奇峰、幽谷、深林、美洞等大自然风景。武陵源区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气候宜人,物种丰富,适合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武陵源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属于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温润气候。全区平均气温在14°C—16°C之间,冬寒夏热、垂直气候差异较大。全年最冷月份为一月,月均温度为1°C—5°C;最热为四月,月平均温度为22°C—27°C。武陵源区境内属沉积地层,系中上泥盆纪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以紫红色和肉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境内主要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有木本植物107科,250属,700多种。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初步探讨了武陵源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
二、武陵源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
武陵源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景观资源、水体生态旅游资源、人文与民俗生态旅游资源,它们共同构成了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自然基础。1.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地质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项目的选择,丰富的地质地貌景观资源是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武陵源景区的主体景观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山清水秀、峰奇峡幽、别具风格。在武陵源景区高达36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多达3000多座山峰中,海拔分布在500—1100米。峰林造型景体完美无缺,多由中上泥盆纪石英砂岩砂岩峰林地貌,其出露地层为紫红色或灰白色石英砂岩,在流水的侵蚀、物理化学风化和生物作用下,造就了峰林、峰柱、方山、石林、峡谷、幽谷等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武陵源景区溶洞数量繁多、规模巨大,且极富地区特色,主要形态有溶纹、溶痕、溶窝、石芽、石林、洼地、地下河、岩溶泉等。在所有景区内溶洞中最著名的是索溪峪的“黄龙洞”,洞内共有四层,全长约7.5公里,景观奇特,被称为“洞穴学研究的宝库”。2.水体生态旅游资源武陵源区水系纵横、雨水丰富。全区整个水系发源于张家界、天子山一带高地,大大小小溪流共25条,全长68.5公里。主要溪流有:索溪、金鞭溪、矿洞溪、白虎堂溪、王家峪溪等。最大的河流索溪发源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海拔800多米的磨子峪,途经金鞭溪、止马塌、喻家嘴、三官寺,最后经江垭注入娄水,全长约68.3公里,风景区境内约有20公里。金鞭溪全长约5710m,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通到索溪峪,金鞭溪沿线可以说是武陵源风景最美的地段,主要景点有醉罗汉、金鞭岩、水帘洞。除了境内溪流著名外,全区还有潭、泉31处,人工湖泊宝峰湖,坝高80米,水深72米。武陵源区内水体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水量充足、水质优良。全区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000万方,平均流量2.89方/秒,且激流、浅滩、深潭错落有致;全区水质基本上保持在Ⅰ—Ⅱ类水平。3.人文与民俗生态旅游资源武陵源不仅风景优美,人文与民俗风情也十分浓郁。这里的人文与民俗生态旅游资源既包括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等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2010年底,全区总人口达53085人,居住在当地的民族主要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各少数民族在其传统文化、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以及民族服饰等方面各具特色。土家族聚居在土司所管辖地区,主要居住在今中湖、天子山、索溪峪等地区,土家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多通用汉语。每逢喜庆节日,土家族居民穿戴好自己的民族服饰,欢聚一堂、共迎节日的到来。在男女婚嫁方面,主要有请媒、合八字、订庚、转庚、拉白、求喜、拦门、哭嫁等程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有自身特色的民俗民风,这些独具特色的人文与民俗生态旅游资源,既是张家界传统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更是武陵源区通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来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依托。
(二)劣势分析(W)
1.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理念和观念落后
对于生态旅游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甚至是对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不仅地处湘西的武陵源区对其差异及其发展规律缺乏深入把握,就是放眼到整个中国,由于其发展时间不长,我们对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还缺乏了解,对包括旅游产业化开发中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农业开发、旅游城镇化建设等怎样与生态旅游产业开发融合进行,可以说都比较模糊。而且在传统旅游产业发展中,“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等错误思想仍然停留在人们的脑海当中。因而,在当前武陵源区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企业主体、政府、当地居民,还是生态旅游消费者,如何真正融入到生态旅游产业活动中去,实现各方面主体与生态旅游目的地,即“人”与“自然”的良性融合,这是包括武陵源区在内的国内各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地都需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2.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了负外部性
根据杨卫文和毛应淮(2005)的相关研究可得,[2]武陵源区生态旅游产业化开发是与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同步进行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武陵源区旅游产业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说贯穿到了其生态旅游发展的始终。在第一阶段,由于国内当时刚刚兴起旅游产业,武陵源区利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于1982年初命名的机会,开发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奇特而秀丽的旅游资源,由于受到历史条件、技术水平等相关因素的制约,生态旅游资源的无序性和粗放型开发,以及区域之间的利益之争,使得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外部性。正是由于旅游产业的无序性和粗放型开发,武陵源的资源和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目前区内环境治理还不够彻底,包括袁家界、天子山等在内的核心景区还散居着居民,景区的隐性污染还客观存在。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区内各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理解不够,而且生态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本身也存在双重效应,如何提高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以及最大限度地克服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性,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