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正文

稻鸭共作模式推广

2021-4-10 | 农业

 

稻鸭共作生态系统是稻作区主要复合种养模式[1-3]。稻田养鸭密度方式对稻田水层和土壤中“温室效应”气体分子含量和释放过程有明显的影响。稻鸭共作生态过程中发生的水层和土壤的“温室效应”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碳、甲烷、溶解氧含量最终将决定稻鸭共作模式下田间小气候的性质和“温室效应”减量化目标的实现。2011-2012年笔者对上海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稻鸭共作生态和传统稻田养鸭研究现状进行比较,提出了崇明长江农场稻鸭共作规程,低碳化特征,为推广稻鸭共作模式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为丰富稻田养殖生态学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1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和传统稻田养鸭研究现状

 

稻鸭共作生态模式主要探讨的是在单元稻田里围网,圈养一定数量的鸭子,在稻田露天养殖的理论。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稻鸭共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稻鸭共作条件下的稻田生态模式,鸭与稻“全天侯”同生共长、互利共作[3],生产过程不施化肥、农药。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完善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传统稻田养鸭生产过程将鸭子早放晚归于稻田,流动放养;同时,水稻的种植主要依赖化肥、农药、人工和机械等进行生产。

 

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和传统稻田养鸭区别为现状不同。(1)生产理念与目的: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充分利用空间与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以稻田养鸭,以鸭子种稻”、以鸭子疫力代替人工和化学能的投入;传统稻田养鸭利用稻田解决鸭子的饲料、追求水稻高产、不重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2)实际功效:稻鸭共作生态模式,种稻与养鸭完全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生态系统功能和鸭子的役用功能、基本代替化肥、农药、除草剂、机械、人工等的投入、对环境无污染;另一种传统稻田养鸭,利用鸭子早出晚归、种稻与养鸭两个环节分离、未能充分发挥鸭子的功能、仍需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3)产品质量:稻鸭共作生态模式,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利用传统稻田养鸭,不一定为健康食品。

 

1.1稻鸭共作生态模式技术的实施步骤

 

稻鸭在时间上的衔接是稻鸭共作生态方法的关键,是结构的主体。根据上海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水稻和鸭子的生长特点和规律确定放鸭时段。从稻鸭共作生态模式的整个过程来看,在鸭放入水田前,水稻育秧和鸭孵化育雏期是分开进行的。一旦小鸭(约8日龄)放入稻田,稻和鸭即结为一个互生共利、互利共作的整体,稻鸭共作的时间60~90d。水稻秧苗移栽后一般需要10d左右才能活蔸,秧苗活蔸后将雏鸭(7~17日龄)全天24h放入稻田,直至水稻灌浆后赶鸭上岸,待稻谷收割后,再把鸭子赶下田觅食遗落的稻穗(见图1)。

 

1.2鸭子数目和水稻品种的筛选

 

鸭的品种选择双轨鸭,2011年7月15日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水田水层水检测:稻田最适宜的放鸭只数为300只/hm2土壤中溶解氧增加,促进活性有机还原物质氧化(放养密度300只/hm2,溶解氧4.6mg/L>放养密度100只/hm2,溶解氧4.3mg/L>放养密度200只/hm2,溶解氧3.8mg/L。1hm2放养密度300只鸭一氧化二氮(N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分别为0.70、0.035%、1.80>1hm2放养密度100只鸭一氧化二氮(N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分别为0.68、0.024%、1.33>1hm2放养密度200只鸭一氧化二氮(N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分别为0.64、0.026%、1.48)[4-5]。2011年8月14日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秸杆还田溶解氧高于非结杆还田1.3mg/L。同一放养密度,在7月17~24日放养,甲烷气最高,放养过早或过晚甲烷气较低。7月10日放养,二氧化碳释放最低,7月17日以后放养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到0.021%左右,并保持恒定。秸秆还田对土壤耕层甲烷气影响较明显,秸秆还田后甲烷气释放量下降0.85mg/m3。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略有下降,分别下降0.02mg/m3、0.03mg/m3。

 

水稻品种的选择银香18,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品质优、成穗率高、抗性强品种。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强调的是水稻和鸭子两者要共生效应、互惠互利,所以应优先选用体型小、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活力强、田间活动时间长、活动量大、嗜食各种昆虫、土壤生物和水生生物功能较强的役用鸭。

 

1.3稻鸭共作生态模式的创新

 

自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取得成效以来,“稻-鸭-萍-鱼”模式、“稻-鸭-蟹”模式、“稻-鸭-蛙”模式、“稻-鸭-生物”模式等生态种养模式也相应地被提出。“稻-鸭-生物”模式是在“稻鸭共作生态”的基础上构成生态环保型的稻鸭共作生态体系,形成“稻护鸭、鸭吃生物、鸭粪肥田”的稻田生态食物链,不仅丰富了稻田物种结构,而且通过鸭群日夜不停的啄食和搅动,促进了水田养分物质(包括水体中的氧气)的流动,刺激了水稻的生长发育,为水稻生长起到除草、捕虫、施肥和中耕等作用。

 

鸭在稻间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同时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使水稻健壮生育,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生产出的稻米和鸭肉产品优质、无公害,每667m2净节支增收200元以上,成鸭价值30~40元/kg,约每只鸭35元。稻鸭米4~6元/kg,产375kg/667m2,收入6000元/667m2左右,扣出稻鸭每667m2稻种14元,购鸭6元/只,人工90元,不打1次农药。传统稻每667m2种子14元,化肥120元,农药100元,人工90元,机械损耗、水电总计450元左右。“鸭稻共作”使鸭子、水田、水稻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通过鸭群的活动使该系统“活跃”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多级食物链网结构和动物循环再生利用体系。

 

2稻鸭共作生态对系统生态学的影响

 

2.1稻鸭共作生态对水稻和鸭的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