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论文 » 正文

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建构的意义与途径

2021-4-10 | 教育教学论文

 

随着国家“农远工程”及信息化各项工程项目的实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得以飞速发展,应用研究不断有新突破,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然而,教育资源数量上相对匮乏、与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教育资源更新缓慢、共享平台建设滞后等新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怎样进一步发挥工程效益,让教育信息化更好地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服务,这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课题,而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生态环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教育信息化及信息生态环境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1]5。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环境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它以计算机网络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

 

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是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理念。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新兴边缘科学,是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2]3。教育生态学主张,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之间等,构成一种互联、动态、共效的“生态”环境,一种要素的影响或失衡,会导致整个教育“生态”环境的无效、失衡和无序(见图1)。

 

学者对信息生态问题的关注始于上世纪末,是伴随信息时代到来后,面对过多的信息负荷,而对如何科学使用信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利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来探讨人与信息环境关系的学问。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信息环境内外影响因素的分析、信息生态失衡问题、信息生态与企业信息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几个方面。

 

关于信息生态的内涵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如生态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哲学等)、不同的理解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3]1116:陈曙和薛纪珊等认为,信息生态是信息、人、环境之间关系的总和;李凤石则认为,信息生态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信息生态研究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信息环境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它注重从系统整体出发,从促进与维护整个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对信息、人及信息环境之间关系进行宏观考察与分析,对信息生态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调控,实现信息生态的稳定、有序;肖峰则认为,信息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总体区别,就是它的非自然性和非物质性,它既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物质现象,而是人为的或人工的“客观精神”现象,或者说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和人文环境。

 

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研究的宗旨:探讨教育信息化及其生存发展问题以及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生存发展问题。具体来讲,它关注的是教育信息化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软环境两个方面。教育信息化自然生态环境包含教育信息、人、教育技术环境等要素。在这个环境系统中,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和控制信息流通的技术因素,它是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物理形态的基石,没有它就没有网络的存在;社会人文软环境包含与网络发展相关的法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教育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等要素。其中,人是这个系统的主体因素,是信息的生产者、加工者、传播者、控制者、利用者、分解者,没有人就没有信息[4]23。

 

综上所述,强调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就是从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地看待教育信息化与整个教育教学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密切关系,并从生态学角度审视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同时认为,人的因素是该生态环境中最受关注的要素。

 

二、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弥补经济欠发达地区师资水平、教育资源、教育观念等方面不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正因为如此,国家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投入大量经费,实行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工程,使教育信息化具备了一定基础,推广了边远农村学校的光盘播放点、卫星接受系统、计算机教室、网络教室以及班班通等符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的各种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然而,笔者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的问题,如观念、理论、政策、人才、经费、资源、区域发展、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软环境失衡,严重影响了硬件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也造成了国家教育投入的极大浪费,使原本紧张的教育经费发挥不了应有效果,使人非常痛心!因此,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通过教育信息化推进区域教育改革的突破,以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按生态学观点,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系统的平衡是通过“三流”实现的,即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教育信息生态环境也离不开“三流”问题,因而,构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就是解决“三流”建设中的生态失衡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正视教育信息化各项投入不均衡的问题,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更新的自动化,解决能量流问题。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是指推动生物圈和各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力。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一个系统要保持平衡态,必须持续不断地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在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中,能量流主要指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和硬件保障问题,表现为能量流受阻并失衡,即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足以及比例严重失调[5]4。首先,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使得注入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不均衡,导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较好的平原县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山区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就不一样。其次,能量流在系统内部的投入比重失衡严重。例如,近几年,国家在陕西省汉中市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硬件经费预算85%,其次为软件经费预算(10%),网络服务和技术维护经费预算(3%),人员类经费预算(2%)。这种情况表明,“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应用”的现象仍然普遍,其根源在于生态系统观并没有融入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再次,能量流不持续。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往往表现为一次性工程行为,即缺乏生态发展观,仅用专项一次性投入方式来完成系统建设,根本没有后续配套投入,导致很多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设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程,后续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管理维护等都需要可持续投入,这就需要用生态发展观来指导教育信息化建设。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构建一个区域教育信息化环境,全面系统地考虑该系统能量流的平衡问题,做到城乡统筹兼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对教育信息化的各项投入不均衡的问题,真正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Top